从金陵的一场雪讲起

白絮从午后即自苍穹飘下,将碧空染成了不匀的灰,江宁的土地等待其已有多时,将天上的使者安放于屋顶、砖地、广阔的草地,不消多时,不尽的白绒已经占领了校园,风仍带着斜斜的飞行者环视一草一木,不过每一寸土壤此时收起了声,让静默随这冷雨沉淀。

据传,燕土的帝城,秦地的废都,也见不到如此大的雪。

碧绿的、青翠的、棕红的、银灰的,都要归于这上下一白中去。或打伞的,手中愈发沉重;紧衣直行的,积在双肩上。深深浅浅的脚印不及凝固,新来者就将其填平。而一旁的自行车,倒与未倒的,都披上一层晶莹的皮。

雪是信号,无论对宛如碧玉的玄武湖、饱经风霜的中华门、见证历史的总统府、建筑雍容典雅的东南大学四牌楼老校区,还是丁家桥校区,抑或九龙湖畔的新校区,这都是一份宁静与祥和的信号。人行慢、车马顿迟,万物噤声,但余不绝的雪。

将下落的明晃晃地在窗外飘扬,而窗内的我陷入了思考。意识在物质层面如何存在?——这是我自选的研讨课“生物的行为学研讨”本次课的研讨重点。投影的PPT都是陌生的词汇,教授带着我们分析了一篇又一篇于他而言相当熟悉(“这篇我作为审稿人印象很深”)的Nature、Science、Cell,都形如盲人摸象,艰难地游走于问题的每一条边。“我们距离认识意识还有很远,但是有这样一种动物学模型的思路,我们或许可以更加接近。”三节连堂的探索或许如同雾里看花,无功而返。但是已经见识了科学前沿的风景,又何必见戴?

其实台下的我,是一个土木交通类方向的学生,本次课程结课,我与生命科学再无交集;而我之渺小,或许这辈子受方向所制,连一篇SCI都发不出来,更别提这些神坛之上的CNS大作;再功利地来说,这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1个学分的重量使其对命一般(决定评优和保研的)的GPA(绩点)贡献不大,我大可打听一番水课在何,然后摸鱼划水、混之度日。但是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无用”之知识,这,不就应该是大学的模样吗。

虽说如此,大学是永远充满压力的。大一开学考误打误撞、擦着分数线考入了吴健雄学院的卓越班之后,生活不免闯入了一堆的分数排名,在这个混合专业的班级里,平均分名列前茅的永远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的学生,而我所在的“土木交通类”总是不幸垫底。尽管常常数学分析、工程制图作业写到凌晨一点,把小组的编程大作业敲出一个怀疑人生,时常懊恼自己还是没够到平均分的项背,但是环顾宿舍围合的四野,或者敲开大学或者高中同学的聊天界面,发现大家都在为这下一个deadline奋斗时,我不会觉得孤单,甚至对于明天的早锻炼和早课都多了一份底气。

“止于至善”是东南大学的校训,而这贯彻着我们的生活,从到一份鲁棒性极强的编程作业之“用户友好度”,再到以讲座模式为核心,院士大佬云集,各界人士纷至的思修课程。无不提醒着我们“大国工匠”的未来定位。课程从不轻松,但是一切值得。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的责任要去承担。譬如最近热传的珠海有轨电车决策失误,更加凸显有良心的专业知识的必要性。以至大湾区交通融合的路途,实则路漫漫而修远兮。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未来的交通人所希望去解决的,去降低市民通勤的时间成本、去探索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即去改善我们生活的世界。这是我大学学习所希望达成的终极目标。

东南大学给了我奔跑的土壤,交通运输工程是东南大学5个教育部评估的A+专业之一(其余四个为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其专业实力毫无疑问是全国第一。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亦系我的学长。哪怕这个学校在“985”中实在低调,我也坚信我能在异乡的校园中收获我所望。

那天晚上,我上完晚课之后来到了操场,南国出发的同学们,对雪是此般地陌生。雪此时将尽,蓬松的白羽正凝聚为坚固的冰霜,这使得滚出一个雪球略显费力。但是雪人终于是合力完成了,哪怕有些头重脚轻,有着叼着笔的嘴巴和随意的头饰,在操场一角静立。

就叫它“金陵一号”吧。

雪后一切的故事都将继续,为前行的和后继的而书写。

【最后欢迎大家参加2月7日(周日)晚19;00-22:00的东南大学宣讲,有紫檀木书签、日历书签、文具套装放送】

(0)

相关推荐

  • 作业实操

    一.午间实操 二.第1课课程和作业 1.课程学习: 2.实操作业: 3.小测试: 三.第1课作业实操讲解 四.第1课讲义和笔记

  • 美国名校尖子生,都是怎么炼成的?

    大家可能知道,美国有些顶尖高中(feeder school),每年都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等顶尖大学输送学生,比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它 ...

  • 注意,最后27个席位!《英文原著赏析》试听课回顾

    6月12日,布朗大学毕业的Bailey老师进行了一次<英文原著赏析课>的试听课,共有4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免费试听课.规定的阅读是<Little Prince 小王子>,第10-1 ...

  • 苗怀明:《南京大学的红学课》前言

    自2002年在南京大学开设红楼梦研究课,转眼已经十八年过去.这门课主要是开给三年级学生的,起初听课的都是文学院学生,后来面向全校学生.其性质按照学校教务处的界定,属于专业必修课,现在叫高年级研讨课. ...

  • 底层人永远悟不透的人性规律#暮雪讲职场 #人性

    底层人永远悟不透的人性规律#暮雪讲职场 #人性

  • 怎样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这场报告讲透了......

    "知党首先要知史,爱党必须得知党.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才能培厚爱党护党为党之情.筑牢信仰信念信心之基." 5月7 ...

  • 【散文·品读】这一场雪‖张瀛月

    作者简介:张瀛月,笔名,花好月圆,迁安作家协会会员,迁安诗词协会会员,代表作有<语意>,<春雨>,<秋之韵>等. 这一场雪 文/张瀛月 这一场雪如期而至,染白了冬的 ...

  • 一场雪温暖了我的乡愁

    作者: 剑君2020年12月25日情感美文 这些年,尽管在南方很难看得到一场像样的雪,然而,心里对雪的喜欢却一直有增无减.每年只要到了添加毛衣毛裤的冬天,我就在想快要下雪了,就期许某天早上一觉醒来,打 ...

  • 唐诗中最有禅意的一场雪,来自李商隐,无一生僻字却美得令人心醉

    诗词的美有两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却少之又少.最让人无奈的是,不少人为了追求意境之美,连字句本身的美都放弃了,却终究达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 ...

  • 《千与千寻》现实版神隐之地迎来新年第一场雪,网友:太梦幻了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被很多人熟知和喜欢,2019年6月还曾经登陆国内院线,让不少影迷有机会在大银幕重温这部经典动画电影. 电影中小女主人公千寻来到了一处神隐之地,其中汤婆 ...

  • 你们还记得上海的哪几场雪?

    克勒门 一个在上海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上海,下大雪了! 上海,终于还是又下起了大雪.整个城市似乎都被这雪搅的热闹了起来. 朋友圈里都乱了,借用一个段子:"嘴馋的要炖鹅,炫富的 ...

  • 2018年第一场雪|来自朋友圈的汝城雪景图

    2018年的第一场雪 似一场早就精心准备好了的预谋 在这寒风萧瑟的时节里 以久逢的期待 点燃着 这个季节的 多彩和绚丽 2018年的第一场雪 山川.树木.高远的偏僻地区 都覆盖着它的靓影 纷纷地 以一 ...

  • 散文风潮 | 崔冬:等待那一场雪

    等待那一场雪 等待那一场雪 ――等待润软的雪,啜饮空旷的冬季:等待晶莹剔透的花瓣,招展凛冽的寒香. 一 天光暗淡,溯风呼啸,雪粒凌乱飞舞,坚硬地搜刮着冰冷的脸颊.思绪. 翌日,万径绝迹的道上,有人踩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