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连载11)对仗要求

格律诗写作(连载11)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第六章、律诗的对仗

讲座开始时说过,押韵,平仄格式,对仗是格律诗的三大重要内容。对仗是格律诗的格式和修辞要求之一。

一、什么是对仗

词典曰:对仗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又称队仗。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对偶比较

1、概念不同: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即避重字相对。

2、语言形式不同: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

3、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举例来说,

对仗是诗歌写作中用的术语,要求严格,讲究声律,平仄上下句字数要相同,同一位置不能用相同的字。例如: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二首 送瘟神》)就是对仗。

对偶是就散文而言,要求相对宽松,两句话只要结构相同即可。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是对偶。

二、律诗对仗要求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要求:

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第四,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三、律诗对仗与对联

律诗中的对仗句与对联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词性的相类和平仄的相谐。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容忽视的差异。

其一,字数的差别。律诗对仗限定为五言、七言两种;对联则分为单句联、双句联、多句联,字数、句数均无限制,所谓“联无定句,句无定字”。

其二,确定节奏的差别。律诗对仗只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即节奏点为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和尾字;而对联除可用声律节奏外,也可按语意节奏划分,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语意节奏无固定的字数,它同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其三,属对格式的差别。

1、律诗对仗在使用叠语、衔字、借音、谐音、联绵、互成、错综、转品等修辞对格时,词性要求可放宽,平仄要求不变;对联在使用上述修辞手法时,词性、平仄要求均从宽。

2、律诗对仗不使用领字、衬字;对联不仅经常使用领、衬字且允许不拘平仄。

3、律诗对仗在使用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时,平仄不得放宽;对联在使用这类词语时,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其四,韵律要求的差别。律诗对仗有押韵规定,对联则无此要求。

其五,意思表达的差别。律诗对仗不一定需要有完整的意思,因为它只是整首诗的一部分;一副对联作为一个独立体,则必须表达完整的思想。律诗的对仗必须符合整首诗的上下文相衔接的意义。对联的无情对则可以是毫无相关的字面相对的两句话。

其六,避忌的差别。

1、律诗对仗忌合掌、忌不规则重字、忌三平尾、避尾三仄;对联同样有以上避忌,但在忌不规则重字上相对要宽松,允许虚字、虚词同位相对,这在律诗对仗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2、律诗(当然包括其中的对仗句)不允许犯“孤平”,对联对此则无刚性要求。

四、对仗规则的规范

对仗有象韵书那样的规范吗?回答是有!那就是《联律通则》。虽然它的规范对象是针对楹联而设,我认为它的基本规则同样适用于律诗的对仗。

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律诗的对仗也适于遵从其基本规则。下面是联律通则第1章的内容: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 '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平仄,对联为什么也要讲究平仄格律,怎样区别对联和对偶

    #敬请酌词炼句# 平仄就是汉字四声声调的格律二元化. 在古声韵系统中,上.去.入三个声调划归为"仄"声调,其余为"平"声调.简称"古平仄". ...

  • 绮阁诗话之二

    点小蓝字加关注! 对偶.对仗与对联 像比喻.反复.排比.借代.设问.比拟.夸张等一样,对偶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主要特色是词性相称(相同或相当),字数相同.上下句之间可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同一 ...

  • 格律诗写作连载4

    格律诗写作(连载4) 新华诗词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六.押韵规则 前面我们做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基础的铺垫.现在开始我们将进入实际操作的阶段.诗词押韵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呢? 1.选定韵书.选择一本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引言、平仄

    格律诗写作(连载1)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为回馈<新华诗词>的广大读者,并应<阅读与欣赏文化沙龙>之邀开展<格律诗写作>讲座,自本期起,将讲座内容予以连载.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0)折腰体

    格律诗写作(连载10)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第五章.相粘律的变通--折腰体 前面讲的拗救是相间律和相对律的变通,是句内和联内的变通,下面讲的折腰体是相粘律的变通,是联间的变通. 宋魏庆之< ...

  • 格律诗写作(连载13)传统属对格式

    格律诗写作(连载13)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七.词性对仗的从宽 <联律通则>对词性对仗上的放宽,允许不同词性相对,作出了明确的规范.我认为律诗对仗亦可参行. 第十一条 允许不同词性相 ...

  • 格律诗写作(连载7)律诗的标准格式

    格律诗写作(连载7)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七.五言律诗的标准律格式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前面已经讲过了,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基本句式,这四个基本句式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平水韵》格律诗写作口诀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特别是<平水韵>诗歌更是中国诗歌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支花朵.人们喜欢读诗歌.听诗歌.背诗歌,人们也喜欢写诗歌.尤其是<平水韵>诗歌,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 ...

  • 格律诗写作简结及我对诗词韵律的看法

    忙里偷闲,习作几首绝句,律诗.借网吧发出.并把自己写格律诗的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一,必须掌握绝句,律诗的三要素,押韵,平仄,对仗.押韵平仄前边谈了不少,绝句对对仗要求的不严.而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 ...

  • 《平水韵》格律诗写作的两大死项

    人们常说的近体诗,一般是指依照<平水韵>写的格律诗.虽然现在有了新韵和中华通韵,但是格律诗的本质没有改变,就是格和律的要求没有改变.何为格?格,一般是指诗句的平仄部分.律,一般是指诗句的对 ...

  • ​格律诗写作章法(下)

    参间虚实法 咏物之诗,须要虚实相间.不有虚笔,既无灵气:不有实笔,既无真意.但虚则不可空泛,实又不可呆滞.此法在唐诗中,当推杜牧<早雁>一首为最佳.今录如下,学者可奉为规矩也. [早雁*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