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泰蓝鉴定常识
景泰蓝起自明代景泰年间。以景泰、成化两朝烧制最多,且质量也属上乘。明亡,景泰蓝工艺几乎失传。到乾隆年间,烧制景泰蓝的作坊又渐增多。同治以后,洋人来华,不少人不惜重金收买景泰蓝,国内一些商人便专门设厂烧制,有的甚至假冒景泰、成化年间产品。
景泰蓝,中国的著 名特种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 名,故称“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过去景泰蓝的制胎工序完全靠工人用榔头将铜片砸成各种各样的胎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成的产品往往不规格。1958年,北京市珐琅厂的工人们试制了适用于景泰蓝的滚床(又称“擀床”),并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现在已经由开始时只能滚小瓶到可以滚大瓶,使整个制胎工序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由于机器制胎可以卷边,制出的坯形不但规整周正,而且由于焊药接口减少,瓶口的黑缝也减少了,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往烧制成品有砂眼、气孔,后来增加了清刷胎体工序,用硫酸去除坯体上的杂质后,再转入下道工序,这一小小的技术改革,基本上消灭了砂眼和气孔。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诞生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景泰蓝的制作成本过于高昂,即便对皇 家来说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皇帝下令将珐琅作并入其他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十三日,因珐琅处现无活计,分别将官员匠役等人俱归并造办处,画珐琅人归如意馆,首领太监归乾清宫等处当差。”清代宫廷景泰蓝工艺也因此诏令逐步走向衰落。
明朝景泰年间,掐丝珐琅获得了史 无 前 例的发展,又以华丽的蓝色釉料制品最为出色,因此掐丝珐琅就被称为“景泰蓝”了。因此,不论它是不是蓝色,都可以是“景泰蓝”。
景泰皇帝为宣德之子,幼年时就很受他的父亲的影响也特别喜爱铜器,又鉴于在铸造铜器方面,宣德已达顶端,景泰深知难再突破,就在工艺上另谋蹊径,终有景泰蓝的创制。其工艺精湛,用料考究,成品多为精心之作,因而价格也十分昂贵。之后成化时期也制作精美,与景泰时期成就相似。这两朝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胎体略厚重,一部分的原因是故意仿古,仿古的特征之一就是厚重,如仿上三代的青铜器。这类器物色彩深沉,红如宝石红,绿如松石绿。这时期的景泰蓝掐丝较粗(或者说率真、朴实,并不追求精雕细琢),釉上多砂眼,这是工艺不够成熟所致。明朝景泰款式有“大明景泰年制”、“景泰年制”等,款式掐丝并不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