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汽车金融面对深度调整,一场解不开的生死局

在2019年终总结的文章中,笔者已经针对2020年的汽车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一场大的供给侧改革不可避免。业务开展回归本源,调整业务组织结构,严格控制业务操作风险,确保业务运营合法合规,仍会是2020年的主旋律和大方向。
通俗一点的讲,就是我们的汽车金融行业和汽车行业一样,面临一场大的洗牌。或许这次洗牌过后,我们深爱的行业就可以逐步走上正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逐渐消除种种乱象,让汽车金融业务回归服务的本质,通过良好的服务创造价值,通过创造价值实现合理盈利
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的疫情发生,不容置疑的是不可能不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影响。限制了人的流动性,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危害。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恰恰是这种最大的危害。各个行业无一幸免,乘数效应彼此叠加。汽车及汽车金融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
但是,如果我们换成用整合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重压之下,会促进强者恒强,行业的巨头们会进一步加强对于市场的拓展。从而加快市场整合的力度和速度。
这场疫情尚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对经济到底会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尚不可知。这个级别的天灾,靠企业自救是不行的,我们仍需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条件。
疫情中对于汽车和汽车金融行业的影响不必赘述,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想对疫情结束后的市场做一个简要的预判。一来看看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呈现的样子;二来看看针对金融行业的调整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三来看看主要的市场参与主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市场需求变化
我们如果要对需求变化做出预测,就必须要假设各类主要条件。所以首先我们要假设市场恢复正常的时间。我们假设一季度疫情可以得到控制,二季度可以进入回归正常社会节奏的过渡期。那么大的、重要的国家级的政策可能会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发布。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走向与预期。互联网社会已经无法让任何一个行业在全体性的大灾难中独善其身了。
我一直在强调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因为这个政策决定了汽车行业的预期,也就间接决定了汽车金融行业的预期。从正常角度看,即使没有这场灾难,我们的经济也处在一个调整期,那么对于汽车市场的整体预期肯定不会是向好的。这次疫情,再次添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我的预期是乘用车市场会有更大幅度的整体下滑。而商用车市场要看具体的区域和具体的细分市场。有可能在基建领域再创新高。物流领域会在局部市场根据行业重要性、气候条件、区域重要性产生不同的市场需求,但整体市场表现应该会是相对低迷的。
因为市场的复苏是需要过程的,春节档的疫情已经对一季度的GDP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员流动性的封锁又会对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支持政策不到位,影响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脆弱的民族经济又当受到重创。企业没有了收入直接会向下传导。悲观的情绪可能还是会占据主流。
既然如此,消费者买车的需求不会出现火山似的爆发状态,购车需求会更趋向于理性。基础性消费支出和计划将会对冲购车需求。当然,也不排除二手车市场会出现较为旺盛的增长变化。
在商用车领域,国家动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调节市场应该是必须的常规性手段。那么,商用车需求极可能逆市飘红,这就是我常说的一个原理,市场经济环境差到一定程度,商用车的需求却有可能进一步的上升和爆发的原因。
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整体车市如果低迷,金融市场需求也会成正相关。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对于汽车金融业务的认知确实需要升级了。汽车金融业务绝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购车提供的金融服务支持。而是以车为载体,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产生黏性和长尾效应,打通人、车、生活的全流程金融服务需求。
所以,今年我对新车市场的期待不大,但是对于由于经济原因造成预算下调,但仍有刚需客户,是否可以对二手车市场的增长有更多的预期。同时对于小微企业主经营需求以及商用车运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需求,车抵贷业务和售后回租业务同样值得期待。这也是通过车辆融资业务翻身,为自己证明的一个机会。
二、针对行业调整
基于严控风险,调整结构,回归本源的整体要求,针对于汽车金融行业的调整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中途停止的趋势。通过深圳银保监局开年对于平安银行的720万元的处罚,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深意。平安银行作为银行系汽车金融金融业务的代表企业,依旧遭到如此细化的处罚,杀鸡儆猴的的寓意浮于纸面。而触发涉及的具体内容,其实也为汽车金融业务到底该如何调整提出了思路和关注点。
我们可以看一下对于平安银行针对汽车金融方面处罚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贷款调查外包、风险分类结果无法反应真实水平、贷前调查缺失、审查不到位、用途管控不到位造成贷款资金挪用、车辆重复抵押等。
不难看出,核心点聚焦在关键节点的外包、操作不规范、管控不严格。这不仅仅是对于银行提出的要求,也是在让银行、保险公司、助贷机构引起思考,在新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并不是把责任层层传导,而是要切身提高自身的能力。
比如说承担责任的方式,完全依托保险公司履约险和助贷机构的全兜底模式面临挑战,全新的风险共担模式呼之欲出。但是结构的调整需要时间,在调整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过渡期的问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也必然会诞生出全新的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新模式和新渠道。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机会。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
第一,国家要求更多的银行参与到汽车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不能一家独大,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和分散风险,这也是调整的核心诉求之一。
第二,控制风险的根本是对业务整体的控制,对于核心的点必须有金融机构自己控制。也不难看出国家把发放贷款业务的权利尽量放到最可控、监管最严的金融机构中来的决心。
第三,如此的调整,势必会引导参与其中的各类企业加快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来补强业务开展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核心能力不外包才是管控风险的核心。
第四,汽车金融业务甚至消费金融业务将回归专业性服务管理本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会有灰色地带。在趋紧的前提下,倒逼金融结构提升能力,由向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逐步向经营消费者,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来不断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向着专业化金融机构不断转型。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调整势在必行,但是机会往往蕴含在调整的过程中。其实想想也不难,这就是罗振宇说的苟且红利,面对都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谁能沉得下去,谁能把共生模式处理好,把结构调整好,谁就离成功不远了。所以说其实要求没有变,而只是让我们回归正轨而已。
三、主要参与者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一年里,我们势必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其中也蕴含着大机遇。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那些有准备的人,并能躬身入局,直面挑战,一点一点重搭结构,完成涅槃重生。在专业性上下功夫,不要脱离市场,不要纸上谈兵。
强调的是要有紧迫感。客户整体减少是必然的,信息透明是必然的,新客群关系的打造和维护也是必然的。所以,依旧是劝所有的从业者,让我们与合作伙伴、与客户融为一体。认真体会服务二字的含义。所有的改变其实没什么难点,只是需要你离终端在近点,把身段放低,把心放正。同时,别耍小聪明,在结构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干点能收获苟且红利的事情,貌似没坏处。
作为金融机构,既然要入局,就请躬身。不要总想着把压力和责任向担保机构和获客渠道转移。你自身没有能力,再好的合同也抵御不了风险的入侵。
作为担保机构,同样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设定合理的风险分配模式。根基还是对于市场的掌控能力和对于风险的化解能力。因为我们吃的就是这碗饭啊。
作为渠道,得客户者得天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您的服务专不专业可能很多客户都无法评价,但是您的服务走没走心,是所有客户都会有感觉的。做好客户的代言人吧,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撮合者。卖金融服务产品是这样,卖水果蔬菜亦是如此,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为了不避免文字过于空泛,我们也需要对于难点进行一个揭露和总结。
第一,人才会成为这次大的调整中的核心。在新结构的搭建中,不仅仅是专业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如果对于有合作伙伴业务属性、业务特点、核心诉求不了解,又何谈合作?
第二,各个参与方的决策者要有清醒的认识,新的模式打破了各自为战的老模式,融合成为主题,我们各位决策者做的绝不仅仅是打破外部合作的壁垒,更需要有勇气、有行动的打破团队内部之间的合作壁垒。
第三,是针对于成本和利润的总体设计和考量。而最终决定自身市场地位的,依靠的依旧是对于成本的把控。但从进入市场至成长为市场的领导者,又必须要付出成本。貌似是一对无法调和的悖论。但其中的玄机也恰恰在于此。上天入地,成佛成妖,最终的考量权就在这里。
2020,我们必定会面对山大的压力,挑战和机遇。如果我们只是低头关注脚
下的泥,那就必然会深陷泥潭。如果我们只是抬头望着远处的天,也会一直在路上,让心灵无处安放。唯有抬头看天的同时,也能脚踏实地。心中既有远方可承载梦想,又有踏实的根基让我们拥有承载梦想的能力。
深处巨大变化中的汽车金融人们,希望明天都能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更希望和大家一起拥抱享受胜利的喜悦。人生若如此,又有何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