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婴幼儿的常用方:导赤散

导读:导赤散是一首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名方,治疗心经火热证。作者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小儿奶癣、药物性皮炎等湿热性皮肤病,很值得参考。

加味导赤散小议

导赤散由生地黄、木通、竹叶、甘草梢组成。临床多用于心火亢盛或心火下移于小肠。证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溲时刺痛,舌红脉数。

根椐“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道理,近年来余应用加味导赤散治疗奶癬(婴儿湿疮〕、皮疹(药物皮炎)、顽湿结聚(丘疹性荨麻疹〉等湿热性皮肤病,奏效迅速。

奶癣,多为儿在胎中,母食五辛,遗热于儿。生后不久,婴儿头面起粟,黄水浸淫,瘙痒不绝,复起白屑,此为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而致病。

不宜内服苦寒之品,治宜清热利湿之剂。若偏热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风盛加防风、蝉蜕、白藓皮祛风利湿;腹泻加白术、焦楂健脾利湿,便结加黄芩以泻肺火。

余在临床观察药物性皮炎患者皮疹形态各异,乃为禀赋不足,药毒人营,内传脏腑,脾湿不运,蕴湿化热成毒,湿热毒邪结聚发于肌肤。证见周身奇痒,心烦口渴,欲冷次,皮疹有红斑风团、丘疹、水泡等。局部焮热色红。舌质红,舌尖糜烂,苔黄白,脉数有力。此时病人的嗜酸性白细胞计数可高达正常的3~4倍。

应用导赤散加白藓皮、牛蒡子祛风利湿透疹;加荆芥、防风解毒祛风;加川楝子开瘀行气。煎服三剂后,患者嗜酸性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范围。应用此方治疗由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效果良好。

因湿热性皮肤病均有心胸烦热,肌肤瘙痒、口渴欲冷饮、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故用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加味导赤散,上治口舌生疮,下治小便短赤。使之心火清,毒邪从小便去,故药后瘙痒得以解除,湿热尽,皮疹消退而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一药降一病!13种中成药,“专降”13种皮肤病,医生闭口不谈!

    一药降一病!13种中成药,“专降”13种皮肤病,医生闭口不谈!

  • 几种常见皮肤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在诸多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剂型中,中药煎剂有其独特的作用,具有除湿收敛.清热解毒.杀虫疗疮.消肿止痛.祛风止痒.温经散寒.润燥养肤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作为湿敷剂用于渗液多或红肿显著的急性皮损,还可作为洗浴 ...

  • 心烦意乱、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可能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健康之路

    心烦意乱、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可能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健康之路

  • 『古方新解』两张活血方,临证用不同

    导读:桂枝茯苓丸和血府逐瘀汤作为活血化瘀两张名方,临证有何不同?作者在跟诊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思考.从主治中似乎得到的结论并不理想,以方测证得到桂枝茯苓丸更侧重于消有形的瘀血,而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血不和 ...

  •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古方新解』中医十大名方

  • 『古方新解』祛湿热著名方--三仁汤

    身体困重,觉得体内湿热之气太重?中医祛湿名方--三仁汤便是为祛除人体内湿热太盛而组成的方子.我们都知道薏苡仁可以清热祛湿健脾,其实滑石.白蔻仁清热祛湿效果非常之好,而三仁汤含有这三者,可见其祛除湿热的 ...

  • 『古方新解』补肾名方

    在唐代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中,记载了张果献圣方于唐玄宗的故事,这个圣方叫"五子守仙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 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 ...

  • 『古方新解』八法引路遣方用药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 ...

  • 『古方新解』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新用

    来源:民族医药报 作者:叶乃卫 厥阴头痛名方吴茱萸汤是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收载的.由吴茱萸9克,人参9克(可用党参代),生姜18克,大枣4枚组成.水煎服,每日3次.   功能:温 ...

  • 『古方新解』读方与用方:理中丸治疗霍乱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第386条. <伤寒论>第386条和第387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

  • 『古方新解』蜜煎导方

    蜜煎导方是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肛门栓剂的适应症及制作方法的方剂之一.大便秘结,不能自行排便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属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调整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蔬菜及粗粮,用轻泻剂 ...

  • 『古方新解』喉科名方甘桔汤

    甘桔汤由甘草和桔梗两味药组成,首见于<伤寒论>,原名桔梗汤,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后被<温病条辨>引用治疗"温病少阴咽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