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与女儿一起成长 2
漫步在宁静的校园里,杨柳梢鹅黄初上,难得眼前的一片闲暇,从容观赏绿叶和天边的云朵,久违的灵性顿时苏醒。乔木的姿态真潇酒,长成一棵乔木真美!无论它是一株杨树还是一株柳树,还是一棵梧桐树。
成家前,青春作伴的肖承均与生活一起成长,成家后与妻子一起成长,有了女儿,就与女儿一起成长。肖承均的成长,除了本质工作的锻炼,生活的磨砺,除了文史哲的精神营养,他受益最深的还有佛教经典的沐浴。他一直在读《禅》刊,禅意美文天长日久,不仅优化了他的思维和文笔,还改变了他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从佛教的智慧里,他懂得了感恩万物感恩大自然。
他自学文史哲著作和宗教经典,终于掂量出“拯救”二字的分量。滚滚红尘的确是能溺人死亡的大海,若不祈祷神灵,就需自救。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无神论,学校是无神论的,家里也是无神论的,长大后逐渐了解了世界几大宗教,对鬼神的有无,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中国11亿是无神论者,其中多数以儒家思想为依托。可是长大后的他懂得了尊重所有宗教,虽然他不是5500个宗教团体近2亿信教公民中的一个分子。他鄙视那种没有信仰没有底线的所谓的无神论者,他们什么也不信,就是只信无知的自己。没有信仰是很可怕的,有信仰,人才会知敬畏。有趣的是,母亲担心百年后母子不容易相认,要拉他加入基督教,他婉拒了,他写了入党申请。可是,棱角分明敢爱敢恨的他与他的老师洛云飞一样,申请被搁浅了好多年。
计划体制已经远去,市场经济汹涌澎湃,对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他一直是一个静观者。他不曾有仕途的辉煌,不曾有日进斗金的豪气,不曾有名利双收眉飞色舞的得意,或者如痞子般无知的飞扬跋扈。80年代,别人在拉关系搞交际办调动,他只是一味地研读文史哲,读马列读毛选。别人早就隆起了啤酒肚,会吹、啦、弹(弹劾)、唱(拍马),会吸烟能喝酒,大鱼大肉,酒气冲天,他却不会吸烟,一小盅白酒就红脸,人家说,他落伍了。90年代,人们热衷下海或兼职走穴,以钱为中心,而他迷恋上了写作,读书之外还写诗歌写小说。有人说,一个文学青年有什么出息?新世纪,高楼林立车流如龙,人家自驾旅游,潇洒过市,他仍然安步当车,自信而积极参加多种学术研讨会。在时装如潮,市场变幻的今日,不惑之年的他,还自信地学文字学学佛学学英语。
锁在深秋更深处,体味一种寒意,其实,这种寒正对称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这样想,似乎就有了春意盎然的意味。也许他从没有时髦过,可是他懂得欣赏,欣赏身边真正的美,知道美的规律,知其美也知其所以美。知道花花绿绿的穿着,其实在嬗变着历史,结晶着古今中外多民族的文化元素。也许他生活、工作单调,按部就班,机械重复着旭日与夕阳,重复着走或坐的姿势。但是,他能俯视的不仅仅是楼窗外的风景,还能俯视人间乃至地球村。他庆幸自己有一份难得的自在,拥有一份自觉与自由,清明的智慧,可静观扰攘红尘。如果爱情恍若隔世,如果连轿车、楼房、权力、金钱、荣誉都撩不起眼帘,那么,日子里还有什么能激发他的热情启迪他的灵感呢?也只有先哲高僧的话语,郁郁黄花,青青翠竹,和天边的白云相看两不厌了。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0MTAvMjE0Nzk1MjQ1XzJfMjAyMTAyMDQxMDEwMzA3Mj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