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南平(1):青砖楼

  红砖楼、青砖楼、黑八栋,三处生活区的颜色似乎意识着它的不同。红砖楼,以红砖瓦筑砌而得名,红艳潜意识里仿佛又意味着热烈高贵,或许建造者也有这般思绪吧。所以把这里建筑成了套房般的层楼群,双职工都居住在这里,使它也成了华贵的令人向往的区域。青砖楼,我自己感觉像是“青壮楼”,这样更符合单身宿舍楼群这个概念!这里聚集着单身的工人,就不必有套房的特殊待遇了,虽然条件没有红砖楼的套房舒适,但毕竟各有各的单间,还算小康水平。八栋,其实是八栋平房,更有别于这两处生活区,是些许排列整齐的矮平房群落。没有了钢筋水泥般的构架,全是木质的,加上座落在山角,让人有贫民区的感觉,不过这里或许是刚来开发的第一批工人建造的吧!应该是由于数量上的原由而得名吧,没有细致考究过。
  这便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第二故乡。那梦幻般的朦朦胧胧的令人追忆的春的气息,亲切着山风拂面的柔和;那追寻夜灯下光晕中死命冲撞的夏虫,蛮横着自己满心的希冀,却落个魂归尘土;那黄叶飘零中孤芳独傲,即使光秃秃也要挺立于秋霜之中的梧桐,已是满身疮痍;那在寒冬里,没有了青翠的满山的枯黄,却隐匿着来年的辉煌。这一切迫使我不断回首,无法抹去,无法忘怀,常梦回故里。却在去年传来厂子已破产的噩耗,或许一生都无法相见了,只能在思念里牵挂着。二十年了,在二十年前与父亲远赴山区南平读书,二十年后这段经历却一直推动着我,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去珍惜生活,因为生活逝去后就无法恢复了。

住进青砖楼,我家被分配在清一色四层楼群的D座301。这是三层最边角的一间,比起中间八间房,两头边角的房间似乎更大一些,就因为各多了一个拐角。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楼层两旁由地下直通向楼顶的避雷针--一根粗壮笔直而上的铁链,那时不明白竖这根铁链有什么特别用意,只感觉这是特意为孩子们玩耍设置的,读小学后从书本上明了,暗自窃笑自己的无知。住时青砖楼后,最令我向往的是每天的黄昏。每当日落西山,晚霞便染红了天边,映射着楼群、树木和我,所有的一切都淋浴在火焰般的通红里。我会早早地打开后窗,倚在窗台上等待着音乐的响起。后幢的层楼里,总在这个时候,那个窗台,钻出一个青年的身影,用他口中的口琴感染着我的情愫。我的胸怀追随口琴声一起飘飘摇摇,一起起起伏伏,和着晚霞,我心醉了。晚风习习,让我久久不愿离开窗台,沉醉于明天的这个时刻……
  那时小小的我,喜欢养花。便在走廓的栏杆上种上了许多的花,最心爱的就算是茉莉了,夜里的清香常伴随我入眠。茉莉花香受益最大的就是走廓对面的302室,是一位蔡姓中年单职工,妻子在老家,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生活。生活十分的质朴,喜欢戴着一个直线条纹的鸭舌帽。听父亲说,他与我们是老乡。我不太懂,不过感觉他为人很好。山区的夏天,暴风雨来的快,也去得快。由于边角的房间,门与隔壁的墙是成九十度的,所以每当风雨交夹时,雨便会大量的挤进门里来。那天,山风突然带来了山雨,家里的窗子被山风刮开了,我小小的手根本没有多大的气力去将窗子挽回,只得任意山风肆虐,我也只能倦缩在一旁了。是他在这个关头跳进门来,用强有力的双手拉紧了窗子,并帮我把涌进门的水擦干,堵上了门。等风停了,雨住了,我才发现蔡叔已经是个“水人”了,全身的衣服都贴在了身上,脸上仍然下坠着不知是雨还是汗的水珠。从这一刻起,我开始钦佩起这位平时少言寡语的叔叔来了。
  303室住的是位烹饪高手,由于不常在,所以我常期待着那门是开着的。这样就意味着我又可以吃上香喷甜美的饭菜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食堂加菜,那些凭票打来的菜肴可以与其媲美外,别的东西都是难吃的了。304室是一位福州来的小提琴爱好手,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拉“梁祝”,我现在的印象就只知道美妙!后来,由于结婚不知搬到什么地方去了。

“小日本”,这是一起玩耍的一个莆田小孩的名字。那个外号,是因为他常戴着一个军用帽,看起来有点儿像日本人,所以大伙便给他取了这么个“雅号”。他们一家四口人,就挤在305这个单间里,贫穷确实可以从他们的着装与房内的陈设看出来,但是他们却生活得十分的惬意,没有由于困顿而忧愁、烦躁。“小日本”的爸爸一次在铁路上拾到了一个弃婴,怜惜之心使他把小婴孩带回了家。在他们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这个小孩儿越长越可爱,在日子的流逝中与他们家融为了一体。可是,这时候弃婴的父母却找上门来,表明了来意后,全家人都呆滞了。那影视剧中惯有的因为愁绪而大口吸烟,埋头沉思的情景,我在他们家也看到了,快乐似乎就此凝固……经过了好长一段日子,他们家的伤口才渐渐痊愈。
  306室是个胖子,307室是大高个,记忆中对他俩不是太了解。只记得,年少不经事,自己集邮却常去吵着大高个要邮票。由于独身在外,或许写信是唯一一个可以减少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方式吧!而我却不懂事的把那些珍藏起来的信件翻出来,撕去了上面的邮票,主人是不会与一个小孩儿计较什么的,不过现在自己想想,确实感觉几分的惭疚。而胖子是个风趣的人,时常与我们这群孩童玩闹,我们大伙都把他当成了孩子王。
  308室也许是个空房,没见开门过。309室是个画家,常常摆弄着石膏、水粉之类的东西,我也常去和他一起翻弄。
  对面的拐角间与我家门对门,也是唯一有电视的家庭。因此,我常去。最标准的三口之家,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女孩,山东人。我最笑话他们的就是,小女孩把外公叫“姥爷”。那时,不懂事,心里常嘀咕着,外公就是外公嘛,为什么叫“老爷”。小女孩十分的可爱活泼,她喜欢吃我父亲从家乡带去的红署,因此我也常常以这个为借口,去她家占地看电视。那时两孩子就像狗儿见到猫儿一样不能安静相处一样,总是争吵不休。小女孩子常跑到走廓中间,画上一条线,然后告诫我这是警戒线,要我不能超过,我也不示弱,干脆站着张开双臂,不让她通行,结果换来的总是被挨打收场。
  二十年了,回首这一切,心底仍然是十分的温暖,十分的亲切。青砖楼上的一幕幕已远去,可萦绕于我心间的那份温情,却始终缠着,越缠越紧,越缠越深。我常告诉自己有生之年定要重回故里,再去看看我心底的青砖楼……

(本文由孤独一刀原创,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本文由孤独一刀原创,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本文由孤独一刀原创,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本文由孤独一刀原创,如有转发请注明

(0)

相关推荐

  • 青砖灰瓦老房子

    友情提示:本文1285字,阅读约需5分钟 随着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很多青砖灰瓦老房子消失了,走进了历史尘埃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钢筋构建的高楼大厦林立,在很多地方,不要说青砖灰瓦,即使是红砖灰墙,也 ...

  • 轻质砖自然切割的快,换换实心的红砖试

    轻质砖自然切割的快,换换实心的红砖试

  • 【西散原创】许建军作品 | 梧林的春天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春天带着微笑如约而来,我们蹭着热度不期 ...

  • 忆南平(4):双剑溪

    双剑溪,缘何称"溪"已无从考究,但它其实是闽江的部分支流.双剑溪位于青砖楼的西侧,立于楼层上方远眺虽无法目睹全貌,但那滚滚气势依然可从皙白的浪涛里感受而出.特别是入夜时,人息深沉, ...

  • 忆南平(3):八栋之夏

    第一缕金灿柔阳撒遍山峦,八栋依然沉醉于夜的余意未尽,依然静谧.深沉,有股强劲的魄力,仿佛冲击黑灰的晨光,撕扯四面的围山.八栋,一片矮平房群落,平庸而老旧的座落山角,显然清幽里透析着朴实.八栋平房,完全 ...

  • 忆南平(2):毛竹

    毛     竹 一阵烟雨,单位大门旁那一丛鲜绿格外显眼,汲满晶莹珍珠球般的水珠,含蕴饱满,欲滴落却也眷念.沐浴雨帘里,那堆簇的绿竹显得更加清新瑰丽.凝视眼前这方绿意,思绪不油飘然而起-- 那整山野的清 ...

  • 张庭伟:文远楼杂忆

    一. 系馆文远楼 从1963年进入同济建筑系,文远楼就代表了"我们建筑系",因为它是建筑系的系馆.老先生们说,1953 年文远楼始建时,其实是作为测量系的系馆,后来由于决定测量系迁 ...

  • 白生亮||功德碑楼忆先贤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故乡神池,这个具有浓厚黄土气息.清雅幽静的地方,古建筑众多,体现了文化底蕴的厚重.她平平淡淡地坐落在这块平平淡淡的黄土高原上,那纯洁的自然风韵让你感受到宁静.朴实,与大自 ...

  • 七律金华明月楼​​七律湘潭齐白石纪念馆七绝忆归家​​​七绝春燕

    七律  金华明月楼   金华明月古今照,直忆他年过此楼. 瑞色含春闲载梦,诗情阅世但凝愁. 尤迷婺水浪花夜,兴在斜阳草树秋. 吴越沉留乡恋里,何时逢意再来游.   2021.4.18那人于重庆 七律  ...

  • 故游忆· 登临九江形象代表锁江楼暨锁江塔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中国古代文献中不乏有关以动物锁江之说.其中有的是锁江以防水患,九江之锁江楼即此.有的则是以锁江为军事防御手段,如三峡瞿搪峡的铁锁关. ...

  • 望梓楼琐忆

    我们进校的时候,望梓楼并不叫望梓楼.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一如当年刚踏入校门的我,朴素得几乎可以闻到泥土的气息.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质感,才承载了当年纯真而丰盈的回忆,一如我常常忆起故乡的老屋,但真正让我 ...

  • 谢友顺:小说写作的关键词|王安忆|福楼拜|贾平凹|小说

    写作和自我的关系,这是一切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归结点.为何多数作家都有一个写作青春文学的阶段,就在于那是一个辨识自我的时期. 评论家谢友顺.(图源网络) 很多人都知道,研究小说是一门学问,但未必同意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