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的老寿眉比较正常,老白牡丹少见,老银针完全就是个怪物?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常听到有人吐槽,老茶水太深。谁知道茶叶存放这么多年后,有没有过期变质?
显然这番话的潜台词,是认为老茶里的坑太多。
定力不足,分辨力不足的新手,极易被人为编造出来的30年老白茶、茶农无意间翻出来10多年老茶等蛛网所陷,踩到花样造假劣茶的雷区。
在我看来,老茶领域内“水深水浅”,得靠亲自试一试。
入门学茶这件事,怕的不是“水深”,而是盲信谣传。稍不留神,被人带到坑里去,就得平白多交出不少学费。
翻到之前的留言,有人这样评论老白茶:
“白茶里,粗枝大叶的老寿眉比较正常,老牡丹少见,至于说到老银针,完全就是个怪物。”
“白毫银针存老后,茶味不鲜爽,花香毫香变淡,还有什么喝茶的意义?”
那位茶友的言外之意,觉得白毫银针不能久存。
到底前面提到的这番话,是对是错?
思来想去,借用《倚天屠龙记》里的一番话,送给迷失于老白茶里的新手小白。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茶界江湖各路说法不一,明辨真与假,关键还是得靠用正确的茶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2》
白茶能不能久存,关键看什么?
现行的白茶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白茶》内,有明文规定:
“符合GB/T30375标准规定的白茶产品,可长期保存”。
权威标准里,一款白茶能否久存?与寿眉、白牡丹、白毫银针等种类无关。
结合现实情况看,符合下列两点的白茶才具有可长期储存,并顺利陈化出甘醇风味的条件。
其一,白茶品质要优秀,原料底子要出色。
优质老白茶,早在新茶时期,它就不同寻常。
反观部分平平无奇的劣质白茶,一开始时因品质不佳销路不畅,被积压下来。哪怕存放多年,将它顺利存成年份真实的老白茶,风味也不会出彩。
换言之,不要将存茶时间耽误在劣质茶上,好茶才更值得长期收藏与持有。
其二,茶叶干度一定要合格,内外彻底干爽。
按白茶国标给出的红线标准,合格白茶成品的含水量不得超过8.5%。
然而,在具体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会将成品茶的干度控制到更低。
像S师傅做出来的白毫银针,一般会较真地将白毫银针做到5%以下含水量。为的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茶友们收到他家的茶,可以更加放心储存。
干燥干爽的白茶,在后期密封干燥存茶的过程中,不易受潮变味变质。
一旦茶叶没烘干或是没有彻底烘透,干茶含水量超标,容易留下存茶隐患。
放了一段时间后,茶叶内部的水汽往外扩散,不自觉就会变味,压根无法久存!
《3》
听说白毫银针存老后没有鲜爽感,是个怪胎?
正式辟谣,这一说法纯属茶界谣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等你亲自喝过一泡风味卓绝的老银针后,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存放多年的老银针,在品质保持得当,存放工作到位的前提下,仍旧能保持初心,鲜爽感十足。
之前为了拍视频做展示,专门到仓库里找出了2017白毫银针。
小心地开箱后,取出茶样,及时原样密封。
照常用盖碗冲泡,没有洗茶,仅仅是第一冲泡出来的茶汤,就令人特别惊喜。
陈化将近4年后,那款2017白毫银针的香气,依次有稻谷香、浅花香、气质清郁。
而茶汤喝起来,稠滑绵柔,带有明显的果冻布丁般的饱满浆感,柔和绵软,水中稻谷香极浓郁。
从始至终那泡老银针给人的感觉,都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独具风骨的印象。
要说白毫银针存老了不好喝,尝起来不再鲜爽,完全是谣言。
喝白茶,尤其是喝养分充足的白毫银针,鲜爽感向来很重要。
要是一款银针,它在新茶阶段喝起来就不鲜不爽口,那可能是产区不佳,或者工艺有问题,茶青没有及时摊晾,被渥堆到了,鲜味物质大量被损耗。
要是存了多年后,白毫银针的鲜爽感彻底消失不见。
要么是存茶不当,好茶跑气受潮变味。要么是加工这款茶时,干度没达标,藏在芽头内部的水分没烘透。
茶叶内部的水汽超标,引起茶叶受潮劣变。
同时,还消耗了鲜味物质与养分,让白茶的风味变得面目可憎!
《4》
为什么市面上老寿眉常见,而老牡丹与老银针不多见?
老白茶领域里,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确实是稀罕品。
但这并非是因为,它们存成老茶后不鲜爽、不好喝,不适合久存。
少,不代表不好。
老牡丹与老银针之所以少见,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它们的产量有限。
以白茶的实际加工生产情况看,寿眉在每年的春茶季和秋茶季都有出产。
而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主产于春茶季,且采摘标准高,采茶时间有限。
白茶按产量高低划分,寿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将新茶存成老茶后,随着逐年的市场消耗,老银针与老牡丹自然远比老寿眉的存量少。
其次,白毫银针、牡丹王等身价较高。
产区相同,工艺相同,品质相似、年份相同的白茶里,不同白茶的价格呈现规律,大致是:
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牡丹王)>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
投入同样的资金成本去藏茶,极可能寿眉散茶能够买上好两三箱,而白毫银针只有半斤一斤。数量相差悬殊。
鉴于早年间,白茶市场没有如今火热,老白茶收藏也没有今天这般流行。
当时不少人的藏茶心态,比较“佛系”,管它是银针还是寿眉,只要存成老白茶就行。
既然如此,自然是挑性价比高的寿眉来储存。
一来二去,再来看市面上现存的老白茶,自然是寿眉多,牡丹次之,白毫银针最少。
最后,不少老银针藏在资深藏家手里,市面上自然少见。
还记得2020年七夕当天,福鼎举办过一场白茶文化活动,期间某款2010年的白毫银针,八百克最终拍卖成交价为12万元。
从这则拍卖新闻上不难看出,不少行业资深人士,对白茶前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白茶兴起的时间,比岩茶、普洱等,都要略晚。早年间大家对于白茶的收藏,还处于启蒙阶段。
早在当年就能有远见与目光,大批藏入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且做到规范标准仓储的专业藏家。
在没有涨到合理预期价位的前提下,断然不会轻易出手。
所以在市面上,品质出色的老银针,自然较少见!
唯有等到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来分享与亮相!
《5》
白毫银针,并非不宜久存。
只不过,和其它白茶相比,储存白毫银针的门槛更高。
除了产量少,价格贵,藏茶成本高以外。
从加工难度看,白毫银针是所有白茶里,烘干难度最大的。
像竹笋般足足有5-7层的白毫银针,芽头饱满,白毫浓密,唯有做茶技术彻底学到家的制茶师,才能做到在既不过多破坏好茶养分的同时,将藏在芽头深处的水分,彻底烘干。
随着白茶市场火热,早几年前有许多人半路出家,投入到白茶加工。
本以为,白茶加工很简单,没有技术难度。
殊不知,就直接卡在“白毫银针烘干难”这道门槛里。
导致做出来的银针,芽头内芯没烘透,存个半年一年就容易变味,不再鲜爽,生出巧克力等怪味。
买到这样品质不堪的“老银针”,难免会给不知内情的新手,留下“白毫银针不能久存”的认知误区。
所谓“银针不宜久存”茶界谣传背后。
说白了,还是因为优质的老白茶,见得实在太少太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