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诗词】学习第十二天: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诗词原文】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精华赏析】

今天这一讲啊,我要和你一起分享一首北宋现象级的流行歌曲,而他的词作者和曲作者呢,又是宋代殿堂级的天皇巨星。他写的这首新歌啊,在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的三月间,突然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流行开来,“点歌率”迅速爬升至各大“歌厅”的榜首。许多高级“歌厅”里的著名歌手更是以能演唱这首歌曲为荣。好了,我不卖关子了,咱们就来读读这首曾经长期霸占排行榜首、现象级的流行歌曲吧。

这首词当中出现的“柳阴”、“送行”、“长亭”等关键词都表明了离别主题,“隋堤”、“故国”、“京华”等关键词又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就是汴京。周邦彦本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二十四岁那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他第一次来到都城汴京,成了一名太学生,从此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而这首词是在重和元年也就是1118年,他即将再次告别京城,出知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这是他第三次挥别汴京,所以他才会说“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而这一次,也是他与京城的永别,因为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汴京。这一年,周邦彦已经六十三岁了。当《兰陵王》在京城迅速蹿红的时候,其实正是周邦彦黯然告别京城的时候。

那么,这首词为什么会迅速蹿红的呢?

我认为啊,这首词之所以爆红,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这首词确实写得超级好,尤其是将离别的情绪渲染得千回百转,缠绵动人,“酷尽别离之惨”(贺裳《皱水轩词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首词的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八卦绯闻,而且卷入这个“八卦”的两个人物还是超级重量级的,一个是当朝皇帝——宋徽宗,另一个是流行歌坛的“天后”——李师师。

【知识点·速读

1、“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宋代汴京的“隋堤”在开封城外三里,当年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遍植柳树。此后每到暮春三月,隋堤上柳树成荫,柳荫成行,柳絮飘飞,碧绿的柳叶在春光的雾霭中更添一份朦胧的柔美。柔软的柳条轻拂水面,漫天飞絮沾惹在行人的衣袖上、衣襟上,拂之不去,仿佛是向人倾诉着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

2、“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故国、京华都是指都城,“京华倦客”当然就是词人自己了。当京城的人们还沉浸在温暖的春光里的时候,词人却独自登上高堤,回头眺望即将离别的都城,有谁会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凄凉情绪呢?

3、“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在古代,驿道上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本是行人话别、休息的地方,折柳赠别是汉代以来形成的习俗,而汴京城外的长亭柳树,不知道一年到头会见证多少次黯然神伤的离别?被折断的柳条恐怕早已不止千尺了吧?看上去,周邦彦好像是在怜惜长亭的柳树被人频频攀折,其实是在感慨频繁的离别给人带来的无限伤怀与深深无奈。

4、“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离别的场景是相似的,但是这一次离别的时间却有些与众不同。“梨花榆火催寒食”,这个特别的日子便是重和元年的寒食节。

5、唐宋时期一般以冬至以后第105天为寒食节,寒食第三天便是清明节,清代以后,才将清明节改为寒食节后一天。寒食是一个节日,清明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时间上寒食清明紧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宋代,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寒食节包含了清明这个节气,两节相连,一共放假七天,这可是宋代公务员难得享受到的假期黄金周。因此在唐诗宋词中,寒食、清明两个词往往被混用,表示的是同一个节日。

6、《兰陵王》这个名字也蕴含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南北朝的时候,北齐文襄帝的儿子高长恭被封为兰陵郡王,高长恭长相俊美,文武双全。可是,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打仗的时候不能对敌军形成威慑力,所以每次临阵杀敌他都要带上一个凶狠的假面具,再加上他的威猛善战,一时间勇冠三军威名远扬。战士们编了歌谣来歌颂他,名为《兰陵王入阵曲》。而宋代《兰陵王》作为词调的创始人就是周邦彦。《兰陵王》的歌词很长,我们此前读的词通常分为上下两片,可这首新歌却分为上、中、下三片,长达130个字,算得上是北宋年间歌词最长的流行歌曲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