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二)

追溯犁陂老梆子(二)

文|张天敏

上世纪初是老梆子深入人心时期。据老艺人讲述,那时期走进村抬头碰见人,不是戏迷就是戏骨。坐在墙边晒暖的老人听见有人哼戏文,也跟着溜几句取乐。背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也会蹦跳着呕几声,纵是拐弯处有走板或变味,也为村路添些笑料。在岗坡上锄地或翻红著秧者,不管他头戴草帽或打光膀子,说不定就是哪出戏里的名角,登台演过保家卫国的红脸大英雄。干活干到疲累时,有人跑到地头大路上抡起农具,就是一阵杂耍与捻唱。亦农亦戏,边耕边唱的情景,让村庄到处可闻老梆子的花腔。

那时期,也许是外乡邻村人拱麦秸垛里来牌赌钱,村俚老婆断墙边说闲话杂语。也许是小媳妇们纳个鞋底骂个公婆的时光。而犁陂人,却在忠奸分明的戏词里品味古人的仁义礼智信,在经典的正史传说里成长着。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老梆子何止是一出戏或几样调门,她是让犁陂人在田野上遥想到古战场,可望见故国宫殿。将万象人生浓缩到一座舞台上,在戏里戏外品磨生活百味。从而增历史知识,长文化见识,并大幅度拓展人性格局。

这将构成怎样一幅民俗文化的清明上河图,谱写一部村庄的传奇。

吸引犁陂人变成痴颠的梆子迷,让梆剧真正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原因,与犁陂村特别的地理和区域现象,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偏远的岗峦,东离邓州城近六十里,西距淅川县一百多里,南北都跟城区不搭边。区域位置注定了人烟稀少,偏远野离,失却热闹。在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很薄弱的时期,这茫茫岗原上很难有文化介入进来打破沉寂。当地民众也从未见到过舞台和戏剧,一旦有穿红挂绿的袍带戏闪进村庄,骤然升起的热度可想而知。李自成在此搭起舞台,不仅把好听好看的梆子戏推送过来,也用炫丽的舞台惊艳了村野,激活了民众对文化的迷恋与崇拜。他们踊跃参与了梆子戏在村庄的狂欢。让那缺少文化娱乐的干涸心田获得春雨霖淋。几乎在一夜之间,犁陂人把内心所有的文化渴求都聚焦到了梆剧上,对戏艺的向往就像四月的庄稼,哗哗地疯长起来了。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调研中,经过多次走访启发,并在县志史料上打捞勾沉,明末李自成留下梆戏真实可感的故事情节,一直是个缺口。能补裢起来的具体讲述是清朝道光年间,犁陂请来了二位先生,在犁陂东岗坡上优选风水宝地建起两学一院,让先生住宿任教。其中一位名叫杨士才,音乐文化积累丰厚,酷爱吹拉弹唱。晚上坐东岗梨园里边拉弦子边唱老梆子戏。

犁陂村民众听见了,拿着馍或端着饭碗跑出门来站村头听,有的直奔梨园靠着门框听。白天上地干活都说梆子戏的好,有的听上三五回记住戏词,边干活边皇天老地地亮腔,堪比大西北高塬上的秦腔一声吼,吼得地动岗摇,满村叫好。唱梆子戏不再是东岗坡上的梨园之夜,而是满山遍野的耕锄民夫,将梆子腔满山遍野地播散。傍晚的东岗坡梨园里,也不再是一人独唱,而是有跟唱,对唱,合唱。原始的东岗慢慢变成了夜晚聚众听戏的热闹梨园。杨士才从中挑选能演唱的,教会了马前泼水,罗焕跪楼等折子戏。

然而,村庄民俗戏里却有另一出演绎。他们自个儿想唱就唱,到哪唱哪,从不分戏里戏外,可到了杨先生找上门来合伙组戏班时,村庄却来了个大变脸。因受着封建礼教的影响,村人不想学戏,更不让子女去学。乡村深深的篱笆墙里深藏的礼教是,村上老门老户人家视为鹌鹑戏子马里猴,入这一行的人活着丢人显眼,死了也不能入祖地。

一时间,村人上地不唱了,村墙边大路上也没人热聊梆戏,东岗梨园那亮汪汪的明月之夜,也没人去了。

梨园里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后续会是什么状况,就等于梨园形同虚设,杨先生白教大家了。等于村上喊乱滩者仍是一盘散沙,拢不起堆儿,老梆子后继无人。也等于村庄要建成梆剧戏社的理想就要烟消云散,东岗坡和犁陂村从此又将归复寂静。还等于农闲时油手好闲者也去扎个小窝,结个狗友,来个小赌,喝个散酒。甚至还会有小偷小摸疯起,谁家种瓜种菜植果木都得搭棚守夜,小心看园。

正在全村集体纠结,一筹莫展时候,族长们出了个鲜招,全村各家各户共同出资养戏,先分头去外村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浪要饭娃来学戏。过了半月,出村者都领回了衣着破烂的小娃。好心的犁陂村人马上捐衣送饭,白哗哗的面条蒸馍在娃们面前摆开。有的还拉着娃到家里吃饭,教着洗脸换衣打理生活。娃们像找到亲爹妈一样乖乖听话,看大人脸行事。就这样,厚道的犁陂人给他们以吃饱穿暖的常人日子,让他们有了开心快乐的归所,同时也顶替了无人学戏的空缺。

小娃们到犁陂村后,有的过三天脸色泛出红光,有的十来天胖了一圈,都在一月后人模狗样地像个角了。他们跟着杨先生学戏时很是上心,练功场上都有磨爬滚打的童子功,有灵性,肯舍身,仿技高。先生们为戏娃们改名,玉贵,玉富,玉宝等,都跟玉有关。是想通过戏艺让穷娃变成有身价的富娃玉娃,同时也为老梆子顶起门户来。

在杨先生的雨露浇灌下,这群旱地秧苗茁壮成长起来了。半年后他们已能用小奶腔唱下来老梆子所有的调门,演技功夫趋向熟练。更欢欣在半大小伙们穿上宽松的袍带戏衣后,用折子或段子的演唱,引起台下暴雨般的掌声。犁陂老艺人落泪了,小伙们高调喝彩,腼腆小媳妇也随着尖声呕出带泪的花腔。犁陂倾村地享受到了自家门前唱大戏的真正狂欢。当地有打油诗:玉娃唱一腔,迷了八道岗,男人不下地,女人不烧汤。(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张天敏,女,中国作协会员,邓州市作协主席, 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结业,邓州市文化馆专业作家。河南南阳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女人桥》,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长篇网络小说《情人山庄》,小说集《半醒》。散文集《逝梦的河》《流年》。长篇小说《情人山庄》获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优秀奖。作品被中国图书馆及各大院校馆藏,并被中国新闻周刋,小说选刋,中国青年报,河南曰报,郑州晚报等报道。

(0)

相关推荐

  • “梨园回族三杰”--雪艳琴

    雪艳琴出生于1906年,卒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的女演员中艺龄最长,成就最高的.当年京剧界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和四大坤伶,雪艳琴享誉"四大坤伶"之冠(其余三人是:章遏云.新艳秋. ...

  • 浅谈秦腔 / 杨少敏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634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浅谈秦腔」 ...

  • 开封市许姓村庄

    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杨庄村 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张庄村 开封市祥符区万隆乡余元村 开封市祥符区兴隆乡双庙村 开封市祥符区兴隆乡邵砦村 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峦庄村 开封市兰考县小宋乡王岗村 开封市兰考县三 ...

  • 湘西:从良坡村

    取名从良坡村,但村民都不知道村名的由来,也无从良的故事传说.村庄位于大山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为开阔地,溪水终年不断,近几年村庄建设向好,村民生活安定. 村里的服务设施建设正在起步,民居越建越大,不过仅 ...

  • 熊向阳 | ​向阳岗

    熊向阳,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曾任学校海风文学社编辑, ...

  • 奉化后岗山村,居高临下,人去屋空

    奉化区尚田街道后岗山村,是张家坑村的一个自然村,地处方家岙村后的山岗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后岗山村和所有村庄一样,留守的老人越来越少,曾经热闹的山村,大多人去屋空,趋于落寞清静. 后岗山村的现状, ...

  • 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

    追溯犁陂老梆子 文|张天敏 (一) 随着大步流星的时代发展,在图视世界全面冲进日常生活的当下,古装戏这朵昨日黄花已凋落在生活的边缘.有幸的是,在邓州城西五十多里的九龙镇犁陂村那浅浅的岗坡上,还深藏着一 ...

  • 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三)

    追溯犁陂老梆子(三) 文|张天敏 当犁陂村人圆了在自家门前看大戏的好梦时,便在天天锣鼓喧天里爆出了打油诗:东岗看大戏,老少挖开去.三折变戏精,五场成戏迷.另有:玉娃唱一腔,迷了八道岗,男人不下地,女人 ...

  • 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四)

    追溯犁陂老梆子(四) 文|张天敏 犁陂民众有新段流传:梆戏团规比铁硬,班头处世软如风,弄潮时代流水星,唱转邓城花样红.这打油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随着梆剧演出空间的拓展,剧团管理不断规范,从演员阵容到戏 ...

  • 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五)

    追溯犁陂老梆子(五) 文|张天敏 犁陂老梆子一路风雨泥泞地走过来,是为邓州历史文化名城添了一笔重彩. 在豫西南流域,梆剧形成的演出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外地人只要提起九龙镇,几乎没人不知道犁陂老梆子.玉娃 ...

  • 【三江文学】《如果我老了……》| 张小敏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2159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李聚宽 主     编:墨兰雪 本期编辑 :幸福密码 NO.1     ...

  • ​【南海听风】我与南中的“前世今生”|​张秋敏

    我与南中的"前世今生" ● 张秋敏 二十多年前,我从母校南海中学毕业.后来我成为南海中学的一名教师,这就是我与南中的前世情.今生缘.这"情"是我与家乡的情,这& ...

  • 【精彩回顾】华润健康乡村 | 张志敏:从“治未病”浅谈亚健康诊治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著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四气调神大论>篇,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随着"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深入推 ...

  • 慢性湿疹不好治?这张验方赫赫有名,专治老患者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经疏>.国医泰斗朱仁康先生用药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恼人的慢性皮肤湿疹.闲言少叙,先来看一则真实病例-- 话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 员外千金上联“晨起扶犁耕老田”,书生对得下联“夜来提笔书新句”,大有深意      上联“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下联“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

    中国无数的经典文化中,对联文化深受大家的欢迎.对联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了一种习俗,到了过重大节日的时候都要贴上一副对联.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贴对联也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不过在古代,对联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