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中医治疗方法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又名出气臭、口气秽恶、口气臭、臭息等,口臭是一种病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并开始关注其治疗。

简单来讲,口臭可以分为口源性的,和非口源性的。口源性的,可以通过到牙周科洁牙,患者通过深度洁牙以后,可以根除口臭。而非口源性口臭就要通过内服药物来治疗了。好大夫工作室中医科蒋红钢

中医学认为口臭是由脾虚、胃热、食滞、气郁、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第四卷上·口舌》载:“口臭是胃火、食郁。”中医认为口臭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某些口腔、鼻咽疾病和呼吸、消化系统等疾病均可引起,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情志不舒、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其中尤以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下面是我从杂志上摘录的一些治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给有医学基础的人参考,一般患者最好咨询医生后再决定使用。

1辨证治疗

1.1气滞湿阻,痰瘀互结,浊气上逆。

治法:芳香化湿,理气消痰。

方药:二梗二仁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梗10g,紫苏梗10g,枳壳10g,法半夏10g,杏仁10g,桃仁,10g,红花

10g,陈皮10g,白术10g,茯苓15g,白芷10g,丹参20g,佩兰叶15g{{1}}。

1.2临床表现口臭呈酸腐气或臭鸡蛋气,甚则如尿燥气味,自觉口腔粘腻尤以舌根为重,胃部烦热或嘈杂,大便干燥或秘结,也有鹜塘不畅者。舌质多显淡胖,苔多为薄腻或白腻,也有白而厚腻者脉多濡或细软。

自拟白虎平胃散基本方:生石膏、芦根、苍术、知母、焦山植、制半夏、炒枳壳、生甘草、淡竹叶、陈皮。加减:大便干燥加瓜萎仁、火麻仁。大便秘结:加生大黄后下,大便鹜搪加白术炭。舌苔白腻加川朴克,舌苔厚腻加川朴,带皮茯苓、生米仁。{{2}}

1.3

1.3.1湿热蕴脾长期饮酒,酒食热毒,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职,湿久化热。症见口臭,口摩,口疮,牙龈肿痛,口渴纳呆,大便溏烂或粘滞,腹胀满,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治以菌陈蒿汤合石膏知母汤加减。使湿热清,火降津生。方用茵陈10g,炒枝10g,大黄9g(后下),石膏30g,知母10g,升麻10g,丹皮10g,黄芩10g。

1.3.2痰热壅肺素有肺胀,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外感风热或风寒。外有风热,内有痰瘀,症见:口臭、咳嗽、痰稠、喘息、苔黄腻、脉细滑数。方选泻白散加味;桑皮10g,地骨皮10g,黄芩10g,石膏30g,薏苡仁30g,浙贝10g,细辛2g,制半夏10g,外被风寒所伤,内有饮浊,症见:气短气促、痰白稠粘、多泡沫状、胸部胀闷、舌淡苔腻、脉浮紧。方选小青龙汤加味:桂枝10g,生麻黄6g,白芍6g,甘草3g,细辛3g,制半夏10g,干姜6g,前相8g,白芥子10g。使病情稳定后,增强体质,预防感昌,补气化痰祛瘀是治肺胀的痼根,病趋基本痊愈,口臭消失。

1.3.3寒湿困脾贪凉饮冷,致寒湿停滞中焦。症见:口淡纳呆,身重怯寒,胸欲呕,腹痛溏泄,舌淡苔白腻,脉象濡缓。治宜平胃合指迷茯苓丸化裁,温中化湿,降浊祛痰,先用,苍术8g,陈皮6g,甘草3g,元明粉10g(先火烧干,变白色),同茯苓12g,桂枝10g,白术15g,枳实20g,浙欠10g,白芥子15g,一起水煎服。使寒湿化、痰浊解、嗅减。再投气阴雨虚,症见:神疲乏力,胃中不舒,纳后脘痞,形体日削,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治以甘平养胃,柔肝理气,方用百合乌药汤加味:百合,乌药,柴胡,太子参,黄精,白术,砂仁(后入),山楂,半枝莲等。气血雨虚,症见:面色萎黄,胃脘痞满,隐痛,劳时加重,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象虚弱。治以甘温健胃,理气补血,方用理中含当归补血汤化裁;党参,白术,干姜,肉桂,炙草,广木香,砂仁(后入),当归,灸黄芪等。从而达到气健血旺,寒散血行,口臭不易复发。

1.3.4脾肾阳虚肝郁年迈体弱,脾肾素亏,运化减慢,大便秘结。症见:神疲乏力,胃纳减少,食后腹胀,大便几日未解,腰酸阳萎胸闷烦躁,嗳气泛酸,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弱。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脾益肾,疏肝润便。方用:炙黄芪20g,白术15g,陈皮6g,升麻10g,柴胡8g,党参20g,炙草3g,甜苁蓉12g,枳实10g,槟榔10g,巴戟天15g,柏子仁12g,火麻仁12g等。恢复脾胃功能,使大便正常,口臭也不存在了。{{3}}

1.4养阴清热法,甘露饮加减。方药:生、熟地各12g,天、麦冬各12g,石斛10g,茵陈10g,杷叶10g,黄芩10g,极壳10g,陈皮6g,芦根18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石膏30g,大黄10g,藿佩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两次。{{4}}

1.5理气安神法以柴胡疏肝饮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陈皮、青皮、制大黄各9g,香附、青木香各12g,枳实18g,川芎、芍药各6g,炒谷芽、炒麦芽、生山楂各15g,生甘草3g。{{5}}

1.6胃腑积热型者基本方:玄参10g,麦冬10g,芦根30g,生地10g,丹皮10g,升麻10g。若口干,加天花粉。{{6}}

1.7

1.7.1 胃肠积热型 证见口臭,胃纳可,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治则:清泻胃火,解毒通便。方剂:清胃散。取穴:大陵、人中,泻法留针20min。

1.7.2 肠胃食积型 证见胃脘胀满,纳呆,嗳气,大便腐臭,舌质红,苔白或黄。治则:消食导积。方剂:保和丸。取穴:中脘、足三里、中庭,泻法留针20min。

1.7.3 肝胆湿热型 证见口苦,口干,胸胁胀满,胃纳呆,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清利肝胆湿热。方剂:小柴胡汤。取穴:左冲足、临泣,泻法留针20min。

1.7.4 肾热型 证见口臭口渴不欲饮,腰腿酸软无力,舌质淡白。治则:补肾泻火。方剂:六味地黄丸。取穴:太溪、三阴交,补法留针20min。{{7}}

1.8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甘草,生姜,大枣。伴舌质紫暗有瘀点者加丹参,白术,伴舌苔黄者加黄芩,蒲公英;伴纳差者加山楂,鸡内金;伴胆汁返流者加厚朴,柴胡,白芍.{{8}}

1.9口服甘露饮加味:药用熟地10g,生地10g,麦冬10g,天冬10g,黄芩10g,石斛10g,枳壳10g,枇杷叶6g,甘草6g,茵陈10g,白茅根10g,怀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

藿香10g煎水漱口,配合口服药物治疗,每日1剂。每日漱口5次(晨起、睡觉及三餐后各1次),每次让药液在口中保留1~2分钟。{{9}}

1.10运脾汤加减。基本方:苍术、枳壳各12g,藿香、金银花各15g,佩兰、厚朴、陈皮、木香、麦芽各10g。气滞加苏梗、佛手、郁金、槟榔;湿滞重用苍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食滞加鸡内金、焦山楂、莱菔子;血瘀加生地黄、当归、丹参、延胡索;湿热加茵陈、滑石、车前子、栀子;阴虚加玉竹、石斛、麦门冬;便秘改枳壳为枳实,加决明子、大黄;脾虚加太子参、白扁豆、白术。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0}}

1.11(1)首先给予牙周基础治疗:龈上洁治术及龈下刮治术,术后3%双氧水冲洗牙周袋,2%碘伏外涂。(2)药物治疗:螺旋霉素0.2g,维生素B620mg,灭滴灵4g,3次/d,1周为1疗程,3%双氧水含漱,3次/d。(3)中药“消胃泻肝汤”:龙胆草、栀子,升麻各5g,黄芩、黄连各3g,柴胡6g,生地、丹皮、甘草、陈皮各10g,生石膏20g,舌苔厚腻者加车前子10g。1剂/d,分3次煎服,7d为1疗程。{{11}}

1.12治疗方法清胃散化裁方用:黄连3g,大生地10g,升麻10g,当归10g,牡丹皮10g,藿香12g,佩兰12g,露蜂房15g,僵蚕10g。

随症加味:口干重者,加芦根15g,竹叶12g;胃纳不佳者,加生苡仁25g,鸡内金10g,茯苓10g;阴虚舌红少苔者,加麦冬12g,川百合12g;热象明显者,加蒲公英10g,七叶一枝花10g,连翘10g,金银花10g;湿盛重加炒苍术10g,炒白术10g,生薏苡仁25g;脘痞明显者,加苏梗10g,厚朴6g;牙龈出血者,加蒲黄6g;失眠者加合欢皮12g,夜交藤25g。{{12}}

1.13由焦神曲6~12g、焦山楂5~10g、炒麦芽10~20g、胡黄连3~6g、藿香6~10g、半夏3~10g、陈皮6~12g等药物构成基础方。积滞严重或大便秘结者加枳实3~6g、大黄3~6g;有痰湿者加苍术5~10g、炒莱菔子6~12g;胃阴不足者加麦门冬10~15g、石斛6~12g,严重者再去藿香加天花粉10g、冰糖10~15g;胃热重者去胡黄连加黄连3~6g、石膏10~30g、升麻6~10g;脾胃虚寒者加炮姜6~12g、党参6~10g、炒白术6~10g,寒甚再加制附子3~10g;口涎多者加山药10~15g、扁豆10~15g;虫积加使君子5~10g、或乌梅5~10g,南瓜子10~20g(以上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小儿的年龄和体重有所增减)。{{13}}

2针灸治疗

2.1取穴中脘、曲池、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太冲。用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min。5次一疗程。

2.2方义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脏疏泄功能对脾胃气机升降起重要协同作用,肝木之疏泄失调,脾胃运化升降必然会失其常度,导致浊气上泛而口臭。清·唐容川《血证论》中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工作劳累,饮食不节,温凉失宜,好食肥甘厚味,兼很多病人因工作劳累体质下降后自觉体虚过多滋补,加重脾胃受损,导致湿阻中焦,郁蒸生热,运化失司,湿热内蕴。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情志不遂,忧思过度,损伤肝脾,肝失调达,遂致口臭。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口齿兼咽喉科》有云:“劳郁则口臭”,说明工作劳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会导致口臭。所以治疗口奥关键在于调理脾胃、肝胆。

中脘是胃之募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两穴是治疗一切胃病之要穴,可以通凋足阳明胃经经气,清泻胃肠之郁热。“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通腑必泻肠,“合治内腑”取手明大肠经合穴曲池清热通腑。足王里、阴陵泉合用可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使气机宣畅、脾胃调和、热解湿除。关元、气海益气补中,促进机能恢复。三阴交健脾和胃,导湿下行。诸穴合用从而达到健脾和胃、清热利湿、清升浊降的作用,使口臭自愈。无论是饮食还是情志失涮,常常与“郁”有关,忧思恼怒伤肝,木失调达,木克脾土,肝火犯胃,升降失司,故口臭口苦苔黄,“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予涤痰泄肝法,足厥阴肝经又循行挟胃,属肝,络胆,肝胆相表里,太冲为肝之原穴,阳陵泉为胆之合穴,《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取阳陵泉”,二穴合用以平肝胆之冲逆,疏肝解郁,肝气调达,可以疏通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脾之运化功能,胃和而气平,口臭自止。{{14}}

3.食疗

除了服用药物以外,平常也可以进行食疗,辅助治疗。

3.1首先做一个古书上的方法:把甜瓜子磨成粉,用力蜜捏成丸子,漱口后含一丸或者贴在牙齿上,这是古人的用法,我在临床上一般让患者在淘宝上购买甜瓜子,然后当零食吃。

3.2白芷打成粉,泡水喝,每日三克。

3.3橘皮泡水喝,橘皮能够除口臭,也能通便,对于伴有便秘的患者,更为合适。

3.4咸鱼头豆腐汤咸鱼头味甘兼具清热作用,而豆腐性凉,有清热解毒之效,对于口腔溃烂、牙龈肿痛、口臭及便秘等都甚有功效。

材料:咸鱼头1个,豆腐数块,生姜1片。

做法:洗净所有材料,咸鱼头斩件稍煎后与生姜同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滚约半小时,放入豆腐再滚20分钟便可。

3.5.生芦根粥

专治因舌干或牙龈肿烂造成口臭。

材料:芦根30克,大米50克。

做法:芦根洗净后放入煲内,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15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剂,宜每早空腹服用,约5剂见效。

3.6黄瓜粥

专治肝火盛或内湿引致舌干口臭。

材料:黄瓜5O克,大米100克。

做法:黄瓜去皮切片,与大米同煮粥,随意服食。

3.7花生汤

取200克花生仁,加适量白糖,炖开水,常服有去口臭的功效。

4.古代的口香糖这里作为常识介绍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医生配药。

古代用口香剂加工制成口香糖,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备急千金要方》的“七窍病”专卷内,提到对口臭症的治疗,宜“常服含香丸”。宋代《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是朝廷命令组织医家及学者编撰的大型医方书,收载了相当多的口香剂与口香糖丸。其中有一种“含香圆”,是采用鸡舌香、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当归、桂心、木香、川芎、香附子、肉豆蔻、槟榔、白芷、青桂香、丁香、麝香共十五味药研为细末,加蜜炼制成如同楝子大小的糖圆,使用方法是“常含一圆,咽津”。此种“含香圆”所包含的药物,据现代科学实验获知,大部分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成分,有的药物抗菌杀虫,有的生涎润燥止痒,有的止血消肿除痛。因此,经常口含此种“含香圆”,将能产生生津去腻、香口除臭、消炎固齿等多方面作用,使口腔和牙龈、牙齿获得良好的卫生保健效果。由此看来,古代的“含香圆”比之今日的“口香糖”,似确有更胜一筹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大舜.内科杂病验案选释(一).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1)

[2]胡一鸣.白虎平胃散合清爽冲剂治疗胃肠道功能性口臭300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5,30(3):118

[3]庄千友.辨证治疗口臭158例的体会[J].现代康复,1998(8):897.

[4]肖敬慈.口臭的中医辨证治疗与康复方法[J].现代康复,1998,2(10):1163.

[5]丁宇炜,颜乾麟.柴胡疏肝饮加味治疗口秽33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1,33(1):30.

[6]谢红.自拟养阴清胃散治疗口臭52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967.

[7]杨柳.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口臭22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854.

[8]章和平.黄连温胆汤治疗胃热口臭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4,20(22):38.

[9]曾海,付灿鋆.甘露饮加味治疗口臭8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5):467.

[10]崔淑华.运脾汤治疗口臭5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9):792-793.

[11]李祖进,王贻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病致口臭52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71.

[12]史丽萍,叶丽红.清胃散化裁方治疗口臭22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106-107.

[13]张新平,廖伯年,张丽梅.消食导滞为主治疗小儿口臭150例[J].医药世界,2009(9):189.

[14]董延芬等.健脾泻肝法治疗口臭30例.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13

(0)

相关推荐

  • 【补气健脾之王:四君子加减方】

    四君子出自宋代<太平和剂惠民局方>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 这四味药药性平和,如谦谦君子,属于王道,慢慢建功. 能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 ...

  • 口臭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又名出气臭.口气秽恶.口气臭.臭息等,口臭是一种病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并开始关注其治疗. 简单来讲,口臭可以分为口源性的,和非口源性的.口 ...

  • 关于老人夜尿多的偏方及中医治疗方法

    编辑整理/于立国 老人夜尿多,中医有良方 我的一个老朋友打来电话,说他每天晚上要起夜五六次,就算喝水很少也不能完全避免,而且,他也不能老是不喝水,毕竟身体缺水是会有碍健康的.他问我有无办法可以解决,平 ...

  • 关于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关于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 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提到中国的国粹,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中医,近几年中医在疾病治疗领域得到较快发展,不少受到癫痫病发作的患者也对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感兴趣.对于癫痫病患者来说多了解一些关于癫痫病的治疗常识对自身病情的稳定 ...

  • 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特色

    现在孩子的病症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病症都出现了,多动症就是其中的一种,孩子患上多动症整个家庭都不安静,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中医治疗方法最有效,也是最有特色的,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

  • 周身疼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周身疼痛属于太阳病.表虚者,用桂枝汤:表虚兼气阴不足者,用桂枝新加汤.表实者,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寒湿疼痛者,用麻黄加术汤:阳气为湿邪抑郁,"发热日晡所剧"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脑血栓"即为祖国医学的中风,经常在家中发生,所以自己和家人要警惕这种病情的发生.当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突发语言障碍,有时候为吐词障碍,有时候答非所问,突然出现精神.情志方面 ...

  • 求胆囊息肉中医治疗方法

    给你点饮食建议: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 ...

  • 结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思考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结肠从解剖上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结肠 按照中医学朴素的认识观,如果是升结肠发生病变,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所致.因为升举是需要阳气的. 而横结肠这个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