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农村老人说立秋后“3不睡、3不做、3要吃”,具体指的是啥?
云天收夏色,木色动秋声。一年一度的立秋来了,立秋以后,天气开始没有夏天那么炎热,慢慢凉爽下来。立秋后虽然还会热一段时间,但是它意味着一个季节的开启。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养生也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变。
关于养生,农村有很多的俗语,是老辈经验的积累、总结和传承,比如,关于立秋后的养生,农村老人就有立秋后“3不睡、3不做、3要吃”,那么,具体指的是啥呢?
3不睡:
头发不干不睡。白天一般都要工作,只好在晚上洗头发,而且很多人习惯在临睡前洗头发。这种习惯在夏天关系不大,但是在秋天,由于气温不高,天气凉爽,所以头发干得慢,特别是女孩子头发比较长,干起来更慢。
头发不干就入睡,不仅容易导致湿气进入头部,而且湿头发温度更低,更容易引起头疼,甚至是感冒,所以一定要等头发干了以后再睡。
温度太低不睡。农村比城市整体上要凉快一些,但是在夏天有时候也非常炎热,很多人为了凉快,会卷着铺盖露天睡觉。但是做法在立秋之后就不行了,晚上温度比较低,而且会出现露水,露天睡觉就容易感染风寒。
当然,在空调普及的今天,睡露天觉的人基本上没有了。但是,很多人贪图凉快,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人体长期在低温状态下,不仅容易感冒,而且容易伤关节,得风湿病。
不在子时以后睡。子时就是晚上十二点以后,这个时候以后再睡觉就是熬夜了。熬夜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秋天本来就容易疲劳,如果睡眠时间不足,更容易伤身。
三不做:
立秋后不能再去河里洗澡。农村人都有到河里洗澡的习惯,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面洗个冷水澡,感觉非常惬意。但是,立秋以后,就不要河里洗澡了,甚至玩耍的时间也不要太长。因为立秋后河水变凉,不仅容易导致凉湿入体,而且更容易引起感冒。
立秋后不宜大补特补。虽然有“秋冬养阴”的说法,但是也不能在立秋后就开始进补,特别是不大补特补。立秋其实是个过渡性的气节,此时天气还非常热,有“秋老虎”之称,如果此时大补特补,会增加脾胃负担,让原本因高热而“虚弱”的胃肠不堪重负,甚至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
立秋后不要剧烈运动。运动适量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有利于健康。但是,立秋之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3要吃:
要多吃水果。这个季节是大部分水果成熟的时间,当季水果非常多,特别是现在网络和物流发达,更是可以吃到各地的水果。因此,立秋后,要多吃水果,特别是猕猴桃、苹果、圣女果、梨子等等,多吃可以增加免疫力,补充营养和水分,改善肠胃功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要多喝粥。立秋后,每天都应该喝点粥。粥性质平和,不仅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还可以平衡体内的阳气。
要吃祛湿的东西。夏天高温高湿,人体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到了秋天以后要将祛湿放在养生第一位。说到祛湿的好东西,红豆薏米是非常好的食物。红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提升脾脏的功能,提高人体祛湿的能力。将红豆和薏米一起煮粥喝,效果就不错。
总之,立秋“三不睡”与“三不做”,三要吃,对于我们顺利地适应季节转换,做到顺应天道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