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震荡的理解与操作:核心资产共识打破引发的逻辑重塑?
周末有时间,谈谈对上周市场震荡的看法和我的操作。简单讲就是:核心资产共识被打破,引发的逻辑重塑和结构进一步分化。
上周从国家出台规范教育培训行业政策以来,先是教育股拉胯了中概股,然后带动了市场整体急速下跌,在监管层吹风后市场有所稳定。但是市场剧烈调整背后有一个重要逻辑的变化:
一是核心资产内涵变迁:此前市场对核心资产的简单理解和共识,就是各个行业中的龙头或者隐形冠军,不过多看行业的社会价值和属性,主要看其创造经济价值和利润的能力,即“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赚钱就是好猫”。这也是去年市场抱团的主要对象。但是,此次教育培训行业的调整打破了这个只讲经济,不讲zz的逻辑,即,即便中公教育、好未来在教育行业从经济维度一直被视为核心资产,但是由于其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一夜之间失去投资价值,这种情况对投资者的投资逻辑挑战是巨大的。沿着这个思路,投资者很容易想到,一方面,一些只有经济效益,不符合当下政策导向的行业,比如电子烟、互联网可能都属于当下政策不鼓励的范畴,即便是高端白酒,是不是未来也会受到一些政策影响?而碳中和、新能源、芯片这些行业是国家当下所需,被政策强呵护的行业,成长性确定性更强。只有这些兼具经济价值和符合政策导向的,才能成为当下的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才是未来的王者。因此,市场就表现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几个景气赛道,在急跌之后的反弹最明显,而互联网、消费等行业仍然低迷。个人预计这种状况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才会得到修复。
二是如何看待基金经理分化:今年以来,很多成名多年的老将基金经理表现都比较差,比如张坤、刘彦春、谢治宇等,即便是成长风格的王培、朱少醒、王崇、傅老师等也表现一般。而一众新生代基金经理,如泰达宏利王鹏、华夏郑泽鸿、前海开源崔宸龙,东方基金李瑞等近一年来表现极其抢眼。一方面有这些本身就是行业基金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和这些新锐基金经理较少经历过熊市有关,特别是这几年在全球货币放水,股市估值中枢抬升的背景下,新生代经理的投资框架里,更是淡化估值,追逐成长性和景气度成为致胜不二法门。老将们经历过完整牛熊考验,被市场捶打过,始终对市场有敬畏之心,对于从去年到今年成长和价值结构性持续分化,总是心有戚戚,比如,一些人选择了加入部分偏价值的标的,一些人选择了阶段性降低仓位,比如张清华作为成长老将的代表,新收益在今年Q2仓位降低了8成不到。这种新老分化的最终结果是“新人乱拳打死老师傅”,还是“姜还是老的辣”?只能等待未来市场的验证。也许景气度和成长性投资成为一整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主线。但是我还是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越是结构分化扩张程度越大,均值回归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是我的操作与逻辑。我一共有三个给亲友跟投的组合分别是:“均衡来养老(长期年化6-9%收益预期,15%波动率,追求稳健增值)”、“灰马来养娃(长期12-16%收益预期,25%的波动率,追求激进增值)”、“白马来增值(长期9-12%收益预期,20%的波动率,追求积极增值)”。本次下跌中前两个没有进行调仓,只是趁着下跌加了一些资金。这是因为灰马来养娃本身就是偏成长的,均衡来养老相对中性。但是“白马来增值”的均衡有余,成长不足。因此趁着大跌,追加了张清华的新收益。在今年结构继续分化的情况下比较吃亏。当然,这和组合的定位有关(给几个亲友的跟投组合,选择老将长期比较稳),包括谢治宇、张坤、袁芳、林英睿一种老将。两个成长杨浩和徐成还属于稳定成长。从组合平衡角度,29日大跌时候我增加了张清华的新收益,增加了组合的成长性。灰马组合里那么多生猛的选手之外,选择了张清华,有几个原因:一是本组合就是老将的组合,只有被牛熊周期证明过的选手才会入选,小而美或者黑马基金不是考虑范围。当然,老将缺点是求稳,缺乏爆发力,但是长期会有稳定的输出;二是作为组合平衡的角度需要加成长,但是我同样相信均值回归的逻辑,而从张清华的仓位降低来看,也是比较克制的表现,在市场的判断上比较契合。三是相对而言,对张清华比较了解,有利于持有中的心态稳定,此外就是新收益费率友好,管理费仅有0.6%。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我的组合可能有人会看到,但只是给几个彼此互相了解和信任的亲友的设置的,方便他们跟投。我自己基本没有资金在该平台,所以请大家不要跟投。
作者简介:金融学博士后、金融从业者、基金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