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梁志俊作品:父亲梁文英在解放战争中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A bright night sky
红色记忆我的父亲梁文英,1912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历任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一纵队宣传部长;旅、师、军分区政委;中共西昌地委书记、行署专员、西昌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协商委员会主席;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正部级)等职。2002年逝世后,中央组织部(以老干字[2002]18号)发文批复他的丧事安排,《人民日报》也刊载了他逝世的消息。此文介绍的是父亲梁文英在徐向前的直接指挥下,参加解放临汾、晋中、太原三大战役和其后进军大西北、解放大西南的经历。
红色记忆
抗战开始后,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开赴晋东南太岳地区,派出干部,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成立军区和军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在对敌斗争中,游击队力量不断壮大,各县都成立了游击大队,当时父亲是太岳第一军分区政委。日本投降后,第一军分区主力部队被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旅,还将各县游击大队升级组成为三个地方团,即由赵城、霍县、灵石三县游击大队编为新七团(后被编入军区独立旅第二十二旅);沁源、绵上两县游击队编为沁源独立团;沁县、介休游击大队编为新八团;平遥游击大队编为新九团。3个团的番号后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十一团、四十二团、四十三团。
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地处太岳根据地西北部,东有白晋铁路,西有同蒲铁路,为太岳军区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各县游击大队主要活跃在同蒲和白晋线上,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升级为地方部队后,学会了打小型的运动战和围歼战。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全体指战员都希望能很快升级为野战部队,打更大的仗。
1948年春节过后,接到军区命令,要我父亲和副司令员苏鲁及政治部主任李培信,带四十一团、四十二团,参加徐帅指挥的临汾战役。命令传达到部队后,指战员们士气都很高昂。而父亲则是一喜一忧,喜的是能在徐帅直接指挥下参加战斗,部队有了打大仗、受锻炼的机会;忧的是部队没有打大仗的实战经验,怕完不成任务,影响战斗取胜。
临汾战役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攻坚战,为此,在战役准备阶段,父亲就一再强调打仗先要打思想仗。他在战前动员时说,虽然临汾城池坚固,是个“硬核桃”,但是我们部队的牙齿更硬,只要决心大,就一定能咬碎它。我们要横下一条心,不拿下临汾誓不收兵。
部队士气旺盛,求战心切。战役一开始,四十二团即向临汾城北高河桥发起进攻,以期为部队开进打通道路。与此同时,四十一团对敌四号碉堡发起攻击。该碉堡位于城东北角城壕外,工事坚固,地形险要,打下这个碉堡,即可控制城东和城北的护城壕,创造登城条件,对敌威胁很大。四十一团攻占四号碉堡后,敌人即利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强大火力和城壕内的暗道,组织力量疯狂反扑,阵地多次失而复得,部队伤亡很大。四十二团接替四十一团担负坚守任务后战斗打得更为激烈,经过长时间战斗终于攻克,转而又接受了攻占三号碉堡的任务。
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地处太岳根据地西北部,东有白晋铁路,西有同蒲铁路,为太岳军区最早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各县游击大队主要活跃在同蒲和白晋线上,战斗力不断得到提高,升级为地方部队后,学会了打小型的运动战和围歼战。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全体指战员都希望能很快升级为野战部队,打更大的仗。
1948年春节过后,接到军区命令,要我父亲和副司令员苏鲁及政治部主任李培信,带四十一团、四十二团,参加徐帅指挥的临汾战役。命令传达到部队后,指战员们士气都很高昂。而父亲则是一喜一忧,喜的是能在徐帅直接指挥下参加战斗,部队有了打大仗、受锻炼的机会;忧的是部队没有打大仗的实战经验,怕完不成任务,影响战斗取胜。
临汾战役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攻坚战,为此,在战役准备阶段,父亲就一再强调打仗先要打思想仗。他在战前动员时说,虽然临汾城池坚固,是个“硬核桃”,但是我们部队的牙齿更硬,只要决心大,就一定能咬碎它。我们要横下一条心,不拿下临汾誓不收兵。
部队士气旺盛,求战心切。战役一开始,四十二团即向临汾城北高河桥发起进攻,以期为部队开进打通道路。与此同时,四十一团对敌四号碉堡发起攻击。该碉堡位于城东北角城壕外,工事坚固,地形险要,打下这个碉堡,即可控制城东和城北的护城壕,创造登城条件,对敌威胁很大。四十一团攻占四号碉堡后,敌人即利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强大火力和城壕内的暗道,组织力量疯狂反扑,阵地多次失而复得,部队伤亡很大。四十二团接替四十一团担负坚守任务后战斗打得更为激烈,经过长时间战斗终于攻克,转而又接受了攻占三号碉堡的任务。
红色记忆
父亲深知自己的部队新、装备差、骨干少,缺乏攻坚经验,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摧毁如此坚固的城堡,其困难程度的确超乎寻常。因此父亲根据徐帅提出的“要在战场上开展攻坚训练和新式整军运动”的方针,十分注意在实战中练兵,从攻坚中学习攻坚,及时总结战斗中的经验和教训。每逢战斗,父亲都要站在高地上仔细观察。战斗结束后,他还会把部队中参加战斗的突击班班长、排长和战斗小组长找到他的住地,听他们详细汇报,和他们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在临汾攻坚的72天当中,像这样的会开过多次。
战役总攻前夕,为了给登城部队开路,父亲又接受新任务,准备攻占城东敌105阵地和老鸦咀阵地。105阵地紧靠东城壕,四十二团用“土飞机”把一个连的守敌全部翻埋在了地下。老鸦咀是临汾东城墙下的一条狭长地带,一面靠城墙,一面临深沟,中间有一条环城铁路,铁路上还有很多烂车皮。部队无周旋隐蔽之地,一上去就受到城墙上的火力威胁,很难站住脚。但是,如果这一阵地攻不下,就无法挖攻城坑道。
徐帅很重视这次战斗,他指定由四十一团去完成,并要父亲亲自到团指挥所协助他们。团指挥所设在阵地崖下的窑洞内,敌方的炮弹、手榴弹都落在阵地上,战士们从在城墙根下挖的通道直通到城墙上后,伤员就不断地从通道运下来,被磺磷弹点燃的战士,浑身是火,痛得哇哇直叫。尽管如此,战士们仍然咬紧牙关,坚守一夜,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徐帅和军区的表扬。
在两个多月的战斗中,部队取得了很大胜利,也付出了很大伤亡。战斗前,两个团都有2000余人,战斗结束后,各团伤亡都有1000多人。不少是刚从医院出来,又上阵地负伤的。战斗虽然打得很艰苦,但部队士气一直很高。
战役总攻前夕,为了给登城部队开路,父亲又接受新任务,准备攻占城东敌105阵地和老鸦咀阵地。105阵地紧靠东城壕,四十二团用“土飞机”把一个连的守敌全部翻埋在了地下。老鸦咀是临汾东城墙下的一条狭长地带,一面靠城墙,一面临深沟,中间有一条环城铁路,铁路上还有很多烂车皮。部队无周旋隐蔽之地,一上去就受到城墙上的火力威胁,很难站住脚。但是,如果这一阵地攻不下,就无法挖攻城坑道。
徐帅很重视这次战斗,他指定由四十一团去完成,并要父亲亲自到团指挥所协助他们。团指挥所设在阵地崖下的窑洞内,敌方的炮弹、手榴弹都落在阵地上,战士们从在城墙根下挖的通道直通到城墙上后,伤员就不断地从通道运下来,被磺磷弹点燃的战士,浑身是火,痛得哇哇直叫。尽管如此,战士们仍然咬紧牙关,坚守一夜,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徐帅和军区的表扬。
在两个多月的战斗中,部队取得了很大胜利,也付出了很大伤亡。战斗前,两个团都有2000余人,战斗结束后,各团伤亡都有1000多人。不少是刚从医院出来,又上阵地负伤的。战斗虽然打得很艰苦,但部队士气一直很高。
红色记忆
临汾战役结束后,父亲根据徐帅“要爱兵”的指示,及时在部队开展了为士兵服务的宣传教育活动。父亲强调,士兵是部队的根本,解决战斗还是要靠在第一线和敌人拼刺刀的士兵。部队的司、政、后机关和指挥员、政工人员都要有为士兵服务的精神,机关要为士兵服务,而不是士兵为机关服务,一定要树立从军事上、政治上、生活上为士兵服务的明确观念。做到战时能充分发挥士兵在战场上的作用。父亲说,为士兵服务就是“爱兵”,指挥员最大的爱兵就是在战术上爱兵。只有讲究战术,才能减少伤亡,以少胜多。要把每一个士兵都看成是阶级兄弟,士兵伤亡多了,部队的战斗力当然就会削弱,爱兵正是为了用兵。平时爱兵,战时部队就能指到哪里,打到哪里。
1948年6月初,按照中央军委、华北局、华北军区的指示,徐帅指挥发起晋中战役。晋中的麦子熟了,首先要保卫夏收。部队奉命提前向分区所属灵石、介休、平遥三县开进,在山上的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刘聚奎带领分区司、政、后机关及四十三团与四十一团、四十二团会合。
为了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徐帅命令太岳部队插入太谷、榆次间,配合晋中部队,展开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阻止敌人北窜,逼敌进入我预设战场。
1948年7月2日,部队奉命一昼夜急行军,抵达太谷、榆次两县。四十二团先到达太谷以北董村附近。四十一团主守董村,四十二团位于董村左翼,四十三团为预备队。徐帅给父亲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管多么疲劳,伤亡多大,也要‘钉’在那里坚守到底,绝不能让敌人跑掉。”从7月3日起,敌人先后以九纵队、七十一师全部、四十六师1个团及十纵队等9个团的兵力,配合装甲车3辆,山炮30余门,轻重迫击炮40余门,在9架飞机的掩护下,轮番向董村猛攻,国民党第三十三军军长赵承绶亲自坐阵指挥,同太岳部队激战三天三夜。父亲的部队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人在阵地在,同敌人徒手肉搏,白刃格斗,终于打退优势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千人以上。我方部队也有很大伤亡,有一个连打得只剩下9个人,仍坚守阵地。此举获得徐帅和兵团授予的“稳如泰山”的嘉奖。
1948年6月初,按照中央军委、华北局、华北军区的指示,徐帅指挥发起晋中战役。晋中的麦子熟了,首先要保卫夏收。部队奉命提前向分区所属灵石、介休、平遥三县开进,在山上的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刘聚奎带领分区司、政、后机关及四十三团与四十一团、四十二团会合。
为了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徐帅命令太岳部队插入太谷、榆次间,配合晋中部队,展开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阻止敌人北窜,逼敌进入我预设战场。
1948年7月2日,部队奉命一昼夜急行军,抵达太谷、榆次两县。四十二团先到达太谷以北董村附近。四十一团主守董村,四十二团位于董村左翼,四十三团为预备队。徐帅给父亲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管多么疲劳,伤亡多大,也要‘钉’在那里坚守到底,绝不能让敌人跑掉。”从7月3日起,敌人先后以九纵队、七十一师全部、四十六师1个团及十纵队等9个团的兵力,配合装甲车3辆,山炮30余门,轻重迫击炮40余门,在9架飞机的掩护下,轮番向董村猛攻,国民党第三十三军军长赵承绶亲自坐阵指挥,同太岳部队激战三天三夜。父亲的部队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人在阵地在,同敌人徒手肉搏,白刃格斗,终于打退优势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千人以上。我方部队也有很大伤亡,有一个连打得只剩下9个人,仍坚守阵地。此举获得徐帅和兵团授予的“稳如泰山”的嘉奖。
晋中战役结束后,部队进行整训,太岳部队正式升级为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十五纵队第四十三旅,纵队副司令员方升普兼旅长。父亲为政委,苏鲁为副旅长,尚思光为参谋长,时云峰为政治部主任。太原战役开始后,林彬接任旅长。下辖一二七团、一二八团、一二九团。一二七团团长李成春、政委高恩堂;一二八团团长徐振旺,政委严紫帆;一二九团团长罗志友、政委张敏。刘聚奎调任第八纵队第二十二旅任政委、李培信升任第四十四旅政委。徐帅出席纵队升级大会并讲话,对部队战士鼓舞很大。徐帅说,升级是一件喜事,升级是代表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向前发展,游击队一定要变成正规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是有困难的。不但要克服落后的思想,就是在各种组织、制度、作风、战斗顽强性方面,都要有不断的提高才行。你们在临汾和晋中战役中打得很好,这个部队在战斗上、作风上已发展成为一个正规部队了。今天升级,从干部到战士,都应该把正规军的一套组织、制度、一直到作风建立起来。敌人现在本钱少了,但是还要死守太原。我们还要打太原,非打下太原不行,胡子白了也要把它打下来。战士们一致表示,绝不辜负徐帅的期望。
红色记忆
1948年10月1日,阎锡山出动了7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南犯。5日,太原战役提前打响,部队奉命插入武宿以西,投入秋村战斗,歼灭秋村之敌,控制铁路线,分割包围了敌之武宿群碉。
从地形上看,徐帅认为,打太原必须首先控制东山。东山距城四五公里,绵延八公里。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四大要塞,居高临下,俯瞰全城,是攻打太原的重要屏障。徐帅命令第十五纵队攻占淖马,纵队把主攻任务交给了父亲所在的四十三旅。
位于淖马的敌人主阵地周围有五层劈坡绝壁,一层比一层高约10米,四周大小山头构成10余块卫星阵地,用暗道、交通壕与主阵地连接。所有阵地都有外壕、鹿砦、铁丝网和雷区。在主阵地后面,敌人还利用地形构筑了碉堡群,各碉堡相距500至1000米。
旅部决定由一二八团和一二九团二营,攻占淖马主阵地。整整打了一夜,进攻部队屡受挫折,天明时,直至爆破小组把最后一层峭壁陡岩炸成斜坡,战士们这才登上阵地,猛冲猛打,打垮了敌人,占领了阵地。得到了纵队首长的嘉奖。纵队党委奖给一二八团和一二九团二营“勇猛顽强”的锦旗。敌人失守阵地后,国民党“执法队”暴跳如雷,将放弃阵地的阎军第八总队一团二营营长姜啸林等20余人枪毙。
一二八团一夜苦战,十分疲劳,伤亡又大,旅指挥所即令一二七团接替一二八团防守。一二七团上去后,敌人很快集中第四十师全部和八总队大部,向我军阵地进行疯狂反扑,两天内反扑19次之多,均被一二七团杀退。部队乘胜反击,又夺占六个阵地。11月上旬,经过详细侦察,周密准备后,向淖马沟西炮碉阵地猛攻,5个小时即解决战斗,全歼守敌一个营和一个机炮连。第二天,敌纠合4个团的兵力反扑,又发起10多次反攻,并一度攻入我阵地。父亲在指挥所看到满是烟雾的阵地上战士们跳出战壕,向突入阵地的敌人冲杀。战士们弹药用尽,就用刺刀、铁锹、石头与敌人格斗,在友邻部队炮火支援下,终于把敌人打了下去,毙伤俘敌1500余人,兵团首长通令表扬一二七团“能攻能守,坚决顽强”,号召部队向他们学习。
太原战役中,全国统一解放军序列时把四十三旅改为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二军第一八四师。下属3个团改为五五○团、五五一团、五五二团。原旅干部均改为师级干部。团的干部不变。
最后总攻太原时,五五二团从淖马炮碉发起进攻,敌人在我攻城部队的猛烈打击下,丧失抵抗能力。五五二团一夜之间,即前进到太原东城墙下。由于前进太快,副师长苏鲁和政治部主任时云峰为了与前进部队取得联系,不幸误踏地雷,苏鲁被炸一臂,时云峰当场牺牲。在即将胜利之时,同志们莫不为他们痛惜。
太原战役结束后,一八四师奉命星夜南下,父亲过家门而不入,飞渡黄河,直奔西安,在彭德怀指挥下,参加扶眉战役。和一野主力部队一道,进甘肃,再过黄河追歼向西宁逃窜的马步芳部队。大西北解放后,彭总宣布第十八兵团归二野建制,在贺龙指挥下,向四川进军。
1949年12月3日,部队由岷县出发,日夜兼程,途中翻越海拔3000余米、峰尖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岔岗岭。岭上险峻崎岖,巨木栈道,坚冰如刀。战士们渴饮雪水,饥餐炒面,夜宿冰天雪地,早晨起来,被子上面已履雪盈寸,经过六昼夜才翻过山来。下山时还要走很长的栈道,道旁峻岩绝壁,下临深涧江河,稍有不慎即会粉身碎骨。过文县时,因摩天岭主峰被冰雪封闭,又绕道碧口,一路斩关夺寨,直插江曲、中坝,参加围歼成都国民党90万军队的战斗。成都解放后,又奉命进驻灌县,堵歼残敌,并参加因战争而荒废的都江堰修复工程和整编国民党的起义部队。接着,部队又投入到川西剿匪战斗中。
1950年1月15日,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下达一八四师解放西昌的命令。3月,西南军区发起西昌战役。一八四师与南下部队一起,对西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全歼敌人,解放了西昌地区各族人民。西昌解放后,父亲在任一八四师政委的同时,还兼负西昌地区党、政、军等主要职务于一身,在接管旧政权,收管、处理旧人员的同时,进行了剿匪、肃特,开辟大凉山,建立新政权等各项工作。
★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段故事,一座丰碑,一位革命先烈的精魂,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廉洁奉公、大公无私、为人民为革命为事业的奉献精神,吸引了无数后人崇敬的目光,他们将成为一座座矗立在世人心中的巍巍丰碑,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简介:梁志俊:1976年3月起,任新绛县委宣传部部长、科委主任、县直党委书记;1987年7月调任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1990年5月任市委副书记,1991年7月当选为市长,1995年1月任中共运城地委委员、运城市委书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