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传(四):宇革单、巴拿马,得东北者得天下
明朝灭亡后,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源在于没有发挥好地利优势,因此万年编写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只是,其不知满清之大,数倍于明朝,明朝上下自大于“自古以来”,知己而不知彼,焉能不败?
《明史》载:“万历时......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里亚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亚洲,亦百余国。第四曰亚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连,分为南北二洲。最后得墨瓦腊泥加洲为第五。"
明朝上下不知道的是,明朝所在的中国,当时仅仅是亚细亚洲中一百多个国家中的一个而已。
五大洲中,最大的那个洲,叫做亚墨利加洲。有多大呢?《职方外纪》载:“亚墨利加洲地方极广,平分天下之半。”五大洲中,亚墨利加洲的面积占据了一半。
《职方外纪》载:“亚墨利加洲地分南北,中有一峡相连。其南北第相连处名宇革单,南北亚墨利加从此而通,东西二大海从此而隔,周围五千余里。天主教未行之先,其国已预知尊敬十字圣架。”
宇革单这个地方,是亚墨利加洲的南北分界线,这里不但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立文化,天主教没有传入之前,这里的人们就知道这个十字架了。
这个“宇革单”,不在别处,就在今日的中国北京周边。
————————————
为什么这样说呢?
宇,即是今天的屋檐。《说文解字》载:“宇,屋边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革,即是兽皮。
单,即是蝉的本体字,象形蝉的外形,大眼睛,宽身体,尖尾巴。
和单有关的字,其外形多和蝉的外形相似。
单薄,孤单,皆借用蝉翼的形象。
秤砣,另一种称呼叫做单。在古代有些地方,度量衡是标准权利的象征,如单于。因秤砣外形上尖下粗,和蝉的身体相似,故名。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禅让,即是把秤砣交出去,代表权力的出让。
而所谓的“坐禅”,即是人打坐时,上尖下宽,颇像一个秤砣,也像蝉的身体,故名。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然后我们来看北京周边的地形。
北京市怀柔区、昌平区、门头沟区、延庆区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古建筑中的飞檐,故名“宇”;
北京市延庆区和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下花园区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一张鹿皮和狐狸皮,故名“革”;
而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怀来县、阳原县、山西大同市之间的地形轮廓,看上去颇像多只大小不一的蝉,故名“单”。
以上合在一起,即为“宇革单”。
找到地方
去掉地名道路
抠出来
————————
而在另一本史料中,则将连接南北二洲的地峡称为“巴拿马”。《外国史略》载:”亚墨利加大地,分南北两州,中隔东西海港,以巴拿马一峡相连。“
巴,即是尾巴。
拿,即是用手拿。马,这个不用解释。
“宇革单”中,宇的部分,即屋檐,又可以看成尾巴的形象;革的部分,又可以看成一只手在拿东西;单的部分,又可以看成数匹马。
合在一起,即为“巴拿马”。
那么传说中的巴拿马地峡,巴拿马运河,即是今天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
有人该问了,那今天南美洲的那个巴拿马运河呢?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假的呀。
假在哪里呢?
假就假在和史料记载不符。史料记载,"宇革单“地峡和”巴拿马“地峡的位置之所以重要,在于”连接南北二洲,隔离东西二海“。今天的巴拿马运河呢?实际上变成了”隔离南北二洲,连接东西二海“,假的就是假的,又怎么能变成真的呢?
铁路和公路没有普及之前,人们的交通主要靠水运。永定河一头连接山西、蒙古,一头连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
然后,到了二战日本统治时期,巴拿马地区摇身一变,西边变成了群马县,东边变成了栃木县。
栃木县的来历,本号已经在《北京前传(一):日光市和栃木县》中解释过。群马县,则是来源于巴拿马中马群的地形轮廓。
今日日本的这些移花接木的地名,反而成为了历史最好的证明。
————————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经济建设方面,南方正在碾压北方,有首都北京压阵也没用。然后作者又上升到气候和人文等方面,巴拉巴拉。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这篇文章的作者肯定不了解历史,所以不知道今日经济南强北弱的根本原因。
今日南方经济之所以碾压北方,这个只是人们看到的表面结果。其内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在是和平时期,全国上下一盘棋,优先发展哪里,不是地方说了算,而是中央说了算。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下历史,就会有相反的结论,即:
自古战争强胜弱,得东北者得天下。
今天的北京城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首都?这是因为我们伟大的D,在1945年以前,被国民党从东南追杀到西北,靠着革命信念方存活下来。但是,日本战败后,D在苏联帮助下接收了东北,马上翻身做主人,杀得国民党800万军队做鸟兽散。
有人说,我D的天下是小推车推出来的。1936年的时候,小推车在哪里?1927年的时候,小推车又在哪里?
二战日本敢于日本向中华民国开枪,绝对不是四两拨千斤的军事冒险,而是因为其本身实力够强。我们曾经的蒋委员长,日记开疆,口号强国,只是一开战,即从东南逃往西南。
看看下图,日本投降的军队代表和国民党接受投降的军队代表,身体素质对比下,还好意思喊人家“小日本”吗?
本号前面文章指出,二战时的日本,其本土涵盖了今日中国东北(包括今日北京、天津、河北在内)、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在内。这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煤炭、石油、钢铁、军工基地。当然,还有丰富的人口资源。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说到底,还是地盘要够大,人口要够多,资源要够丰富。其他的,都是瞎扯。
东北,才是我D夺取天下的龙兴之地,也是我D敢于抗美、抗苏的根本底气所在。
东北的工业、农业、人力资源优势,绝不是某些教材上宣传的那样,只是二战日本一二十年经营的结果。
东北资源的整合和经营,从满清努尔哈赤时就开始了。
满清灭明,也是东北以绝对实力碾压东南。(详见《你的祖先也许是”努尔哈赤“,而不是”炎黄“——满清历史真相(一)》。
东北的工业基础,始建于清末的洋务运动。清亡后,东北地区独立为日本国,继承了满清洋务运动的工业成果,这才有了后面所谓”侵华战争“。
满清碾压明朝、
二战日本碾压国民党、
解放战争我D碾压国民党,
重复的都是同样的路线图,即:
东北碾压东南。
意外,只存在于演义和小说之中。历史,从来没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