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开在心灵深处的格桑花

开在心灵深处的格桑花

冬  歌||北京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当年,王洛宾的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唱遍了大江南北。这一唱,红了整整80年。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军营早操后的广播里。那悦耳旋律、优美的歌词,还有那位不知名的“好姑娘”,着实令人陶醉,让人向往。我觉得但凡听了此歌的男人都会有点小心动,更何况是年轻的正处于荷尔蒙分泌旺盛期的我们呢?于是,何时能去那遥远的大西北,从此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因为在海军服役,这些年一直都以海为家,与海相伴,行走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所以一直无法与无海的大西北结缘。

去年八月,福建采风途中,我心生欢喜,即兴给准备出版的诗集起了个《歌向远方》的书名。到了今年六月,新书即将出版了,却迟迟未能确定安放“首发”的地方,不免有点着急。

生命中的许多遇见,有些是刻意的,有些是无意的。这次西宁之行,我想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注定我会遇见西宁,沉醉在西宁。

当我正为新书首发地点发愁的时候,远在青海西宁的白锦刚老师竟然主动提出乐意承办此项活动,并拿出了比较详细的方案。他的理由只有一个:《歌向远方》的首发式就应该到“远方”来首发。此时,我仍未下定最后的决心。一是考虑路途遥远,不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作家是否愿意参加;二是尽管与白锦刚老师神交已久,但从未谋面,对其能否完成任务信心不足。

没想到,之前联系的江西黎昌、安徽滁州、江苏南京等地相继回话,因种种原因不能承办首发活动。时间紧迫,青海西宁便成了不二之选。

从北京到西宁,目前还没有开通高铁,除了飞机,便是绿皮车了。八月,正是北京的雷雨季节,飞机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且票价有点贵。权衡再三,我们选择了绿皮火车。既可节省不少费用,攒下一些“美德”;还可慢慢欣赏沿途风光,静静地放松一下心情。心若静,杂念全无,远方就不远了!

八月八日,我们一行4 人踏上了远赴西宁的绿皮车。

乘坐慢车出行,在记忆中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当年,交通没这么快捷、方便;回乡探亲,常常买不到座位票,只好站着,有时一站就是几天几宿。兴许是当时年轻,精力充沛,也没觉得啥,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拥挤的慢生活中行走……

后来,进了机关,出差下部队,稍远点的都是乘坐民航客机或者动车、高铁,一直在快节奏、高强度中疲命奔忙着。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慢不下来”的习惯,每每见到一些行为处事慢慢悠悠、磨磨蹭蹭的人,我心里就想:这些人咋就那么不着急呢?甚至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入夜,列车拖着长长的绿尾巴,在苍茫的大山间铆着劲奔跑。窗外细雨蒙蒙,伸手不见五指,宛如一张漆黑的天网,笼罩着这漫无边际的崇山峻岭。只有经过桥梁或穿越隧道时车轮敲击铁轨的铿锵回声,才能让人感觉到时光与速度的存在。列车开始匀速行进,车厢里的旅客带着睡意,在有节律的摇晃中进入了梦乡……

我却没有多少睡意。

听说我们这趟列车要经过宝鸡,当地的几位文友,特地委托家离车站相对较近的王文婷,代表一方作家与我们见面。我查了一下列车时刻表,到宝鸡的时间是凌晨五点二十八分。

那天,真不凑巧,车厢里的电源插座全都坏了,我们带的两个充电宝电量都归了零。车过西安,为节省电源,我临时关闭了手机,躺在铺上微闭双眼。心想,不到两小时就到宝鸡了,等快到时再打开手机。

未曾想,在列车的摇摇晃晃中,我与车厢里的旅客一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等我一觉醒来,列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停靠在宝鸡站。我急忙打开手机,见到王文婷发来的若干条信息和语音,立马冲下列车在站台上搜寻。此时,湿漉漉的站台上已空无一人,而站在车门前的列车员却在一个劲地催我赶紧上车。就在我准备转身的一瞬间,只见远处一个黑影,招着手向我奔跑过来。她匆匆将手中一大兜“岐山面皮”递给我,还没来得及多说一句话,列车员便将我拽上了车。列车徐徐开动,望着细雨中渐渐远去的王文婷,我的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为了表达她的那份心情,深夜外出购买她家乡的特产,然后守候在时钟旁静静地等待黎明,这是一份何等高贵的情意啊!

冰心先生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许,这就是作者回报“冬歌文苑”的那份爱吧!

接着,列车在秦岭中穿行,一座座青山映入眼帘,一片片白云飘在头顶,仿佛迈进了另一个世界。下午两点多,载满旅客的列车,像犁了一天田的水牛,终于带着最后一声喘息停靠在西宁站。

接站的美女秦总告诉我,白锦刚老师几天前腿骨折了。进了宾馆,只见一位腿上打着石膏、绑着绷带、拄着双拐、面带微笑、一脸慈祥的大哥,强撑着疼痛的躯体与我们握手。不用说,这位肯定就是白锦刚老师,虽从未谋面,但亲切感油然而生。后来得知,白老师为了不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一直瞒着我,并且不让他人告诉我实情。

结识白锦刚老师,是原总部机关一位老同志介绍的。这位老同志,与白老师原是一个部队的战友,与我曾经是上下级关系。2017年底,白老师进入“冬歌文苑”后,先后发表了多首反映西北部队官兵工作生活的诗歌作品。他那正直的人品,优美的文字,无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心怀美好的人。

这次活动,白锦刚老师不仅负责了组织筹划工作,还弥补了近万元的经费缺口。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自始至终保持着坚强、热情、友善的精神状态,坚持让儿子推着轮椅参加新书首发式和采风活动。活动结束的当日,恰逢白锦刚老师60岁生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唯有为他集体唱了首《生日歌》,以表达文苑作家们对他的深深祝福!
歌声响起,眼前又浮现出到西宁当晚,一行人从专车上下来,扑面而来的满满的感动!热情的东道主以高原最高规格的礼节欢迎我们——晚风中,早早等候在饭店外边的他们,呈上了一条条金色的哈达;宴席上,又斟满了一杯杯甘醇飘香的青稞酒,令远道而来的每一个人都有了宾至如归之感!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白锦刚老师特地来到我的房间,与我促膝长谈了很久;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一名老兵的忠诚与刚强,一位西北汉子的大义与豪迈,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执着与大爱……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他入选《歌向远方》的一首诗来:“格尔木/我从懵懂走向成熟/戈壁红柳记着我年轻的模样/二十三载的雕刻/让我和我的战友一生怒放”(白锦刚《格尔木,我的第二故乡》)。
诗如其人。白锦刚老师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我想,这其中不仅有浓浓的战友情,更重要的,是饱含了他赤子般的文学情怀!

说到西宁,我不得不感恩另一个人——青海纵横文化艺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沐寒先生。这是个有文学情怀与大爱的人,与我同乡且出生在同一个年代,三岁随父亲来到青海,在西宁生活、打拼了五十多年,把一生的财富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这些年来,沐寒先生投入巨资,在西宁打造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和古典钢琴博物馆,共收藏了86架世界知名钢琴,成为西宁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也是青藏高原上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这次活动,沐寒先生以及他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无私的帮助。据白锦刚老师讲,“城市文化会客厅”主要用于高品质的音乐会和商业演出,一天的租金就是好几万元人民币。沐寒先生却推掉商演,无偿将这一高大上的场所,让给“冬歌文苑”活动使用;还请来了西宁市文联主席张国云先生以及西宁市作协领导、歌唱家、朗诵团队等助兴,使我们的“首发式”上升了层次,丰富了内涵,增添了色彩。

诗人陈鸣鸣在《致沐寒先生》的诗中由衷地写到:“一座雄性的城市/酒正酣歌舞正浓/投身于文化事业的沐寒先生/矗立成西宁的艺术标杆……”

雄鹰之所以飞得高,不是因为风,而是它有一双坚强的翅膀。愿沐寒先生像高原上的雄鹰一样,展翅苍穹,自由翱翔,飞向远方。

西宁之行,还有一位故交,深深地打动了我。在部队工作了30多年,深觉战友之间的情谊,最简单、最纯朴、最有人情味儿;得知我要在青海搞活动,在兰州部队工作的好友党广勇大校,说啥也要让我从兰州返京。

我和广勇,年龄、兵龄相当,经历相同,脾气相投,并且都是军网上的执行主编,虽然他在兰州,我在北京,远隔千里,但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是杠杠的。这些年,他出差北京,我们曾见过几回,西北汉子淋漓尽致的豪爽劲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月十二日,我们一行8人,先后到达兰州。其实,广勇几天前已赴贵州出差,公务尚未完全了结,便提前结束行程,买了机票赶回兰州。

那天晚上,广勇拿出了私藏好酒“四十九坊”,点了兰州所有的特色佳肴,让我们感受到了西北人的热情好客和浓浓的兄弟之情。第二天,他不顾旅途疲劳,早早地领着我们游览黄河沿岸的风光……

在兰州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军医刘恺先生,邀请我们在黄河岸边,一边喝着用黄河水泡的“三炮台”茶,一边欣赏着黄河上“羊皮筏”搏击激流的景致。诗人陈鸣鸣、副总编蔡泗明现场赋诗,在浓厚的“黄河茶叙”画意中,融入了一份淡雅的诗情。

因为一次驻足,从此记住了一座城。兰州的面(兰州拉面)、兰州的河(黄河)、兰州的鱼(黄河鲤鱼)、兰州的桥(黄河第一桥)、兰州的路(丝绸之路)、兰州的书(《读者》),已被我们一一收进记忆的行囊。一座有知己好友的城,也必将是一座有温度的城。这注定了过往的一切美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我们所淡忘;注定了,那暖暖的情谊、深深的感动,将春天般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

西北采风的日子渐渐远去了。然而,远方的那山、那水、那人、那情,始终占据着我的脑海,充盈着我的记忆,就像高原上那朵朵盛开着的格桑花,在我的心灵深处散发着弥久的芬芳。

插图/老糊涂、孟芹玲、顾二等

作家简介

黄玉东,笔名冬歌,江苏响水人,军旅作家,军网主编,特邀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军旅青春别样红》《向往大海》等,多次进行畅销书排行榜,多家图书馆列入馆藏,“冬歌文苑”创始人,散文集《四季恋歌》、诗歌集《歌向远方》主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长江黄河两万里自驾:沿着黄河向东行

    昨晚餐桌上我问雪虹的朋友在西宁一直看到的是湟水,黄河呢?怎么我们从黄河源出来就不见了它?她的朋友说黄河离西宁还有几十公里,看黄河得去贵德,那里是未黄之前的黄河,是清清黄河水.可惜雪虹去不了,她订了上午 ...

  • 列车上的年三十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客运段各次列车乘务人员坚守岗位,他们在做好旅客服务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在餐车内粘福字,贴窗花,挂灯笼,包饺子,吃年夜饭,大家在一起欢声 ...

  • 那年的青海之行

    继续向西,列车在宝鸡停了一下.宝鸡是座古城,已经几次路过.这次路过不但一瞥市容,还看到了渭水上游的"宝鸡峡水电枢纽".原来渭水边的宝鸡上游还有个宝鸡峡,不知是"峡以城名& ...

  • 常利菊/心中的“格桑花”(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心中的 "格桑花" 常利菊 每天清晨,上班路上两边鲜艳的花,总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甚为开心.我是一个执拗的人,不懂花却丝毫不 ...

  • 甄小龙: ​格桑花向阳开 【18同题·非虚构】

    格桑花向阳开 / 甄小龙 6月初,拉萨虽然在节气上已经是夏天,但是拉萨仍留恋着春的微寒.虽然阳光普照,却没有一丝的炎热,早上起床还是要穿外套,预防着凉感冒. 清晨,我走在柳荫铺成的小路上,看到了院子里 ...

  • 【望安山文学】雪之颜 ||美丽的格桑花(散文)

    美丽的格桑花  作者:雪之颜     主编:非   鱼 记得小时候,家院子里.小路边,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的盛开着扫帚梅花,那是一种最常见的花,在当时的我的眼中是那么美丽,喜欢得不得了,常常会摘一两朵别在 ...

  • 三师 王朝胜(口述)吴凤祥(执笔)——【铁兵散文】 格桑花——我心中的军魂之花

    永远的铁道兵 [投稿](原创首投) [铁兵散文]  格桑花--我心中的军魂之花 三师  王朝胜(口述)吴凤祥(执笔) 藏风歌曲中经常会唱到美丽的格桑花.听到了,不仅总能唤起记忆深处那高远.梦幻.而又温 ...

  • 大观园 ‖ 王付芳:在平舆,与一片格桑花交谈(散文)

    一 平舆县的杨埠镇,百花谷风景区里,与一片格桑花交谈. 格桑花点缀着平舆,平舆的文明成就了格桑花的美丽. 我们从幽深的雨巷,撑起黄色的油纸伞走来,带着灵性,带着诗意,邂逅一场美丽的盛开.它们轰轰烈烈的 ...

  • 陈二虎:让我开成秋天里的格桑花|李凤冰摄影

    涂永秀:秋雨的夜晚,适合想念|张福录摄影 文/陈二虎  摄影/李凤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让我开成秋天里的格桑花,把缱绻的文字高悬,听世俗的尘埃落定. 任秋云布霜,任秋风吹寒,优雅地站在季节里,不 ...

  • 《世界文学家》|| 刘香菊:校园格桑花五首

    校园格桑花(一) 刘香菊 学校花园格桑花, 茎细叶针婷婷立. 八片薄瓣圆润仰, 金黄花蕊蝶蜂戏. 夏秋两季花不败, 耐热耐寒傲风雨. 面迎朝阳蒸蒸上, 超凡脱俗似仙女. 随风摇曳抖华韵, 五颜六色耀眼 ...

  • 「钩针图解」能带来吉祥幸福的格桑花

    我敬仰格桑花的妩媚 它悄然在百花开后方显柔情 格桑花是寄托了藏族人期盼幸福吉祥 和美好情感的吉祥花 下面我们来学习钩织格桑花吧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格桑花

    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