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一抹思绪《泉流》涌

一抹思绪《泉流》涌

赵春辉||甘肃

五一假期整理书橱时,在一本略显发黄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扉页中,发现了几张油印小纸。我小心翼翼打开后,仔细一看原来是手工刻印的简报,楷体《泉流》报名格外醒目。共有三期,八开大小,编印时间为1988年12月,阅读着这份由钢板手刻油印的简报,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企业学校,回到了那个曾经令人感怀的改革年代,不由的感慨万千,思绪潮涌,情深难抑,往事如泉水沽沽流淌……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秋日,大学毕业后的我拿着地区人事处的一份入职报到通知单,背着行李及随身物品,坐着一辆客货两用车,在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离小城40多公里的一家当地最大的制糖企业报到上班。这家企业地处黄羊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天津、山东及东北等地有志青年,响应祖国支边号召,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开始艰苦创业,于1965年建成了我国的第四大糖厂。在糖厂什字西北角,文化中心的招待所登记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上午,我满怀信心来到厂区;在大门左侧低矮的回廊式办公区找到厂办,把档案资料交给负责人。厂里好像是早已做好了安排,便将我一纸又分配到了厂子弟学校。

子校座落在糖厂什字南面,东靠厂原料场,南临水泵厂,西边是一条马路,子校大门座东朝西,出大门往北。经糖厂什字向东500米便是糖厂厂区,中间有一栋单身职工宿舍楼。和我一同前来报到的还有王老师,学校把我俩安排在一栋砖混楼一层靠东边的一间宿舍;行李物品收拾停当后,找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让初来乍到的我先带四年级班,任语文课教师兼班主任,我欣然接受校长的安排,准备开始我的执教生涯。子弟学校共有九个年级,其中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学生基本上是糖厂职工子女,个别来自周边黄羊电厂的职工子女。

当时我所带的四年级班只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1人,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个个脸上透露着天真、洋溢着稚气而又有点顽皮相的学生,心里尽管有点忐忑不安。但我感觉就像是他们的大哥哥,突然就有那么一种好好教他们的冲动。时值青春年少的我,便会不觉间保留了少年时的激情,进而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通过接触了解每个学生后,在班会上重新确定了班干部;选择小个子、爱管人的李云涛当班长;聪明可爱、活泼伶俐的孙雁当文体委员;憨厚朴实、文静俊俏的李亚红当劳动委员;最后确定每个小组长,并完善规范了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始与这些童心如初的孩子们打交道,感觉思想上单纯了许多,心想做个孩子王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

黄羊糖厂做为当时武威、乃至河西地区较大的一家企业;其生产的祁连牌优级白砂糖,赤砂糖,单晶、塔型冰糖,以及每年出口创汇近二百多万元的颗粒粕等优质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效益好,职工收入高,是地区经委系统下属的利税大户。企业于七十年代末期就办起子弟子校,重点解决了全厂一千多职工子女上学问题。但是作为企业子校,无论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都与地方学校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差,学生难以管理,学生高分低能、两级分化严重。1988年初,为改变这种状况,厂里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组织进行了学校校长竞选活动,原副校长贾汝武等以其治校方案和精彩答辩,在竞选者中胜出,最后经厂领导商讨决定,担起了校长重任,任期内校长对教师进行了重新聘任。从第二年起,校长让我改带五年级班,并继续任语文课教师兼班主任。这个班级只有32名学生,来到这个班级后,我很快发现了一批聪明活泼,热爱学习的学生,便把杨玉琴、谷志惠、易敏、李海霞、贾金云等调整进了班干部,担任了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体委员等。

一年多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经历了从朦胧、萌动,到觉察、乐究的渐变过程,之后开始尝试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如何丰富校园课外文化生活。1988年底,我决定以所在语文组办一份简报,初衷就是服务学校全体师生,并使之成为家长了解学校的窗口,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起个什么名字呢?我和几个住校的老师们在宿舍里讨论着,“春芽”“红杏”等都觉得不合适,我的脑海中冒出了“泉流”这个词,意思是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欲汇成河,我们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送孩子“直挂云帆济沧海”。几位老师一听不错,报名就这样定了下来。然后请中学语文组的周老师用楷书题写了报名。

为了活跃版面,我设置了教学动态、校园简讯、三言两语、习作园地、小知识等几个栏目;在首期上,还饶有兴味地写了一篇富有诗意的发刊词。然后搜集准备稿件,找来刻字钢版,设计规范版面,利用晚上时间,爬在教研室里,独自在腊纸上一字一字慢慢刻了起来。刻完以后,又找来油印机,上油墨后滚一张,印一张,简报总算出刊了。如今,我再次拿起这几张折痕斑斑的简报,又细细浏览了一遍,逝者如斯,往事如昨。语文组丁老师的《观摩与交流》一文,对学校开展的“上好一堂课”活动作了简要总结分析,通过开展大面积的班级之间听课活动,目的就在于促进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数学组王老师的言论《勤能补拙》通过郑板桥自幼坚持勤奋学习,最终成为清代著名书画家的小故事,教育引导孩子们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克服缺点不足,才能取得进步。小通讯《节奏·节奏一一写在少儿韵律操推广之前》,就学校在第六套广播体操的基础上,改练少儿韵律操对体育高旭东老师的现场采访纪实。在习作园地栏目里,是四年级李亚红的《我爱家乡的小树林》;这篇作文通过对四季小树林的细腻观察描写,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份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泉流》刊印后,分发到各教研组和各班级,贾校长笑呵呵地说,赵老师为我们出校报了,值得庆贺!每天负责报刊信件收发工作的学校后勤潘德平老师,也按照报刊投送单位,把这份简报分送到了厂部各领导及各部门、各车间,传递到了全厂。

按照十天的周期,此后又编辑刊印了四五期,在1989年元旦来临之际,特意编发了一期庆元旦专号,我在《新春诗丛》栏目中,选发了一组歌颂教师和母亲的诗歌,并在头条刊发了《新春絮语》寄语,希望学生们要“善于在人生征途的驿站中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希翼与青春同行,新春将会焕发蓬勃生机,将会显得更加美丽动人。”《泉流》校园简报恰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的涟漪,宛如在山间河谷里奔涌的泉水,引起了厂里一些家长职工的反响,眼睛每天盯着子女所在的学校,被这个细小事物而吸引;厂领导自然很快看到了学校简报,也引起了厂党委丁书记的关注。过了几个月,我被调到了厂宣传教育中心,负责全厂职工教育、业务宣传等工作;并协助编办《糖厂之声》厂报,从采访写稿,到设计版面,从责任校对,到印刷发送,样样学、样样干,做到让中心主任满意,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做好工作打下了基础。

数年后,我调离了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青春开垦之地。这短暂的糖厂青葱岁月,也刻上了一些记忆的痕迹,在渐行渐远的流年中犹如一抹思绪飘向了远方。

2020.5.14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赵春辉,甘肃武威人,有作品散见于《中国金融工运》《金融队伍建设》《城市金融报》《甘肃工人报》《工行通讯》等报刊杂志、《金融作协》《冬歌文苑》《1号文化总网》等微刊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孙   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