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豫北纪念

* 喜欢随心所欲

常常心不在焉 *

——酸枣小孩

豫北纪念

文 / 扶风

1

准确地说,是酸枣和她未嫁时的豫北。

酸枣出生在延津县,黄河故道。黄河来回改道,生命力不顽固,就存不下来。酸枣骨子里的野,就跟这个环境有很大关系。我觉得,少年人痛恨故乡,是进步的表现。离家远去,不惧无方,是漫浪的情怀。但渐至人生丰沛,感触日甚,乍然一回眸,就如黄河之源不过一尺寸之溪,悲喜而又平静。这样的悲喜而又平静,是酸枣写作她的王村时,复杂而又简单的情感。

她在河南的延津时,小花轻喜,满怀着对春的希望,对夏的向往。她的王村里很少有冬。在少年人眼里,人生可能只有三季。何况那时她还未嫁。估计觉得就是嫁,也不过三里五村。

平原人都守家。你看酸枣的文字里,就好像她还是嫁在了豫北。其实她在济南。从河南到济南,用一下春秋笔法,她从卫,嫁到了齐。但守着的,是同一条河。

2

我认识酸枣,很早了。那时一众朋友在网上编一本电子杂志《知觉》,她在里面主持大局。许多文朋诗友都是那个时侯认识的,天南海北,杂男妙女,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场,图个热闹,闲快活。人太热闹了,心容易冷。忽然《知觉》就没知觉了,改头换面,叫《向度》。

有点佛系的意思了。至少看上去,离文学远了点,离人学近了点。直到这个时侯,我并没有读过酸枣的多少文章,只是从片断中读到她记录儿子的闲言碎语,觉得这是一个很护犊子的母亲,确实像河南女人。他的儿子王小哈,时常能随口说出些语录体的话,带着点豫北王村的哲学味道。

某一次,她们全家从济南回延津,路过安阳。第一次见到酸枣本人,说话不像是个会写文章的,倒像个品牌专卖店的女执行董事,干撚利索,没有小女子的拖泥带水。第二次是在开封,在河大刘军先生那里聚了个会。《向度》的义务编委们煞有介事地扯个庄重的横幅,虽然半天也说不明白向度要向何方度,但目的主要也不是这个,目的是晚上的鼓楼夜市。那次把刘军折腾的不轻,但好像会议开过以后不久,他就评上教授了,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散了以后,酸枣过黄河回她的王村去了。我从高速上朝东望了望,一片雾黄,好像藏着什么意思。

3

平时,朋友里这个出书那个出书,习以为常,也未见有哪个出书能惊得到我。比如湖北的青蛙出书,心里还反感,你的艳诗早就名闻长江以南了,再出书总有点重新办一回婚宴的多此一举。再听见谁出书的消息,能躲就躲,口里有时还要说一句天厌之天厌之。实在是读不过来。躲也不是办法,忽然酸枣有一天说,她出书了。

她主持过两份民刊,大小也是个主编。印象里,做主编的,管好编辑就行了,未必非要写的好。或者能拉来赞助,把场面搞得红红火火,顺利进入新时代。她这两样干的都不咋好。干的都不咋好的意思,在河南话里,是说确实很努力了。有时侯开玩笑说,在河南也难,在济南也难,难难合作这是。

酸枣的延津,离我的老家,不是太远,同一个豫北。她说她书里写的,是豫北王村的生活点滴,在王村的时侯啊,只能是生活,可以具体到一餐一味,可以具体到一针一线。说那时侯再微不足道的事情,现在想起来,都暗暗影响着人生河流的走向。那时侯懂个啥,但就是这些不懂的事物,就像黄河下面,看似静水,实则流深。

我对主编这类人物的文章,向来不抱大希望。但豫北是什么,我一直对她的王村充满期待。

4

秋的时侯,收到酸枣的《从前,有个王村》。这个时间刚刚好,我正好有些空闲,还正好刚回了一趟田园。借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慢慢读酸枣的系列的王村散记。我喜欢读文章的题目,觉得一篇文章做的好不好,首先便可以从题目上品味个八九。把目录当一碟清凉的拌时蔬,食蔬知味,古风旧事,草木昆虫,罗列些一品凉粉,秀色可蒸,悠然见南瓜,桃的桃红,苦的苦夏,醋的岁月,亲爱的生活。

看到一长串的题目,就不由地笑一下。这确乎是与我一般的豫北。甚至不用去读里面的文字,就能悠悠地看得到酸枣在延津的王村,在豫北的故道,漫天大平原里一望无际的天地。高梁与棉花,麦秀与野草,被这些包围着的王村,就像我从高速公路上朝东一望的不知所藏。藏着大地上不用管它就生长的杂事,藏着田园里精心侍侯的十月与收获,藏着瓜棚豆架下悄然发生的潮水一样的爱情,藏着豫北。

酸枣的语言很好,慢悠悠地,不像性格那样的干脆,有时忽然夹杂着豫北里的半个爽快,稍带点山东里半个豪放。酸枣的经历也很好,说的都是出嫁前的事,不大多掺人生况味的表白。所谓清粥小菜,一味平安。豫北人拉家常,越是感受的深,越是话说的浅,但你听着浅话吧,一句一句又能想得深。这就又得说到黄河,你看着黄河能知道它下面有多深么。

所以人站在黄河边,觉得浅的跳下去淹死,觉得深的不敢动吓死。往南一过黄河叫长江以北,豫北有的是整条黄河。这是黄河最黄的地方,也是豫北最豫的地方。

5

把酸枣的文字,一边读一边划一些句子。虽然写的是她的王村,但每一笔都是豫北。我喜欢豫北这个词,豫叫河南,南又加上北。豫北里的村,取名字直,张庄王村,李家村赵家河。具有鲜明的分割线气势。与这里四季的分明有一定的关系。酸枣给王村写了本书,王村在延冿,以后就是名门了。

豫北平原的春夏秋,酸枣写的都有特色。前面说,她不知道冬,是因为未嫁的原因。写的一篇冬日杂忆,冬藏,冬雪,冬夜,都不写出寒意来,温暖得像一进家门叫的那声娘,答应不答应,心里都踏实。酸枣这六十篇的豫北散记,就如听得声声唤娘。站在黄河岸上喊,站在白杨林里喊,站在青沙帐里喊,站在星月夜下喊,站在济南,朝着豫北喊。

这是酸枣的第一本书。献给豫北的。应该庆幸,黄河把她甩到北岸。不然,就献给豫南了。如今嫁济南,也嫁对了,济南的南,更接近豫北,豫南的南,更接近江南的南。

               

二零一九年秋

扶风,河南安阳人。写散文,诗歌。出版散文集《流觞记》。

酸枣小孩,河南延津人,现居山东济南。自由作家。民刊《向度》主编。出版散文集《从前,有个王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