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平泉 平泉
平泉 平泉
赵建平||河北
去过平度、平乡、平原,感觉平泉也是不平凡。写过酒泉、阳泉、鹿泉,感觉平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平泉市局的李奇把平泉的传奇,描绘的非常神奇,让我顿生好奇,亲近后更感觉平泉的奇妙、奇丽与奇崛,我也禁不住称奇道绝。
我的系列散文创作速度还是很快的,往往一周能创作两篇。唯有平泉耽误时间最多,从平泉归来一个月后还没有完成。同事当中来自平泉的李冰、程军以及付德忠等多位好友,多次督促我,一定要好好写一写他们的家乡平泉。
在这样的友情委托和殷殷期盼之中,我开始了《平泉 平泉》的创作,饱含深情写一写这具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鸡鸣三省”之称的平泉。
平泉历史上曾称作“八沟”,意为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平泉”因清康熙大帝见平地涌泉兴赞“圣地平泉”而得名。
走进平泉你会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里的传说很美,这里的景点也美,这里的味道亦美,这里的未来更美。
平泉的传说很美
平泉是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有太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过平泉了。
据《韩非子·说林上》记载,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平泉。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这就是前人的智慧,不正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好好学习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成语也就源于此。据传,西汉“飞将军”李广喜欢饮当地美酒,常以美酒宴请幕僚。一日傍晚,李广在大帐外又饮起了当地美酒,微醺之时,发现对面林子似有风吹草动,细观猛然发现,远处竟有一老虎在草中卧着,于是他借着酒力,向那卧虎一箭射了过去。随从军士过去查看,却怎么也没找见那只虎,李广不禁暗暗称奇。
翌日清晨,他带人来到酒后射虎的地方,发现他射中的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最奇异的是箭透石中,约有数寸,上面露出白色箭羽。他又取箭再射石头,却再不能射进了。李广哈哈笑道“此乃美酒助吾神力也!”。
在平泉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记载的“望梅止渴”。
书中记载,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曹操担心贻误战机,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于是曹操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随鞭一指生梅林,便使万军不唇干。无中生有智者策,用兵奇谋众口传。纸上一事难学会,因势利导不简单。若无随机应变心,读尽兵书也枉然。”这是后人写曹操望梅止渴的诗句。
当然,曹操在平泉曾写下一首《却东西门行》诗:“鸿雁出塞外,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尽管我不是特别喜欢曹孟德,但是不得不说望梅止渴也是一种智慧啊。
到平泉历史名人最多的应是北宋时期,“澶渊之盟”之后的一百年间,宋朝有不少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曾经是这条驿道上的过客。
北宋第一个踏上平泉土地的,是历史典故“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吕端是北宋名相,凡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关键,他是决不马虎。“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就是来源于吕端的恢弘气量。吕端于辽景宗保宁七年,以太常丞的身份出使契丹时到过平泉。
北宋第二个出使辽国的是一代名相富弼。当时新继任的辽兴宗挑起疆土纠纷,契丹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当时北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次马不停蹄出使辽国。在谈判中,不卑不亢,仁而有威,展示了其超人的胆识和外交能力,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富弼后来历经三朝,成为北宋一代名相。
大名鼎鼎的“包青天”,也曾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受宋仁宗派遣,赴辽国贺正旦,足迹到过平泉。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也曾先后路过平泉出使过辽朝。
其中欧阳修的“古北岭外踏新雪,马盂山西看落霞”已成为千古名句。王安石也写下了“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辛弃疾也在《水龙吟》一词中留下“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诗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的词句。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使辽,与辽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沈括的《熙宁使虏图抄》,对平泉境内的祥云岭、凤凰岭、西坝岔路口、五虎马梁以及铁浆馆、富谷馆等均有记载,且对松亭关和中京的位置有所记述。
《水浒传》中描写的四大奸臣中的蔡京、高俅、童贯,他们三个到过平泉。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北宋的徽钦二宗被俘,于靖康二年春被金人押解,也来到过平泉。
平泉是热河通往东北的走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胡耀邦受命离开延安赴东北战场,国民党在美军的帮助下从葫芦岛登陆,抢先占领了平泉县城,扼守住了东北的通道,胡耀邦率东北先遣队只得原地待命。后来身为总书记的胡耀邦到承德视察工作,还专门到了亲身指挥过战斗的地方——平泉。
有着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一千年的辽金文化、三百年的满清文化,的平泉,怎能不让人心生神往,心旌摇荡呢?
平泉的景点很美
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平泉有山、有泉,还有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的推测都是基于一个族内的浪漫传说:相传一位骑着白马、云游四方的神仙沿着土河(今老哈河)从上游顺河东行;还有一位仙女因耐不住久居天宫的寂寞下凡来到人间,她乘坐青牛车沿着潢水顺流而下。他们在两河交汇处的山上相遇、相爱,并在山前草原上定居下来。两位仙人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后来繁衍成契丹的八个部落。据说这座山就是马盂山。
马盂山,俗称光头山,是七老图山的主峰,是平泉境内海拔最高的山。马盂山上生长着一大片原始次生林,路旁落叶松的叶子已经部分变黄,硕大的树枝向树干的四周伸展开来,仿佛是一根根硕大的手臂,互相牵引,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彩带。笔直擎天的树干间弥漫着浓雾,树干的颜色显得更加深重,让“黑森林”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们走在路上,偶尔从灌木丛和草丛中扑棱棱地蹿出野兔和野鸡,倒把我们吓了一跳。
登上马盂山的主峰,可以见到远处的山峦层峦叠嶂,星罗棋布,深邃湛蓝的天空、色彩斑斓的山谷、远山云海,仿佛触手可及。云开雾散,天光云影徘徊,万般景致夺目而来;清纯空气、幽远树香,千重气息扑面而来;瑟瑟风声、幽远鸟鸣,各色天籁飘渺而来,犹如进入“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驻足山巅,顿觉天地无垠,胸襟万里。遥想当年,辽圣宗在此弯弓骑射,纵酒马盂山,好不畅快。
我们从马盂山下来,转向西行驶10余公里,就到达辽河源头。辽河源位于马盂山的西北部,周围是成片的桦树林,金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半山腰上,有一个石块围着的泉眼,这便是辽宁的母亲河——辽河的源头了。清冽甘甜的泉水汩汩流出,流经河北、内蒙、吉林和辽宁,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中国北方的土地上,滋养了一代代的辽河儿女,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兴衰跌宕的历史。
城区内有一个新建的契丹文化主题公园——泽州园,坐落于山坡之上,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公园内绿草如茵、花果飘香、鸟鸣蝶舞。耶律阿保机雕塑、玉珠苍穹、邀月、梨花春雨、烈士陵园、苏颂碑林、栈桥、辽塔、秀樾七彩、沁心、云影天光、真水无香、蝶影等景致点缀其间,厚重的辽文化底蕴,更加彰显出古城平泉的魅力。
我驻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塑像前,这个曾经在北方草原上成就帝国基业的一代君王,正骑马眺望着远方,想必他的心中依然涌动着跃马挥鞭、所向披靡的豪迈。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四十二代传人、契丹族的后裔、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政协主席蒋汉雄曾率契丹后裔一行,不远千里奔赴“契丹祖源”发祥地平泉县寻根觅祖。
平泉还有两个景点值得看看。一是苏颂纪念馆。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苏颂奉命出使辽国。一路穿行在古驿道上,茫茫北国风光奇秀,令苏颂感慨万端,豪情满怀,诗性大作,留下《使辽诗》58首,其中《过土河》《和就日馆》《契丹帐》等最为有名。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生动再现了广袤的辽地奇异风光和契丹人粗犷的游牧情景。“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诗中的邮亭当属苏颂休息的馆驿了。在那个人烟稀少的年代,小小的馆驿见证了苏颂挑灯难寐挥笔疾书的情景,回到朝廷,他提出的继续与辽朝友好的建议得到重视,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走进门前,正门两侧上书:“颛顼故里辽河源远流千古,苏氏祖泽砥石磨砺矗万年。”一副遒劲对联道出了历史沧桑与文化的脉脉相传。
另外一个景点就是与苏颂纪念馆遥遥相对的就日馆了。这座辽式建筑气势恢弘,背倚西山,远眺县城,与喧哗街成一条中轴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彰显出其庄严的一面。两边绿树环绕,青草幽幽。我迫不及待地走近她,外墙是金色的沙面,上面印刻着一幅幅精美雕塑,有冶炼图、农耕图、生活场景图等等,展现了契丹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忽然记起环岛的雕塑,夫妻二人牛车边手指轻舒,极目远眺的情景令人遐思不尽,这是再现《辽史·地理志》记载的男骑白马女骑青牛,繁衍生息契丹八部的美丽传说。先民牵着牛车,逐草而居,一路跋涉,饥渴难耐,正愁眉紧锁中,眼前一亮,一马平川的河谷映入眼帘,那就是日思夜慕的梦中家园。一代又一代的先民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繁衍生息,书写了一曲拼搏奋进的古韵。
走在这里,耳畔会飘来悠悠辽代古音,我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漫步在辽代的繁华市井了呢!
平泉的味道很美
民以食为天,小吃美食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平泉的小吃多多,平泉的味道很美。
比如,改刀肉,形如金字塔,刀工考究,肉丝筋硬、爽不腻人;比如,南沙酥,脆而香甜,誉为贡品,己有五百年的历史;比如,茶汤,甜而不腻,略带茶香,既解渴又解饿;比如,鹿肉蘑菇酱是吃面条、米饭的绝配。
最美的应该当属八沟羊汤和吊炉烧饼了。“国酒上山庄,国宴喝羊汤”,品山庄喝羊汤,或许还真是平泉人的奋斗目标,最少应该是平泉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源泉。
平泉羊汤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平泉羊汤原来叫“八沟羊杂汤”,后来随着平泉的名声大起来,取代了“八沟羊杂汤”之名。平泉羊杂汤配以烧饼,确实是一道美味佳肴。
羊汤以羊杂配以多种佐料制作而成,选料精细,口感纯正,厨艺独特,味香清而醇厚,汤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用后回味无穷,,其制作技艺至今不衰。古籍资料和民间传说记录了平泉羊汤的悠久历史
平泉羊汤创始于康熙年间平泉清真寺,据传康熙皇帝也曾经食用过。乾隆时期,八沟街内的羊汤馆还有十几家。
平泉羊汤以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精良的制作技艺、丰富的营养、纯正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了平泉人待客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餐。
平泉,自古就是生产美酒的好地方。古文献《世本》所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此酒亡其国者。”
仪狄就是夷狄,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的夷狄酒,就是4200年前生活在老哈河、西辽河流域的商族先世所制造。这个历史,要比汉代许慎《硕说文解字》中所记载的杜康造酒早一百年左右。无论从历史或地理角度考察,“夷狄”酒就是山庄老酒的源头。
隋唐时代,吐获真河(即今老哈河流域)是古代民族奚族的居住地,于贞元初年归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千里迢迢来此与奚王共议进攻薛延陀和高句丽之事,席间奚王奉奚酒一壶,太宗喝后,顿觉透体芬芳。赞曰:“塞外不毛地,何来此佳酿?”奚王奏曰:“此地一古泉,甘而洌,以此水造之,故得佳酿。”于是,唐王赐奚王李姓、名大酺,奚酒也因此盛传于唐。
至辽代,平泉是契丹族的发祥地。契丹人喜欢酒,辽国朝廷十分讲究酒仪。皇帝尊临、柴册、祭山、拜祖、出征、行猎、贺功皆行酒仪。民间岁时节令,也很有酒俗讲究。《辽史·礼志》载:“三月三日上巳,刻木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朋下马列跪进酒,胜朋马上饮之。”可见当时酒之流行程度。
至清朝皇太极亲率大军,取道喀喇沁部,经平泉派人取酒大小数坛,与八大王共饮,遂有铁帽子酒之说。此酒于年被康熙皇帝选中,大批运抵避暑山庄珍藏,康熙北巡时用地产酒宴请蒙古王公。王公们品后谓曰:“真酒中之极品也”,康熙帝品后亦称“确属极品”。此即为铁帽子和极品山庄老酒之来历。
《承德府志》收录了康熙《塞上宴诸藩》诗,记录了当时宴蒙王公之景。“龙沙张宴塞云收,帐外连营散酒筹。万里车书皆属国,一时剑佩列通候。天高大漠围青嶂,日午微风动彩游。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赤怀柔。”
“中国白酒,山庄主创”。我们来到国内第一座中国皇家酒文化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追寻着山庄老酒“源起于炎帝、大成于夷狄、兴盛于契丹、成名于康熙、发展于现在”的清晰皇家酒文化脉络。
有此美酒,来平泉要不醉不归哦,酒酣睡醒之后,来一碗羊汤,由内而外出一身汗,保你倍感神清气爽。
平泉的未来很美
新时代的平泉撤县建市,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平泉的未来会更美。
撤县设市,并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纳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平泉的未来不可限量。
撤县设市,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开启了平泉发展新纪元,是平泉发展的里程碑,将有利于平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平泉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平泉“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崛起”。
撤县设市,必将加快“经济强市、魅力平泉”建设步伐。打造科技型生态城市、通用航空产业特色新城、冀辽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京津高端健康养老养生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一座新城如雨后春笋正在拔地而起。
“契丹祖源,圣地平泉”,这是平泉的亮丽名片。
“打造冀辽蒙三省交界区域中等城市”,这是平泉的发展目标定位。
“三省通衢、五港腹地、首都远郊、京沈节点”,这是平泉的区位优势。
千年的红山文化、一千年的辽金文化、三百年的满清文化,这是平泉的文化底蕴。
为京津挡风沙、为首都涵水源,当好北京“后花园”,这是平泉的担当。
施保护之策抓生态,建设绿水青山新家园,绿色是平泉发展的“养生之道”。
“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这是平泉的骄傲与荣光。
航空科技、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平泉经济发展的强足后劲。
正在实施“蓝天、绿水、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平泉将呈现的是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美好蓝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辽河源头、契丹祖地、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奔跑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的平泉,相信未来更美好!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赵建平 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