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稀释剂”公布,不是洋葱,你若爱吃,养血管降血脂,脑梗不攻自破

高血脂是很常见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有接近2亿的高血脂患者。

它带来的危害在于

血脂水平超标,血液中的脂质会使血液粘稠,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各个脏器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

若大量的脂质在血管上沉淀,血管内壁会逐渐变得凹凸不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甚至形成血栓,使血管完全堵塞,诱发心梗、脑梗等较严重的疾病。

因此,控制好血脂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来说至关重要。

血脂高不高,主要看这2处:

1:眼睑

眼睑部位出现黄色瘤是非常典型的高血脂症状。

若中年的女性,眼睑部位出现新的黄色、橘色、棕红色的结节,平时不痛不痒没什么感觉,很可能就是血脂高形成的黄色瘤。

除了眼睑,膝盖、手肘、脸上也有可能出现。

2:眼球

若黑眼球的边缘出现了灰白色的圆环,宽约1-2mm,可能就是老年环了。

这是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特征,不仅是中老年人,血脂水平高的中青年人也会有老年环出现。

如果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出现这种症状,更应该引起重视。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高血脂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平时注意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关注血脂水平非常重要。

控制血脂,3种食物不能多碰

1:酒

喝酒会使血脂水平有明显的升高。

喝酒后,酒精会增加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也会消耗的辅酶,导致脂肪酸的氧化不足,增加甘油三酯合成,酒精也会阻碍坏胆固醇的排出,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血脂水平自然会升高。

2:奶油蛋糕

奶油蛋糕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惊人。

经常吃,会导致体内有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升高血液粘稠程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更容易有血栓形成,严重时导致血管堵塞。

3: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好吃,但热量极高。

其中还含有非常高的氧化物质及油脂,易引起肥胖,也会升高血脂水平,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风险。

血液的“稀释剂”公布,不是洋葱,你若爱吃,养血管降血脂,脑梗不攻自破

洋葱中的前列腺素有助于血管舒张,减小血管的阻力,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但是只依靠平时食用的洋葱就想要起到降脂、防脑梗的作用是很难的。

建议补充一些「 红麻涵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加速血液循环,呵护血管健康。

「 红麻涵素」的主要成分是红曲素、纳豆冻干粉、D-甘露糖醇、类黄酮等,这些营养物质被称为血液的“稀释剂”。

红曲素——经研究,发现红曲素可促进机体合成与利用蛋白质,并减少脂质沉积,可帮助稳定血脂。

纳豆冻干粉——可促进血栓的分解与排出,减少血液中的“垃圾”,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辅助降低血脂。

D-甘露糖醇——加速新陈代谢,抑制血栓形成。

血脂偏高的人,可以饭后嚼2粒「 红麻涵素」,血管降血脂,预防脑梗的发生。

另外,也要坚持做好这2件事

第1件:吃好

每天最少要吃150g主食,为了补充能量,保证大脑的正常运转。

每天70g左右的蛋白质,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鱼肉、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尤其是体型稍微偏瘦的人,要保证身体有足够的养分合成肌肉。

每天25g的油,油脂可以提供机体需要的脂肪酸,但要注意多食用植物性油脂,减少动物油脂摄入。

第2件:常检查

即使是血脂正常、无任何心脑血管病的人,也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血脂水平,以便于评估患病风险,早发现早控制。

缺血性心血管病、其他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一次;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每年检测一次;

20岁以上,每5年检测一次。

注意事项:检测血脂水平的2个星期内,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检测前3天,不吃高脂肪食物;检测前1天,不喝酒;检测时保证已经空腹10-12分钟;抽血前,静坐休息10分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