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03 杭郊野趣 得一返老还童之地
杭苏03 杭郊野趣 得一返老还童之地
苏轼已经来到杭州,并住进了凤凰山脚下府衙一侧的通判厅所。一切安顿好了,苏轼即刻给弟弟写去书信报告平安,信中同样寄了两首绝句: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短短几十个字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在京城中被折腾得疲态尽显的中年男人的样子。
彼时的苏轼,三十几岁的人,竟然自嘲为“聋丞”。
所谓聋丞,是来自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当时有一位名叫许丞的廉吏,上了年纪后双耳重听。
县里的督邮(还是被张飞抽过鞭子的那个职位,汉代特有,大概相当于地方巡视检查组组长)向当时的朝廷宰相黄霸报告此事,并建议将此人辞退。黄霸则认为,许丞虽聋,但不影响为官执政,只要派人好好服侍他,他依然可为一方父母。
苏轼在自嘲“聋丞”之前的那一句更加令人唏嘘:“迟钝终须投劾去”。
虽然经过了这一路的游山玩水、访师会友,心境已经开阔很多,但他对于此次外放杭州的原因,依然耿耿于怀——
毕竟,自己这一次离京,与上一次外放凤翔,是完全不同的两番遭遇。
去凤翔是积极的为了走入仕途的上升通道而进行的调动,来杭州则是因为在京城遭到了小人的构陷之后,心灰意冷才有的远离是非的消极的躲避型调动。
再看这第二首绝句,措辞更是凄苦:“衰病摧颓自畏人”,此时的苏轼,虽然已经到了如画的湖山宝地,但还是没能摆脱当初的困乏。
写这首诗时,苏轼刚刚到了杭州两三日,还未得空仔细欣赏那些湖山美景。
再往后几日,当他前往孤山拜访两位大和尚时,立于湖中孤山,回看那条白沙铺就的湖堤(白沙堤,今改称白堤,今人多误以为此堤为唐白居易所筑,实为谬误),心境当然有了极大的不同。
这一时,苏轼再写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着盎然冬景与野趣——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此诗中字句意思浅显,但实在生动,值得仔细赏玩。
诗分三段,第一部分写出当天的大风景,第二部分写自己入山访友的见闻,第三部分写自己出山归家后的回味与感受。
苏轼在这一路上,真是回归了本真天性,你看他写道:
今天是腊八,这一天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我就是借着这个理由,没有回家陪老婆孩子,因为我要去山里寻访僧人,呵呵,我其实是打着这个名义徒步郊野,自娱自乐。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一派大男孩的气质跃然纸上。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