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拆字隐语与诗词融合发展为离合诗

汉代,拆字隐语与诗词融合,发展为盛行一时的离合诗。

离合诗首见于东汉初期史学家袁康(约公元40年前后在世)、吴平的别出心裁的创作,即以拆字隐语隐《越绝书》作者姓名。《越绝书》记载先秦至汉代吴越一带的军事、经济、地理、风俗等内容,是后人研究吴越一带历史的重要文献。但此书却没署作者的姓名,成为千古之谜,引起后人对作者的猜测,众说纷纭,有说是子贡所作,亦有认为是伍子胥撰。

直到相隔1500年后的明朝,才有文学家杨慎发现《越绝篇叙外传记第十九》中有下面一段文字:

记陈厥说,略有其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疆。不直自斥,托类自明。写精露愚,略以事类,俟告后人。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杨慎用解隐语的方法破解了这段文字的隐意,他在《杨升庵集·跋越绝》说:

以此隐语见其姓名也。去其衣,乃袁字也。米覆以庚,乃康字也。禹葬之乡,则会稽也。是乃会稽人袁康也。……以口承天,吴字也。屈原同名,平字也。与康共著此书者,乃吴平也。(明郭子章《六语·隐语》引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这种解法作了复述,确认《越绝书》“为会稽袁康所作,同郡吴平所定也”。袁康、吴平的姓名拆字隐语离合诗出现最早,但由于上千年未揭破,对拆字隐语的发展并无影响;到灯谜成熟后才回望,影响也不广泛。

拆字隐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孔融。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汉献帝时任北海相,称孔北海。孔融少时因让梨而成名。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在谜界,孔融以《郡姓名字诗》而著名。诗作全文曰: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時进止,出寺弛张。

吕公饥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安固子臧,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不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它也可忘。

玫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此诗见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宋叶孟得《石林诗话》、明冯惟讷《古诗纪》等数十上百部书。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拆字扣合的公式为:①“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時进止,出寺弛张”为:(渔-水) (時-寺)=鲁;②“吕公饥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为:(吕-口) (域-土)=國;③“好是正直,安固子臧,海外有截,隼逝鹰扬”为:(好-女) [截-隼]=孔;④“六翮不奋,羽仪未彰,龙蛇之蛰,它也可忘”为:(翮-羽) (蛇-它)=融;⑤“玫璇隐曜,美玉韬光”为:玫-王=文;⑥“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为:(誉-言) (按-安)=举。此字谜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在谜界产生影响的完整的字谜。按汉字修辞格解,此谜底六字中,五个字为分笔形扣,一个字即“玫璇隐曜,美玉韬光”扣“文”为减笔形扣。长期以来,谜界认为此字谜纯为拆字而拆字,旨在离合。实际上,五个字分笔形扣者,可为离合;另一个“文”字减笔形扣,则不为离合而为增损。此谜文字为谜而谜,文字无实际意思,诗句中衬字颇多,可看出拼凑痕迹,视为民间谜语体的完整的成熟的字谜比较适类。

与孔融《郡姓名字诗》几乎同时诞生的拆字隐语还见东汉魏伯阳(?~约221年)著《周易参同契》中隐“魏伯阳歌”四字的诗谜:

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廖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间;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湯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委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谜史》引曰: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廖廓,与鬼为邻。沦寂无声,形化而仙。百世一下,遨游人间。敷陈羽翮,东西南倾。湯(汤)遭阨(厄)际,水旱隔并。(《集解·俞琰》云:“首四句隐魏字,‘沦寂’四句隐伯字,‘敷陈’四句藏阳字。委邻于鬼,魏字也。百去一乃白字,白合于人,伯字也。汤与阨遭隔去其水而并以阨旁,陽字也。”)柯叶委黄,失其荣华,各相乘负,安稳长生。(《集解·陶素耜》云:“柯叶”四句,藏歌字。柯失其荣,去木成可字。乘者,加也,两可相乘为哥。负者,欠也,哥旁附欠,为歌。)

汉代之后,拆字隐语已形成文体一类之离合诗。如梁元帝萧绎作“宠”字离合诗曰:

泬寥云物净,水木备春光;龛定方无远,合浦不难航。(《艺文类聚》)

诗的一、三句首字“泬、龛”为被减损的汉字,二、四句首字“水、合”为要减损的部件字,经减损所余部件组合成异体“宠”字。

拆字隐语(离合诗)一经运用,朝野仿效,晋代潘岳、南北朝谢灵运、谢惠连、何长瑜、贺道庆、王融、庾信等许多名家,都有离合诗问世。唐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及明张溥辑《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书中有大量汇录。如:

南朝梁萧巡作离合诗《赠尚书令何敬容》中隐“何敬容”三字:

伎能本无取,支叶复单贫;柯条谬承日,木石岂知晨。狗马诚难尽,犬羊非易驯;斅既不似,学步孰能真。寔由紊朝典,是曰蠹彝伦;俗化於兹鄙,人涂自此分。

南朝陈沈炯作离合诗《赠江藻》隐“閑居有樂”四字:

開门枕芳野,井上发红桃;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欒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

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四言《离合诗》隐“思杨容姬难堪”六字:

佃渔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

桑梓被源,卉木在野;钖鸾未设,金石拂举。

害咎蠲消,吉德流普;溪谷可安,奚作栋宇。

嫣然以喜,焉惧外侮;熙神委命,已求多祜。

叹彼季末,口出择语;谁能墨诚,言丧厥所。

垄亩之谚,龙潜岩阻;尠义崇乱,少长失叙。

全诗24句,将每两句第一字分拆减损得一字部,然后将字部两两相合得谜底。

南朝宋诗人何长瑜作《离合诗》隐古“冈”字:

宜然悦今会,且怨明晨别;肴蔌不能甘,有难不可雪。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作骚体离合诗隐“悲客他方”:

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意气悄以无乐,音尘寂而莫交。

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阁盈图记,门满宾僚。

仲秋始戒,中园初凋;池育秋莲,水灭寒漂。

旨归途以易感,日月逝而难要;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遥。

诗的每两句首字分拆减笔,再两两相合得一字。四段即得“悲客他方”四字。

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作《离合诗》隐“各”字:

放棹遵遥途,方与情人别;啸歌亦何言,肃尔凌霜节。

谜面“放”“啸”为被减字,“方”“肃”为减损的字部,余部合成“各”字。

又《离合诗》隐“念”字:

夫人皆薄离,二友独怀古;思笃子衿诗,山川何足苦。

又《夜集作离合诗》隐“此”字:

四坐宴嘉宾,一客自远臻,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东晋文学家谢灵运的五言《作离合诗》隐“别”字: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劇哉归游客,處子忽相忘。

前两句首字“古”离“十”余“口”;中间两句首字“加”离“口”余“力”;后两句首字“劇”离“處”余“刂”。将所余“口、力、刂”合成为“别”字。

南朝宋贺道庆作《离合诗》隐“信”字:

促席宴闲夜,足欢不觉疲;詠歌无馀愿,永言终在斯。

南朝齐石道慧作《离合诗》隐“娱”字:

好仇华良夜,子欢我亦欣;昊穹出明月,一坐感良辰。

南朝齐王融作《离合诗》隐“火”字:

冰容惭远鉴,水质谢明晖;是照相思夕,早望行人归。

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亦有《春日离合诗二首》隐“春、日”二字:

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鸡弦。

齐梁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撰《真诰》里,运用离合把人名或玄道中的重要字词化解分开,然后用韵语表达出来增强神秘感。如:

萧邈真才,内镜外和,曾参出田,丹心同舟,素糸三迁,来庇方头。(此四句是离合作“思玄”字。即长史之字也。)

七月十五日夜,清灵真人授诗:“企望人飞,若感若成。威不内接,骄女远屏。三四纵横,以入帝庭。历纪建号,得为太龄。亦必秀映,四司元卿。翻然纵羽,遂登上清。”(此离合掾大名“翽”字也。)

凤巢高木,素衣衫然。(此八字是作长史小名“穆”字也。)

偃息盛木,玩执周书。(此八字即是作“楊”字也。)

上例“杨”字离合模式为后人常用,但并不合汉字规范。宋王楙撰《野客丛书·木易非姓楊字》指出:

今人称姓杨人为木易。案杨氏姓文,左从木,右从昜,非从易。《周易》之易乃从日月,此昜亦阳字耳。今人书“鄱阳”有省文为“番昜”者,盖知此意。仆观《真诰》,其间有为姓杨人作《离合书》曰:“偃息盛木,玩执周书。”其意谓周书为易,木加易即杨字也。乃知以木易为杨姓,其误久矣,不知左右之字文,皆非。

王楙分析“楊”字离合为“木易”之误,对后世灯谜拆字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从游戏文字的角度来看,离合诗借文字的离合,表达一种思想意境,可为一独特的文体。这种文体被后世一直沿用。拆字体隐语向离合诗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地与巫卜文化的拆字谶语有了区分。

从文义灯谜的视觉看,离合诗拼凑文字,闲字太多。但文义灯谜的某些成谜法则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优化而来的。拆字体隐语逐渐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汉语言文字学的指导,向规范化地利用汉字形体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拆字的形扣体文义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