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胭脂路的风情 | 青山文艺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这是明代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对青山的印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依旧在,成为了武汉市的青山区。青山有文脉,展示青山文艺作品,关注青山艺术家,“青山文艺”应运而生。

作者简介   小箭  原名郑建。现居武汉。鲁迅文学院第26届高研班学员,武汉市作协签约作家。出版有诗集《消失的瞬间》,长篇小说《云巫的梦境》等。

在游客眼里,“胭脂路”这处地名显得是那样突兀。翻开武汉地图,积玉桥、东城壕,西城壕、粮道街、戈甲营……邻近众多的街名让人浮想联翩,下意识的把这片武昌的繁华地带看作是当初古城的边缘:吊桥、护城河、运粮道、兵营……,胭脂路在周边起名颇有古战场肃杀之气的街道之中,显得另类,街名中钢与柔的对比,给人的感觉像铁骑中的柔弱女子,像猛虎轻嗅的那朵蔷薇。

单就胭脂路的地形来说,胭脂路不过是一条不过千米的穿山长街。山,是胭脂山,传说是王母无意落入人间的胭脂盒所化,所以得名胭脂路。现今胭脂路口,宽不过几米,黑压压的都是人群,摆摊的、闲逛的、慕名来做衣服的,还有那些拼回头率的武汉美女,把路口旁边一条窄巷堵的严严实实 ,其实沿窄巷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几处假山景点,假山色如胭脂,上书胭脂山,也算是给历史点面子,应应景,衬的山坡上那显目的历史建筑——基督教感恩堂有些无奈。其实关于胭脂山的历史遗迹,也就剩这么人工方式的一星半点,而胭脂路之所以著名,是以胭脂山为中心,各条老街中和的一种气质,一种或人文,或市井的独特气息。

上世纪的胭脂路,街道狭窄,夏日清晨,蝉声就已如树荫铺天盖地了,那时候胭脂路两旁多是林立的参天梧桐树,雨季时,梧桐叶大,大如水花,而春夏时节,梧桐的飞絮漫天飞舞,娄烨电影《颐和园》里的白衣女子就是在飞絮中惆怅,眼神哀伤,电影中一再提到一个叫胭脂坪的地方就是在胭脂路上。当年,这里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据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当年视察湖北就是住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胭脂坪遭日军空袭,毁坏了这里的大部分建筑,时间流逝,岁月如梭,当年的显贵气息,已然沉静,往巷口望去,型男索女,摊贩云集,而相隔仅几十米的巷中几处建筑安静的卧在那里,恍如隔世。当年的辉煌,也只能从那些蒙尘的精美立柱和窗檐上窥得一二。

整条胭脂路,应该可以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布料服饰步行街,很多人来这里的店铺作成衣,街道两旁按照清末明初欧式建筑风格进行装饰,美则美矣,却少了旧时那些竹床、树荫,那些清晨敞开的门户,那些坐在门口闲聊的人群。有阵子武汉时兴唐装,胭脂路南来北往尽是红紫的长褂,一眼望去,仿佛来到唐朝。

剩下的半条胭脂路应该是文化区,这里人声渐远,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中药味,这块地界属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抬眼望去,道路笔直,两边则微斜的山坡,地势极像炸山而成的一条通道,很容易想起胭脂路劈山而成的典故,这里确实也是劈山而成,但这处山并不是名存实亡的胭脂山,而是花园山,武汉市为了把武汉老城根的各处文化串联起来,劈山修路,把另一处特色地带昙花林和胭脂路连接。人工的斧迹掩盖了以往的景致,旧时,这里拾级上山,峰回路转,可以看到一处山腰上的平台,二层的木楼,说不上是西式还是中式,中医学院的职工宿舍就在这里,冬天,每家拿出被褥晾晒,端把竹靠椅在平台院中独坐,看孩子们在洁白的被褥间躲着迷藏,享受山中的阳光,别有一番感受。而如今,青石的石阶没有了,抬头可以看到的,这条通道的右上首,是醒目的白色西式建筑,从廊柱造型来看,仿佛是仿古希腊建筑,早先这里是一处圣诞堂,曾被中医学院征用为院图书馆,后来也附带着一起修缮一新。左边,一栋小楼,几棵杂树,然后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让人眼界为之一宽,小楼住着从老职工宿舍搬迁过来的院职工和学生宿舍,而树木和草坪之间别有景致,赫然又是一处小教堂,附近悠悠传来笛声,那是爱好文艺的学生在为心爱的女孩在吹奏,三三两两的恋人们或坐草坪,或在幽暗的山石树木间出没,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不断的谈恋爱,那么这里应该就是不断来谈恋爱的好去处。那时候风高过树梢,远处传来管风琴的韵律,依稀有清亮的童声响起,那是教堂的唱诗班,听着听着,天空渐亮,投下丝丝缕缕的阳光。

随性所至的游逛胭脂路,感觉其间景致也是随性的。徐源泉、夏斗寅、石瑛这三位辛亥名人故居,同大部分改造过的名人故居一样,俨然是新居了。还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教堂,其实不止一处,有花园山的天主教堂(建于1891年)、省中医学院的圣诞堂(建于1870年)、仁济医院旧址对面的嘉诺撒善功修女会礼拜堂(建于1888年),戈甲营的基督教崇真堂(建于1864年)等。如果把这些教堂连成一条线,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以胭脂路为轴心的一片区域,这区域以我的理解,应该就是特色历史文化区域,区域内的昙花林与胭脂路相连,全是让我费解的明清建筑,费解的原因是偌大的武汉,文化修缮和改造都是朝着仿明清去的,显得太没文化,但昙花林有些巷子深处的青苔、青石板还是保留了下来,还稍许给了我们一点念想空间。

圣诞节时,胭脂路簇拥着大批的少男少女,一路欢歌笑语而来,花园山的天主教堂是他们每年必去的。观唱圣歌,听牧师传道竟然也成为一种圣诞文化现代主流,而天主教堂背后,有着当年耸人听闻的万婴坑和育婴堂,万恶的旧社会,经常有人将私生子和孤儿带到花园山,还活着的,脖子上挂生辰八字,放在外国教士开办的育婴堂门口,等待收养;死了的,扔进万婴坑。天主教堂的对面不远,是地形如蛛网的青龙巷,辛亥革命的革命同志经常在那里开会,计划举事,畅谈理想,碰上抓捕,跳窗,随便钻进一条深巷,七转八转,就能逃出生天。以现代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奇特的文化区域,各种文化的杂糅,就像华美的T台上,有人带着京剧脸谱走秀,却丝毫没有哗众取宠的意味,就像武汉疯狂的嗨吧里,有人白衣如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在打太极。有人说武汉是一座“后现代”的城市,我深以为是。

诗歌 ✕散文✕摄影✕谈话✕音乐

《青山文艺》专栏,实时更新

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魏海燕:关于泳者的自述之一

晏芳:占据一整棵树的记忆

夏恵容:她醒来时,手里还握着一束光

万里霞:不能去拍北极熊,那又怎样?

槐树:我在纸上 ,写一个鸟字

艾先:在琐碎处柔软或者坚硬

崔立民:挂在窗棂上的红布兜

灰狗:每个人都有理由手舞足蹈

程琳:我们都将像这样告别

杨姣娥:接先客

梁爽 : 阿修罗

肖琳 :红房子

党京武vs周宏贵

青柚の风: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艾先vs槐树:从东边来的积雨云穿过头顶

余修霞vs龚锦明:我的海水在冰山之下

刘士标、毛明月、池福新、马又甫、钟聪、王娟 :纸上湖北

最是多情中秋月:当现代诗遇上中国传统文化

诗里词里,草木深深:雷品荣木根须书法

刘鹏:青花瓷,以及其他

周国平:精神贵族

刘丹:唯香如故

郑建:撇王

晏芳 :雨后,散步 及其他

李霞:卡布奇诺

李大国:与灵魂对话

夏恵容:318,暗藏的锋刃

李榕:鱼形佩

小箭:极端和中庸的东方芝加哥

王立庆: 青涩花

董念涛 :深度报道

刘雯君:哈 子

熊玮:海豚湾

夏恵容:水珠挂在电线上

党京武:又见雪花(外五首)

李建纲:文学与公园

魏海燕:郊区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

(0)

相关推荐

  • (35)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教堂篇 (2013-06-19 12:53:57) 转载▼ 标签: 历史建筑 文化 杂谈 分类: 宗教题材专辑 徐家汇天主教堂--蒲西路158号  国际礼拜堂--衡山路53号 东 ...

  • 郑建:撇王 |青山文艺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这是明代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对青山的印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依旧在,成为了武汉市的青山区.青 ...

  • 李建纲:文学与公园 | 青山文艺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这是明代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对青山的印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依旧在,成为了武汉市的青山区.青 ...

  • 【赣雩文艺】作者:郑建新《立冬》总第743期①2020年第313期①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立冬 作者:郑建新(臻见馨) 深秋阳光妩媚,但吝啬 寻觅云彩的踪迹 天空却白茫茫 荒芜的旷 ...

  • 《芦林会》郑建英版

    《芦林会》郑建英版

  • 高清潮剧《秦香莲》3 郑建英

    高清潮剧《秦香莲》3 郑建英

  • 龙华建辉路:打工仔的又一个聚集地,这里树高风大又荫凉

    虽然今天才入夏,但其实深圳的天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很热了,对于户外工作者们和找工作的人来说,天气热又晒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对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打工仔们来说就是更大的考验了.在深圳的街头,经常能看到拉着 ...

  • 郑建明:龙泉窑考古十年纪实(2006

    一.前言 龙泉是一个县级市,目前隶属于丽水市,它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介于北纬27°42′-28°20′,东经118°42′-119°25′之间,东接云和.景宁县,南毗庆元县,北邻遂昌.松 ...

  • 【心语】十一月你好,我们的团建之路~

    不知不觉进入了十一月份,2020年也就只剩两月了.对于未来,最大的期望就是,来年世界真正安好,疫情真正远去,人们真正可以自由出入. 2020年,经历的事儿.遇到的人也是挺多的,感慨颇多,一时竟无法尽述 ...

  • 【三江文学】《油菜花儿开》| 郑建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2149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墨兰雪 副总编 :幸福密码 校稿 :王维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郑建(笔名:三毛何其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