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瞄准靶心人才

人才培育的二八法则

三年前,我服务了一家红木家具企业。这家企业的销售模式是会销,即先把顾客引流到会场,然后现场进行交易,这个逻辑很好理解。

在进驻这家企业以后,我们的团队开始调研这家企业过去是如何做人才培育的。很快,我们了解到,就在几个月前,老板刚刚在公司组织了三天的全员培训。培训的主题是什么呢?税务改革。上课的第二天,参训的员工跑了一半。老板非常生气,自己花重金请了这么好的专家来给大家做培训,结果员工却不买账。

调研结束后没几天,又有客户向该老板反馈员工不懂接待礼仪。他听说我过去在五星级酒店做过管理工作,赶紧打电话向我求助。

我问他:“你希望我怎么帮你?”

他回答我说:“给全员做一场礼仪培训。”

你发现没有,这家企业培育的对象是谁?全员,这是一个很大的坑。

每个老板都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希望所有的员工都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但我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美好的期望,老板不可能让所有员工都成为高绩效员工——有的人能冲锋打仗,有的人注定只能在后台做卫生兵。

因此,当发现人才培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你可能需要追本溯源:我们的培育对象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了?

人才培育的最终目标是让高绩效人才辈出,那么如何才能产出高绩效人才呢?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进行取舍。现实中的大部分企业在人才培育上喜欢做加法,总希望培育的员工越多越好,还不停地拓宽员工的学习领域,恨不得把每个员工都培育成全才。

但是,要把人才培育这件事情做好,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这似乎是有违直觉的。然而,正因为人才培育体系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你面面俱到,你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就会被摊薄,你就不可能产出高绩效。

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真正创造高绩效的只有20%的员工。而企业的时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把80%的水浇到20%的花上。因此,在做人才培育之前,我们第一步要做好人才盘点,找出值得培育的20%的员工。

如果你忽略了培育对象这个问题,那么你的方向很可能会跑偏。你培育了一个不值得培育的人,怎么可能产出高绩效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我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能把这一点想透并做对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并不多。杰克·韦尔奇就曾经指出很多管理者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存在的误区:很多管理者并没有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创造价值的20%的人身上,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创造价值最少甚至不能创造价值的人。

在通用电气的克罗顿维尔学院,其培训课程的受训对象上至资深领导者,下到一线管理者。通用电气有30多万名员工,但每年只有1 000人能够通过审核参加培训,公司会通过重要的“C会议”议程选出学员,确认这些人值得公司“重金投入”。

即便像通用电气这样的超大型企业,也是把资源用在了极少数关键人才身上。反观我们自己,企业规模越小,资源越有限,就越需要做好战略选择,挑出最重要的那部分,然后重仓投入。只有把时间和资源花在刀刃上,才能用最小的资源撬动最大的回报,让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

因此,要想在人才培育上获得最大的回报,企业就一定要聚焦创造最大价值的20%高潜力人才,而不能在非战略点上消耗自己的资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20%该怎么找出来呢?我们要按照什么逻辑来锁定培育对象?找到培育对象以后,我们要如何培育他们,才能保证投资回报最大化?这些问题都是人才盘点必须解决的。

人才盘点到底在盘什么

近年来,人才盘点仿佛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人才盘点到底要盘什么呢?通过观察,我发现大部分企业是不清楚这一点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回到房子模型。你还记得房子模型中的一根根支撑房子的立柱吗?那些立柱就是我们的一条条人才生产线。那么,这些人才生产线是随便设计的吗?是不是按照新员工、老员工、新干部、总监的职级简单进行划分的呢?都不是,这些人才生产线是根据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来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在不同的企业,它们所设计和关注的重点人才生产线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阿里巴巴的人才培育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它把哪一条生产线作为重中之重呢?许多人可能想不到,阿里巴巴是把新员工培训当作关键人才生产线的。阿里巴巴认为,新员工需要经历一个刻模子的阶段,如果前端入模出了问题,那么员工的成长之路将异常艰难。

几年前,我辅导过一家家居行业的上市公司,这家公司有一个关键的人才项目——“独角兽特训营”。从名字上看,我们可能猜不到这个项目的培育对象。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在整合产业链的过程中,它收购了许多公司,而这个人才项目就是要把被收购企业的老板培育成合伙人。

我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没有任何一个人才项目是随随便便产生的,每根立柱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人才盘点。只有根据人才盘点的结果来设计人才项目,我们才能从经营的视角去理解人才供应链。

人才培育的靶心策略要落地,第一步一定是人才盘点。只有找到了靶心人才,把企业的资源倾斜在靶心人才的培育上,企业的人才培育才能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是就职于香格里拉集团。在香格里拉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盘”这个字。我经常会告诉别人,我就是被香格里拉“盘”出来的。后面我还会详细地讲解我是如何被盘出来的,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盘,是当下一个挺时髦的词,想让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是——“盘他”。可是,为什么要做人才盘点?人才盘点到底盘什么?如果企业没有深入思考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那么企业的人才盘点只能流于形式,如同邯郸学步。

人才盘点的四个维度

人才盘点到底盘什么呢?总结下来,我们至少要从四个维度来考量。

盘数量

很多企业把人才盘点当成了财务上的库存盘点,仅盘点人才的数量,这种理解太肤浅了。实际上,盘数量只是人才盘点的一个顺带的结果。

盘质量

有些企业走得更远一些,除了盘数量,还会对人才的质量进行盘点,把人才分为A、B、C三类。说实话,能做到这一层的企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盘潜力

更优秀的企业可能想得更长远一些:哪些是有潜力的人才?这些有潜力的人才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通过观察,我发现能做到盘潜力的企业不多。

盘空缺

人才盘点本质上是针对企业的人才供需关系进行梳理。如果目前的供给难以支撑未来战略的人才需求,那么我们必须对人才培育计划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

我相信有不少企业都经历过类似的窘境:企业总感觉战略机遇很好,一心埋头往前跑,跑着跑着就会发现问题很大——企业战略摆在眼前,人才储备跟不上。尤其是在企业的战略调整期和转型期,业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人才储备计划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致企业经常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

最近,我关注了国内一家服装企业——报喜鸟集团,它当下的主要工作是在微信小程序里推广量身定制。这家企业过去的经营模式是批量生产,并不是定制。基于量身定制的战略转型,这家企业的关键岗位发生了变化。要推行量身定制,首先它必须储备大量上门给客户量体的量体师,这个岗位在过去是没有的。如果它不开始准备量体师这条人才生产线,那么战略一定是无法转型的。这是盘空缺背后的逻辑。

在调研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做了人才盘点的动作,但是没有做到位,很少企业能把它做到100分。大多数企业只盘点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人才的潜力和空缺缺乏全方位的考量。这是我们企业在人才盘点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人才盘点的作用

通过四个维度的人才盘点,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检视人才标准

在业务繁忙时期,企业的人岗匹配决策往往会比较草率——有人就先用着,而人才盘点是检视人才标准、优化人岗匹配的最好手段。

2017年,我们“企业大学”研究中心团队招聘了一位专家老师。按照公司规定,专家到岗三个月后必须转正。但是,这位专家已经来了六个月,一直没有转正。有一次,在听完这位专家的工作汇报后,董事长把这个人定性为“有价值观,但能力不匹配”。

会议结束后,董事长询问项目组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为什么这个人来了六个月还没有转正?”

我们回答说:“因为他没有出成果。这位专家来了六个月,一没有销售业绩,二没有交付业绩,三没有上过课。”

董事长追问道:“那这个人是怎么进来的呢?”

分管领导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同时回应道:“按照我们的专家画像招进来的啊!”

董事长提醒我们:“那是不是说明我们应该重新去检视当初的人才画像?它是否适应变化了的业务需求?”

我相信,很多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是企业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往往在前端招人时,我们确实是按照标准执行的,但是人才招进来以后呢?我们往往对他们就没有要求了,即使他们没有产出价值,我们也会继续用。

我们忽略了什么?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用人的标准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变化。如果我们不通过人才盘点及时优化和升级我们的标准,那么招聘到的员工往往是不适合公司要求的,因为人岗很难匹配。

最后,我们开诚布公地与这位专家面谈,既然六个月绩效不达标,双方就不要再彼此耽误了。经历这个小插曲后,我们也顺势升级了自己的人才标准,在过去的标准上加码了一条新标准:任何项目组专家三个月内要么能够授课,要么能够独立交付项目,要么能够做销售。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是:市场变了,企业对于人才基因的需求也变了,但企业的人才标准却没有更新。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人才盘点暴露出来,人才盘点的作用可见一斑。

盘清能级现状

在和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员工的能级情况如何?”

我最怕听到的回答是:“还行。”

什么叫还行?到底是能胜任还是不能胜任呢?不明确。在人才盘点中,我们要求企业对个人的综合能级进行盘点,盘点结果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具体如何来盘点综合能级呢?这里暂且先不展开,后文中我们会详细阐述。

盘清能力差距

在盘清能级现状时,我们只能大概评估员工的能力在高、中、低哪个阶段。但是,这个判断过于粗线条,对于指导人才培育还缺乏针对性。因此,除了盘清能级,我们还要盘清能力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态度不行、知识不够,还是技能不足。

只有明确了差距,我们接下来的人才培育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如果差距找不出来,那么人才培育只能是乱枪打鸟,而不是精准打击。这背后的资源投入和成果产出都不可同日而语。

盘活人才池

我发现,很多人力资源部门都有一种倾向:眼睛总是盯着外面的资源,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但实际上,企业最大的资源不是外部资源,而是企业里的员工。假设你的企业有100个人,那么你要思考的是怎么把这100个人激活,最大幅度地提升他们的生产力和人均效能。

怎么把这100个人激活呢?我们可以借鉴通用电气的“271法则”。通用电气对员工的业绩表现进行了排名,把排名前20%的人才定性为企业的优秀人才,中间的70%是合格的,末位的10%是需要强制淘汰的。“271法则”体现了企业的“活力曲线”。这条活力曲线会让企业员工保持一种紧张感,否则,在没有淘汰机制的情形下,公司的“老油条”会越来越多,这是所有企业都承受不起的。

当然,活力曲线并不是固定形状的,比如华为每年淘汰的员工比例是5%,你也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比例定出来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盘活人才池?其实无非就是做以下6个动作:升职、调岗、调薪、培训、降级、优化。哪些人可以升职?哪些人需要调岗?哪些人有调薪的机会?哪些人能力不足必须接受培训?哪些人需要降级?这里着重强调一点,尤其是干部,一定要能上能下。最后,哪些人需要优化?我们要让不适合的人赶紧下车。

真正考察一个人力资源总监优秀与否的标准,不在于其招聘人才的能力,而在于其经营人才池的能力。

人才盘点就是“剥洋葱”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讲清楚了做人才盘点的重心和价值,那么具体该如何进行人才盘点才能保证产出高绩效人才呢?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梳理出人才盘点的逻辑。

在本文开篇,我们就点出了关键:在人才培育上,企业不能广撒网,不能面面俱到,而要聚焦。那么,聚焦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人才盘点的过程比喻为剥洋葱,只有一层一层往里剥,最终才能找到洋葱心。

第1层:锁定战略性岗位

剥洋葱的第一步,我们要把决定企业成败的战略性岗位找出来,这个岗位一定是因企而异的。我们必须结合企业战略、业务模式和关键策略进行思考。

假设你是一家营销型企业,那么你的关键岗位一定是销售团队,这些在战场上打仗的士兵直接关乎你的产出;假设你是一家连锁型门店企业,那么你的关键岗位是店长,因为店长直接关系到这家企业的产出……

所以,关键岗位该如何界定呢?一是支撑企业战略的岗位,如果没有这些关键岗位,那么你的战略布局会受到影响;二是这类关键岗位能够直接关乎业绩的产出。所以,关键岗位是围绕两个因素来考虑的:一是它能否支撑企业战略,二是它能否达成业绩目标。如果找不到关键岗位而开展全员培训,那么企业打出去的任何招式都是没有杀伤力的。

回到本文开篇讲到的那家红木家具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会销型公司,其最关键的岗位只有两个:第一个岗位是一线销售人员,他们的关键性体现在销售成交率上;第二个岗位是我提醒老板重点关注的负责引流的市场推广团队。

彼时,这家企业的营销方式还非常传统——通过电视广告来引流。我提醒老板要关注新媒体,而不要把全部资金重仓电视广告。如果这家企业能够建立一支新媒体的引流团队,那么一线销售人员便有用武之地了。

果不其然,2018年年底,这位老板跟我反馈说,过往的电视推广行不通了,投再多的钱也吸引不了顾客。然而,等到反应过来再去培育新媒体引流团队时,他已经错失先机了,因为同行已经捷足先登了。所以,这家企业最后真正败下阵来的原因是,老板自己的思维没有跟上来。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提醒大家,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坐下来共同商讨企业中的关键岗位到底是什么。只有先把这个关键岗位找出来,我们的人才培育才能够有的放矢。当然,这并不是告诉老板和管理者,非关键岗位可有可无,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至少要把80%以上的时间和资源投放到关键岗位上。

第2层:锁定战略岗位中的关键人才

假设你的关键岗位有1 000人,那么是不是这1 000人都需要培育呢?别忘了,我们要培育的是高绩效人才。

高绩效人才需要围绕两个方向去思考:一是价值观,二是价值创造。

价值观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差,我们要的是员工与公司的价值观相匹配。所以,在培育对象的选择上,我们千万不能只盯着业绩和能力而忽略了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前提。只有价值观一致了,价值判断才会一致。只有价值判断一致了,才能保持内心的一致性,而内心的一致性又决定了行为的一致性。所以,如果人才的价值观和公司的相冲突,那么他的行为往往也会与公司的理念产生冲突。这样的人迟早都会离开,要么被动淘汰,要么主动离开。

至于价值创造,就有高低之分了。我们最终要的是高绩效人才,而高绩效人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今天已经百分之百成熟的高绩效人才;另一类是有潜力的半成品,当下他的能级值只有0.5,如果我们能够把他的能级从0.5拔高到1,他就会变成高绩效人才。相较于成熟的高绩效人才,有潜力的半成品在企业内部更多。企业一定要瞄准关键岗位的这两类人才,因为这两类人才就可以帮助你解决80%的绩效问题。

令人惋惜的是,大部分企业的人才培育都不是这么干的,它们没有聚焦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而是一窝蜂地组织全员培训,甚至连培训内容都没有分级——有的人可能一点就通,有的人可能学了20遍还是一窍不通。因此,我们培育人才却没有产出高绩效的一个原因便浮出水面了——我们培育了不该培育的人。

做人才培育,首先一定要做对象取舍,否则,打出的拳法是没有力量的。

第3层:瞄准关键人才的靶心能力

经常有企业家和管理者问我:“熊老师,这个人是我精挑细选的,为什么我花了很长时间,这个人就是培育不出来?”

这时候,我就会提醒他们检查一下培育面是不是太宽了。

如果你正在培育一个川菜厨师,想让他在三个月后独当一面,那么这往往很难实现。但是,如果你想让他在三个月内出成果,那么还是有办法的。

根据这个人的特点,我们只专注培育其某一项专业能力,比如刀工,甚至还可以再聚焦到切黄瓜等具体能力上。我敢保证,只要肯努力,三个月下来,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切黄瓜的高手。

同样的道理,即使找到了关键人才,我们也不能奢望把他培育成全能型人才。实际上,任何关键人才拥有的关键能力不过三五种,如果我们把时间和资源全部投入到这三五种能力的培育上,那么他们怎么可能不成才呢?

因此,我经常告诫企业家和管理者,企业不要刻意追求高而上、大而全、多而广的培训课程,而要针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靶心能力因材施教,这样培育效果一定会更好,培育速度一定会更加短平快。

所以,人才盘点只有像剥洋葱一样,越剥越小,越剥越指向内核,才能保证企业在人才培育上的资源投入最高效。

战略性岗位的梳理逻辑

现在,我们先来介绍剥第一层洋葱的方法论:如何才能找到企业的战略性岗位呢?

下面,我用一个我辅导过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战略性岗位的梳理逻辑。

2017年的某一天,一家在中部省份做连锁便利店的企业找到我,希望我能辅导其建立人才培育系统。这家企业所在的区域市场,其格局非常微妙。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已经在这个区域打下了半壁江山,整个市场被它和一家本土竞争对手瓜分了,就连各大国际知名的连锁品牌也插不进去。

接到这家企业邀请后,我首先了解了它的业务模式。这家企业的主要产业是连锁便利店,其在当地有近2 000家便利店,采用的业务模式是加盟店模式;与此同时,它还开发了一个新业务板块——烘焙店。烘焙店采用的是自营模式,彼时已经拓展到了100家,未来的业务目标是开到300家。

在调研开始之前,这家企业老板告诉我说:“熊老师,我们的战略性岗位非常简单,就是店长和督导。”对于将店长作为战略性岗位,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老板为什么会把督导作为战略性岗位呢?了解下来,我发现,原来这个老板定的关键策略之一是,通过督导来巡店,每个督导负责巡视200多家店。在调研了督导的工作流程以后,我简单做了一个测算:如果一个督导负责巡视200多家店,那就意味着对于每家店,每名督导每年只能巡店2次。显然,这个频次太低了。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数据:这家企业的拓店成功率比本土的竞争对手至少高出了10个百分点。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非常兴奋,隐约觉得这可能是这个项目取得突破的关键点。

事不宜迟,我赶紧访谈了负责拓店的拓展团队。这个团队规模并不大,一共只有13个拓展员。这13个拓展员当年拓展的门店数超过了300家,新开门店的存活率在85%以上。熟悉零售行业的人都知道,要完成这个指标是非常有难度的。

对于零售行业而言,选址其实就已经决定了70%的命运。但是,为什么老板没有把拓展员定位为关键岗位呢?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拓展员这个岗位就好比老中医,他们开药凭的是感觉,这种技能没办法量化和复制。但是,在认真访谈和研究了这13个拓展员以后,我发现他们所在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特种兵团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套自己的绝活。

最后,我找到这13个人背后的拓展总监。在与这位拓展总监交流的过程中,我得知这位拓展总监过去服务过国际知名连锁品牌,他的身上沉淀了一整套拓店方法论。了解这些之后,我就直截了当地问这位拓展总监:“拓展岗位有没有可能做复制?”

这位拓展总监的回答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告诉我:“可以做。因为过去这13个拓展员也不是特种兵,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亲自带出来的,我根据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差异化能力,打造出了他们各自的关键能力。所以,实际上这13个人组合起来就是一本教材!”

访谈进行到这里,我赶紧找到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建议他把人才培育的方向调整一下:我们先不要去培育督导,而应先培育拓展员。我告诉董事长:“现在我们只有13个拓展员,一年拓店300家,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才培育,产出30个拓展员,那一年拓店就远远不止300家了。更何况,这个岗位就决定了门店业绩的70%!”

关键岗位找出来了,人才培育的脉络就清晰了。接下来,这家企业想要扩大加盟连锁,可以分为三步走:一是建立标准,二是输出标准,三是复制标准。这三个环节其实正好对应了三个关键岗位——店长、拓展员、督导。

在整个运营体系中,什么是标准?那些实现盈利的单店,它们的运营模式就是标准。而建立标准的关键岗位是什么?店长。

大多数企业卡在第二步——对于总部建立的标准,不知道如何输出。我们可以利用拓展员这个岗位,通过选址把总部的标准加以输出。

最后,复制标准靠谁?督导。但是,我们要知道,仅靠巡店这个管理动作来复制标准,根本不太现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必须依靠总部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数据化平台来远程监督和辅导。因此,对于督导这个岗位,我们要培育的不是其巡店能力,而是数据管理能力。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有没有找到我们梳理战略性岗位的逻辑?我们的逻辑就是:战略定位—业务目标—业务模式—关键策略—关键岗位。人才培育要回到原点,即战略定位上,而战略定位是用来解决我们的方向性问题的。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短期的业务目标是什么?要实现业务目标,我们的业务模式什么?基于这个业务模式,我们的关键策略是什么?要完成这个关键策略,由谁去执行?我们将这些问题厘清之后,关键岗位自然就出现了。

大家不妨参照这个逻辑,来梳理出自己企业的关键岗位到底有哪些。

战略性岗位的去边界化

说起战略性岗位,我们往往会着眼于企业内部,但是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也有不少企业的战略性岗位并不在企业内部。虽然你不给这些岗位发工资,但是这些岗位却能直接影响你的战略是否能够达成。

广东佛山南庄镇被誉为“中国建陶第一镇”,这个镇上主要生产一种产品——瓷砖。这个小镇拥有大大小小的瓷砖企业2 000多家,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40余家。这些企业大多是产销一体化企业,业务模式是通过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分销,分销商再把产品铺到建材市场的终端门店,最后再由门店直接销售给客户。

这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传统营销逻辑。但是,今天的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许多地产商只销售精装修的房子,所以购房者不再去建材市场买瓷砖了。今天,如果你去逛逛建材市场,你就会发现,今天的建材市场门可罗雀,买货的比卖货的还要少。

许多厂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结构性变化,它们依然按照传统模式拼命地找代理商,最后货是出厂了,但库存只是从厂家转移到了代理商手里。最后,代理商和厂家将双双走进死胡同。

怎么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经销商和代理商赋能,让他们能够把货卖出去。否则,经销商、代理商没有活路,厂家倒闭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要想让这条产业链条通畅,我们不应该按照传统模式去招代理商,而要认真地扶持和培育这些代理商和经销商。通常来讲,这些经销商大多具备小老板思维,所以我们要去提升他们的格局。也就是说,在做好内部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服务经销商和代理商。

找我做咨询的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早在2017年就上过我的课。当他来找我辅导他的企业做商学院的时候,我其实也挺诧异的。因为这家企业总部员工只有17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一线生产工人。他们建商学院,难道是要培育技术工人吗?

最后,这位董事长打消了我的疑虑:“熊老师,你误会了,我不是要培育自己的员工,而是要请你来帮助我们培育经销商。我们在全国有200多个核心经销商,假设每家年产值能达到1 000万元,那么我的收入就是20亿元。所以,在商学院搭建起来以后,我们所有的力量都将集中于经销商的培育上面……”

所以,在市场进入寒冬的当下,这位企业家已经发现了信号,并提前开始布局,希望能够通过培育经销商的渠道能力,完成自己的企业转型。他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和经销商做了深度捆绑,在培育经销商的过程中深化、锁紧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从招商到育商,从销货到扶持,这不仅是经销模式的变革,而且是更高维的战略举措。

至少,这家企业比竞争对手提前迈出了一步,未来它就更有可能抢占市场先机。

人才盘点九宫格:找到关键岗位的关键人

在找到战略性岗位后,我们已经把人才培育范围缩小了很多,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以行动教育为例,我们的战略性岗位是营销线。可是,我们的营销线有800人,难道所有人都要培育吗?不是,我们还要再找到关键岗位上的关键人。

这个关键人该怎么找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工具——人才盘点九宫格。人才盘点九宫格最开始发源于通用电气,通用电气将人才盘点分成绩效表现和价值观两个维度九个方面。后来,阿里巴巴等诸多企业也引入并借鉴了通用电气的这套盘点方法。

我在原版九宫格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咨询经验,也对这个工具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良,希望能够为企业人才盘点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工具抓手。

要做人才盘点,我们先得建一个人才坐标系:横坐标轴代表员工的综合能级,纵坐标轴代表员工的绩效表现。这两个维度分别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排列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九宫格。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维度来建立九宫格呢?首先,绩效是一张入场券,一个没有绩效的员工不可能是人才,这个无须赘言。但是,企业如果只考虑绩效表现,就有可能让自己掉入另一个陷阱。

这个陷阱是什么呢?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许多企业的人才管理中,但凡业绩表现好的员工,都能升职到管理岗位。其中有些人干管理还不错,但是有些人真的不适合带团队——你交给他10个人,最后他给你剩下1个人。最后你会左右为难:这个人做管理不行,再回去做业绩也不太合适。就这样,你把一个高绩效人才给废掉了。

所以,要做人才盘点,除了评估业绩表现,我们还要评估综合能级。业绩表现可以量化,那么综合能级如何评估呢?我们可以参考香格里拉集团的评价逻辑。

前文已有提及,我是被香格里拉“盘”出来的。香格里拉在每个季度末,都要做一次综合能级的盘点。那么,它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盘点我的呢?它采用了一个法则——ASK法则。

所谓ASK法则,其实是三个英语单词的缩写:A代表attitude(态度),S代表skills(技能),K代表knowledge(知识)。香格里拉是如何总结出这个法则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该法则已经沿用了多年。

作为香格里拉集团的管培生,我经历的第一个岗位是餐厅服务员。每个季度,我的上司都会要求我就这ASK三个方面共九个细分条款做自评,分数范围是1 ~ 5分:5分代表优秀,4分代表良好,3分代表一般,2分代表较差,1分代表很差。

有一次,我给自己全部打了4分。紧接着是主管复核。主管在给我做成长面谈时告诉我:某一项你不能打4分,只能打3分,因为某年某月某日,你做的某一件事与这个分数是不匹配的,你认可吗?如果你认可的话,你要签字确认,最后算一下总分,看看你的综合能级在高、中、低哪一档。

至此,人才盘点流程并没有结束,主管还要帮助你做成长规划。他会把我单独叫到一个“小黑屋”里,拿出我上个季度的测评。然后他会告诉我:你上个季度表现不错,但是根据你的个人表现,你在××方面还有不足,接下来我们会为你安排××培训……说实话,直到今天我都特别感激当年的那些主管,一年4次的盘点,助力我练好了自己的基本功,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从事人才培育近20年,曾学习和参访多家企业的人才盘点流程。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香格里拉的这套方法是最有效的,也很容易上手。它的逻辑很简单,分为四步:

■ 定标准。对标态度、知识、技能,将岗位细分为三个方面共九个细分条款。

■ 个人自评。不要小看自评,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检测员工的价值观,例如:某员工在所有条款上都给自己打5分,显然他的价值观是有缺陷的。另一方面,它能够让员工自省。自评是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某一方面的系统反省,并从中寻找差距,进而在下一个评价周期做出持续改进。

■ 成长面谈。主管帮你确认问题,让你认清能力差距。

■ 成长规划。在主管确认问题以后,部门经理或总监会和你沟通成长规划事宜。

四个步骤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了一个成长闭环。当然,每个企业的行业属性和业务属性都有所不同,我们不一定非要运用ASK这个法则,但是逻辑是相似的:找到企业所需人才的核心基因,提炼出三条标准,切忌标准过多;接下来,再把三条核心标准细化为九条可评估的细则,千万不要弄得过于复杂。

根据绩效表现和综合能级得分,我们最终可以得到如图4-1所示的九宫格。

在画出九宫格以后,我们该怎么来盘人才呢?假设我们把每个格子里的人按照数字排列出来,那么到底哪些格子里的人是值得企业培育的关键人呢?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许多企业家,只有极少数人能给出正确答案。很多企业之所以在人才培育上花了很多精力却收效甚微,就是因为没有做对这道题目。接下来,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格子。

图1 人才盘点九宫格

1→∞:企业的A+型人才,培育是最好的留用

1是高绩效、高能级的A+型人才,他们至少可以为企业创造80%的业绩。对于每家企业来说,它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拥挤的“右上角”。但是,我在课堂上做过多次调研,结果显示:至少有70%以上的人都不会选择培育1。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错误地以为,1的能力已经足够强了,并不需要培育。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不培育1,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你不培育他,就一定会拼命地用他,因为1最好用。很多老板告诉我:“这个1是我花重金聘请的,我不能让企业吃亏,一定要物尽其用。”然而,这个1可不是傻子,时间长了,他便会认为:“老板用重金把我请过来,就是想把我的血榨干。算了!血放得差不多了,我也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而此时,对1垂涎已久的隔壁老王,一番花言巧语就能把1给撬走。

因此,对于1,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培育式地使用。培育其实就是最好的留用。你不要以为1的绩效和能级已经到顶了,因为这个九宫格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当1只会做业绩的时候,你可以培育他的管理能力;当1只会做基层管理时,你可以培育他的战略思维,甚至把他培育得超过你。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培育其实等于“陪养”。

怎么“陪”?你要对1高度关注:什么时候浇水?该浇多少水?早了、晚了、多了、少了都不行,这个分寸感的拿捏是一门艺术。

怎么“养”?你不要把他放到温室里,而要用任务去磨砺他,大胆地让他试错。一个优秀的苗子不挑担子、不栽跟头,是无法成为抗击打的战将的。

如果他是你的左膀右臂,你要天天带他出去见世面。当你给别人介绍“这是我们新来的副总裁”时,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长此以往,他会对你死心塌地。

相反,如果你不培育1,那么你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我自己是人力资源总监出身,在我做人力资源总监的前5年,我和大家的选择是一样的:我谁都培育,就是不培育1。最后我发现,我带出来的最好的学生都去同行那里当高管了,他们回过头告诉我:“熊老师,你的问题在于,只知道用我们,不给我们机会,不给我们平台。”

所以,我们一定要培育1,这是我用真金白银换回来的教训。

6、2→1

接下来我们应该培育谁?解题思路很简单,既然我们最终想要的是1,那么我们就要瞄准1这个靶心。谁离1最近?当然是6和2。

这个答案本身没有问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6和2来培育,但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培育1,那么即使你培育了6和2,最后你也留不住他们。

为什么?因为1把位置卡得太死了,6和2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所以他们成长以后,也会选择离开。等到6和2离开了,某一天1突然被老王撬走时,你会发现天都要塌了,因为你的头和腰杆子都没了!

相反,如果你认真地培育了1,那么你会发现6和2并不需要公司投入过多的资源来培育,因为1是他们的上司,也是他们的师傅,当1的境界和能力上去了,6和2的能力自然会跟着提升,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1、6和2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三角形,1会告诉6和2:“明年我有可能会得到提拔,未来我会在你们之间选一个人接替我的位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一直刻意把6放在2之前。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先请大家来想象一个场景:假设有一天,老板必须在6和2之间做一个抉择,他会选择培育谁?

我的建议是选6。可能用抽象的数字来表达,难以加深你的印象,那么我们不妨还原一下2和6的画像。

2是谁?2是那个从创业开始就跟着你的骨干,他的业务能力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先天基因不足——当年跟着你打江山时,他只有中专学历,到今天依然如此。如果你未来想让他做高管,那么你会发现他始终打不开格局。

6是谁?他可能只跟了你一两年,但他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他研究生毕业,属于典型的高潜力人才。通常,当你和6接触得比较多时,2会有些吃醋,他经常会怀旧一下,说比较怀念创业打天下时的那段经历。

现在你该清楚,我为什么会选择6了吧!今天的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因为它们能够轻装上阵,它们手里的6远远多于2。而在传统企业中,2远远多于6。所以,企业家和管理者一定要厘清这个逻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6身上。当然,这也不代表我们不培育2,只是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够提升2的业绩表现和综合能级。

3、5、7→6、2

再往下看,相距1需要跳2步的,分别是3、5、7。3、5、7是我们的后备基层力量,培育方向应该是成为6和2,这个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

4、8、9淘汰

通常来说,4、8、9属于当初人力资源看走眼的那部分人。对于4、8、9,我们要快刀斩乱麻,不能让这群人在企业里待上一年半载,否则人才盘点的价值将体现不出来。

我经常告诫企业家:招才选将是指我们要把对的人请上车,人才盘点是要把不对的人请下车,而人才培育是要把合适的人培育成为高绩效的老司机。所以,淘汰4、8、9是人才盘点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我在一线给企业做辅导,最怕遇到那种“家文化”特别浓烈的企业。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是:一个都不能少、不抛弃、不放弃……过去,我也曾信仰忠诚文化,毕竟员工忠诚于企业,对于老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真正的忠诚不仅仅是忠于价值观,更要忠于价值创造。否则,最后留下来的都是那些有价值观但不能创造价值的人。这些人都抱着你的大腿,让你举步维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经营企业必须考虑投资回报率。因为你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你把资源投入在没有回报的人身上时,你的企业将被拖垮,而这对那些高绩效人才是最大的不公。

我们再转换一个角度来看,从4、8、9本身来讲,当他们的能力与企业发展不配套时,我们要放过他们,让他们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否则,他们只会虚度光阴。从长远角度来讲,你的当下“善良”——继续留用他们,对他们其实是一种伤害。

这样梳理下来,你有没有发现人才盘点的层次感?我们的人才梯队出来了。

专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经常会说一句话:我们要做人才梯队建设。实际上,通过人才盘点,企业的人才梯队已经出来了:我们首选的培育对象是1,他们是企业的A+型人才,包括高绩效创造者、高潜力储备管理者、团队高绩效教练,放弃对1的培育是最失败的策略;次选的培育对象是6和2,6是企业的高潜力人才,2是企业的骨干员工,他们是高绩效人才的接班人,培育成才的速度比较快;最后一级的培育对象是3、5、7,他们分别是企业的老黄牛、普通员工和储备人才,他们是后备力量,必须量大,必须广招、慎选、严进(见图2)。

图2 人才盘点九宫格之人才梯队建设

备胎计划:用1备2培3

在制作出人才盘点九宫格以后,我会建议企业马上启动一个计划——备胎计划。

什么叫备胎?就是那个随时可以替换自己的人。企业如果不启动备胎计划,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恶果呢?我们课堂上的一位女企业家真真切切地尝过这个滋味。

这位女企业家在西部的一个四线城市做某著名家居品牌的代理。在一个四线城市,她的企业年销售业绩能达到8 000万元以上,这个成绩很不简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她把企业经营的重心都托付给了一个外聘的门店运营总监。当然,对于这样的决策,她自己也隐隐感觉到不安。因为已经有不少迹象表明,这位运营总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上完我的课以后,她回家立马启动了备胎计划。按照“用1备2培3”的原则,这个总监至少要准备2个备胎。就在提出备胎计划不久,她突然打电话告诉我:“熊老师,我的运营总监走了,他伙同另外一个家居品牌商成立了一家公司,并且还带走了几个资深的门店店长,基本上算是釜底抽薪。刚好年底又是生意旺季,我真的是损失惨重。”

确实,启动备胎计划不仅仅是一个认知问题,还是企业必须做的一个落地动作。经常有企业家向我抱怨没人可用,我会反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自己所在的岗位目前有备胎吗?”基本上80%以上的人都会对我摇摇头。

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这源于我自己在外资企业做管理的经历。多年前,我从香格里拉集团离开,入职希尔顿集团。一个星期后,人力资源负责人跑过来问我:“你已经入职希尔顿一个星期了,你的备胎选好了吗?”

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为什么要选备胎?难道他们认为我不能胜任?”后来,我才知道,在希尔顿的文化里,做到了部门副经理以上级别的管理者,必须有备胎,而且是2个备胎。不过,我当时不懂,只好如实地回答:“没有!”

人力资源负责人郑重地告诉我:“你必须给自己找到备胎!”

我不理解地反驳道:“可是我手底下一共也就3个人!”

他肯定地点点头说:“对,即使只有3个人,你也得找到2个备胎。”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之所以在希尔顿比同级别的同事升职快,是因为我更早地培育好了备胎。今天我见过的大部分民营企业家基本上没考虑过备胎的事情,他们一直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但是,外资企业可不这么想,它们认为:你干得越优秀,越需要准备好备胎;你越年富力强,你准备的备胎就得越多。

事实上,但凡人才辈出的企业,一定是有备胎计划的。比如,针对干部梯队的搭建,阿里巴巴推出了“M0计划”。所谓“M0计划”,就是寻找一些潜在的管理者,建立接班人机制——每个业务团队的主管,都必须给自己找到继任者,否则将得不到晋升。

为什么人才梯队必须从备胎计划开始落地?如果1想要往上升,那么他必须培育6和2做备胎;同样,如果6和2想要升职,他们就必须培育3、5、7做备胎。对于挂职管理岗的,企业都必须强行其找到备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人才梯队不断层,才能保证基层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高绩效人才,才能增强企业内部的人才造血能力。

那么,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它们是否适用于启动备胎计划呢?曾经有一位深圳的企业家咨询我:“我的企业一共也就几十个人,不大可能大批量地进行培训,但是我又急需人才,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给她出了一个主意,验证下来效果还不错:“多设几个董事长特别助理。比如,过去生产部的主管只负责生产,而你想锻炼他的谈判能力,那么你可以给他加一个董事长特别助理的头衔,相关的项目让他负责跟进,他如果搞不定,你再接手。如此反复几次,这个人就能被打磨出来。”我说完以后,这位企业家若有所思地走了。

几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位企业家。她兴奋地告诉我:“我现在有5个特别助理,这些特别助理都是我的备胎!”

自驱力:高绩效人才的核心动能

经常有企业家问我:“熊老师,我们部门有几个人业绩和综合能力都差不多,那么我应该选择谁做备胎呢?”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人才的挑选标准问题。

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一招来员工就对他们开展培训,培训完了就让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最后,这些员工的能力却常常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于是领导将责任归咎于培训部门,认为是培训出了问题。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陷入了两个误区。

一是不选种子。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农民伯伯在种庄稼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锄地,不是播种,而是选种。如果你不选种子,最后很可能颗粒无收。企业要培育高绩效人才,也需要选种。

选种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观察过很多高绩效人才,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作自驱力。自驱力是高绩效人才的原动力和底层动力。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要试图去叫醒那些装睡的人。这些人天天喊成长,而等到你要他们有所担当的时候,他们却装睡了。真正的成长,不是嘴上喊出来的,而是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展现出来的。

二是不挑基因。是不是选好种子就万事大吉了?不是。在我们企业的土壤里面,有些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有些种子却不能成材。所以,选完了种子,我们还要筛选其基因,假设其基因与我们的企业不匹配,那么与别人家亩产千斤的产量相比,我们的产量可能只有每亩两三百斤。最后的结果是,不挑种子便徒劳,不挑基因就低效。

这个基因应该怎么挑呢?一是看基因跟企业价值观是否匹配。如果基因不匹配,那么人才越有自驱力,其变异就会越快,他与企业价值观就会背离得越远。二是看基因是否具有高潜力。很多管理者很迷惑:假设我们企业挑选的是应届生,这些应届生都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小白,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小白们能不能被培育成将军呢?对此,我给大家分享一段我做人力资源总监时的经历。

2008年,我离开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回到武汉参与一家酒店的筹建。由于之前我做的就是人才培育,所以我明白,高绩效人才的培育要提前下功夫。因此,在酒店刚开始筹建时,我们决定招收一批管培生。在管培生招录进来之前,我们认真地挑选了种子——一个班里我们只挑几个学生,最后挑了十来个人。

在这些管培生被分到部门之前,我亲自给他们做企业文化培训。培训完了以后,我给所有人布置了一项作业:假设你要代表公司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宣讲,请你制作一份宣讲PPT(演示文稿)。

作业布置完了以后,其中有70%的人都问我类似的问题:老师,有模板吗?有参考材料吗?能发一点图片给我们吗?能不能给我们发一份过去的PPT参考一下?……对于提出类似需求的学员,我当时在心里就下了结论,他们不是我要的种子。

在这批管培生里面,有一位小姑娘后来成了我的接班人。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在一开始培训时,这个小姑娘也并没有表现得比其他同学出色。但是,在最后的宣讲方案环节,她脱颖而出,她不仅认真做了一个PPT,甚至还原创了一个小视频。无论是小视频还是PPT所使用的文字、图片等素材,都不是找我要的,而是她自己的发现、感悟和原创。

最后,我给了她全场最高分。后来,通过和她的一次深聊,我才知道她的自驱力来自哪里。我问她:“你未来想做什么?”她告诉我:“未来我想坐您的位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欣喜。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太好了,我未来有接班人了,这是一棵好苗子。”紧接着我追问她:“你要坐到我这个位置,后续有什么计划?”

她说:“您的部门未来要不要扩编?我想当您的助手。”

我当场并没有答复她,因为我知道,如果让她直接来当我的助手,那么未来她顶多只是我的翻版,不可能超越我。其实,我在心里已经为她规划好了,未来让她走培训经理的路线。但是,到了真正分配岗位时,我把她分配到了前厅做前台接待员。

当时跟她宣布这个消息的另有其人。听到消息以后,她哭着跑来找我,说不想去前台,因为前台可能会熬夜。我问她:“你的目标是什么?”她回答说:“坐您的位置。”

我问她:“你坚定吗?”她含着眼泪点头说:“是。”

我接着说:“熊老师是干过一线的,是从端盘子干起来的。”她一听明白了,当即说:“好,我明天去前台!”

为什么我要让她去一线?因为只有去一线,她才能明白一线人员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任何书本和商学院都没办法教她的,只能靠她自己去体悟。

她在前台干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我又空降了一个人担任我的助理,我以为她会因此来找我,但是她没有来。过了一段时间,她反而向我提出一个颇让我意外的要求:她想再去餐厅待一年。我答应了她的请求,她又踏踏实实地在餐厅待了一年。

一年后,当需要一个人接替我做培训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再后来,我离开了这家企业,而她很顺利地成了我的接班人,据说她后来的表现并不亚于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

我讲这个故事想证明什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首先不是培育出来的,而是选择出来的。选出来以后,经过各式各样的折腾,最后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才。他们为什么能够经受住千锤百炼呢?一定来自他们内心的自驱力。

所以,高绩效人才最核心的动能是什么?自驱力。

自驱力就是一个人的核心内动力,如果这个人没有自驱力,那么我们做再多的培育也是枉然。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横山法则”,其核心主张是:自发的才是最有效的,好的管理是触发被管理者的自发管理,自觉性引发积极性。从上述案例中,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一个拥有自驱力的人,其身上拥有着强烈的目标感、强烈的学习欲、强大的抗挫力、强大的自律性等基因。

强烈的目标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这个小姑娘的大学老师那里了解到,从进大学开始,她的目标就是做老师。没想到企业内部也有老师,于是她萌生了当培训讲师的想法。一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非凡的努力。

因此,在筛选种子时,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定是他的目标:他要什么?他要去哪里?一个不清楚自己目标的人,再多的灯塔都无法给他导航。我们不要让员工成为我们希望中的他,而要让员工成为他想成为的他。所以,我经常建议管理者多和下属聊聊天,多问一句“你未来想干什么”。

强烈的学习欲

拥有自驱力的人具备的第二种基因就是,拥有强烈的学习欲。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他必须自我提升。这个自我提升不是外力使然,而是他自我规划的。我回想了一下,这个小姑娘每次来找我,永远都会多问一句:“老师,最近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我?”

一个有自驱力的人,他的学习力一定来自自己的主动规划。尤其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加持使得知识的获取渠道多种多样。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自己缺失哪方面的能力,却还在被动等待外力输入,那么这个人离成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强大的抗挫力

大部分种子选手可能都会拥有目标感和学习欲,但是第三种基因却可能是他们的短板,那就是强大的抗挫力。就像案例中的小姑娘,当第一次被分配到一线时,她选择了一线;第二次在我空降了一个新助理后,她没有来找我,反而选择去餐饮部历练。这种挫败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我们为什么要反复摔打这些种子选手?因为人内在的本质只有通过时间或现实的洗礼才能被检测出来。当我们在他们的目标前设置障碍和挫折时,扛过去的是大才,扛不过去的就会败下阵来。我相信很多管理者在人才培育过程中都会有同感:最困扰你的不是这个人能力不行,而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所以,真正的人才必须能够在“熔炉”中成长。在《极客与怪杰:领导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作者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和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J. Thomas)在研究不同领导者的成功秘诀时,提出了“熔炉”(crucibles)的概念,他们把熔炉划分为三类:新领域、逆境和停滞。

熔炉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人们在熔炉中持续不断地获得成长时,它才有了意义。对于越是想要委以重任的人才,我们越要看他们是否能够经受“熔炉”的考验。因为市场如战场,光喝几碗鸡汤上不了沙场,金刚骨是经历无数次的跌倒和磨炼而长成的。

强大的自律性

一个要达到目标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他会自我约束,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如果一个人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来一针鸡血,过一段时间又缺乏斗志了,那么这样的人不能成为你的备胎。

虽然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备胎很难找寻,但是一旦找到了,那么你为了培育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做加法。所以,这个过程是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做的。

持续激发自驱力的四大方法

企业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好不容易挑到了拥有这四种基因的人,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路途中,他的自驱力渐渐不足了。如何才能让他保持十足的自驱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再深入一步,回溯到自驱力的源头。

在现实生活中,玩游戏就是一个典型的自驱动行为。在打怪升级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阻碍,但是我们不会抱怨,而会反复琢磨如何才能通关。那么,玩游戏是如何让一个人的自驱力持续下去的呢?这背后是有一套逻辑的。

首先,玩家有非常强的目标感。你知道你要打到多少分才能够升级,这是游戏的规则。作为一名玩家,你为什么不会去破坏规则呢?因为你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目标达成之前,你的自驱力就不会衰竭。假设你发现你的游戏名次在所有玩家中排在1 000多名,那么这个排名往往会激发你继续向前,因为人性中固有一种不服输的基因。

其次,游戏中有实时反馈机制。反馈机制会清晰地告诉你有几次机会,游戏积分达到多少分你就可以晋级下一关。也就是说,游戏玩家非常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能力才能过关。对比企业运营机制,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明确这一点:要达到什么能力,员工就能“打怪升级到下一关”?如果有,员工一定非常兴奋;如果没有,员工一定是混沌的。

最后,在你通关之后,系统会马上兑现承诺。所有玩过“水果消消乐”的人都知道:当系统反馈给你一个amazing(惊艳)的时候,你得到的分数最高;当系统说excellent(棒极了)时,你的分数次之;等你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时(无论你操作了几步),你就会立马通关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地就刷到了存在感,找到了成就感。从这个逻辑来看,游戏完美地赋予了玩家持续的自驱力。

回到企业管理中,我们能不能把培训改成游戏,把管理改成游戏?这个难度太大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设计。但是,我们知道游戏背后的设计逻辑,因此我们可以参考游戏的规则,在管理中使用游戏逻辑去激发员工的自驱力。

目标规划

一个人要想拥有自驱力,首先要有目标。但是,如何去达成这个目标呢?很多时候,员工是不知道的,他们可能只有一颗初心:想要成长、想要赚钱、想要成为管理者。而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使得这个目标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目标。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的时候,通常会给应聘者一句承诺:我们会提供专业的人才成长职业规划。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所以,员工持续的自驱力不仅源于目标,还来自谁在协助他规划达标的关键路径。因为只有拆解出了关键路径,员工才会有方向感,才会真正行动起来。

每到年底,行动教育董事长李践老师都会问我:“熊老师,你明年想挣多少钱?”这个目标非常实际,我也会坦诚地告诉他我所期望的收入。他会说:“非常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最后我们会共同规划出1、2、3、4、5条达标路径。这下我清楚了,只要我做到了1、2、3、4、5,我明年的收入目标就能达成了。

因此,管理者千万不能忽略引导员工,否则员工很可能没有清晰的路径,很可能会走很多弯路,而这些弯路都是企业的成本。

共启愿景

经常有老板问我:“和我一起创业多年的高管,跟了我十几年,财富、地位都有了,自驱力却衰竭了。我该怎么激发他们的自驱力呢?”

我首先会反问老板:“你有没有将公司的愿景告诉他们?当你的愿景越大、梦想越大时,你就越需要别人和你一起去做这个梦。如果你想要做行业第一,但是你的高管不想做行业第一,你的员工不想做行业第一,那么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成功?”

美国作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在《驱动力》一书中,把人的动力归纳为三大类:低维驱动力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中维驱动力把外部反馈作为动力,即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受惩罚;高维驱动力是因内在的兴趣、使命感而存在的。

我们要培育高绩效员工,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员工的内在驱动源,只有基于驱动源进行激发与培育,员工才愿意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其实,人生来渴望不平凡,渴望人生过得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更多意义呢?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赞同:为生活增加意义的最佳途径就是,把自己的日常行动与一项宏伟事业联系起来。

所以,从本质上看,人都渴望成为宏伟事业的一分子。但是,这种渴望通常会被现实封印在内心深处,需要受到外界的激发才能表现出来。作为老板和管理者,我们要去充当这个激发者,在规划下属个人目标的同时,更要共启团队的愿景。

我曾经告诉我的管培生助理:“为什么我们要从国际品牌离开?既然外国人能够创造一个管理品牌到中国来管理酒店,且30年过去了,经久而不衰,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创造一个国内的管理品牌去托管外国人的酒店吗?”她说:“当然可以。”我接着问她:“你有没有想过,你未来有可能成为北美地区的人力资源副总裁?”

我在做什么?共启愿景。

最可怕的是,老板一个人拼命往前冲,而下属完全意识不到:你的这个愿景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老板和下属之间不能共启愿景,那么自驱力是没办法持续的。

标杆驱动

拥有这些还不够,要想让自驱力持续下去,我们始终要与竞争对手比拼(像玩游戏一样),在比拼的过程中激发我们的斗志。

攀比是人性,我们要顺应人性,用人性来激发人的自驱力。

在激发自驱力的所有要素中,我们行动教育用得最成熟的当属标杆驱动法。可能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也会在企业内部倡导标杆、表扬标杆、学习标杆,但是他们往往止步于喊喊口号。这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把这些事情做实,还要把它们做深做透。

如何才能把标杆驱动法做深做透呢?我们可以参考国家层面的做法。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都会颁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这是国家在精神层面最大的激励之一。但是,颁完奖就结束了吗?并没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会去往全国各地做宣讲报告,用背后的故事感动更多的人,传播正能量,激发各个领域冒出更多的道德模范。

因此,标杆驱动法的关键不在于标杆,而在于驱动。如何驱动?找到标杆以后,我们要分析标杆,看看他们成为标杆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还要对标杆进行全方位的挖潜,让他们通过谈感悟、写文章、做报告等多种方式把背后的逻辑和路径分享出来。

紧接着,我们要号召全员学习标杆。如果你也想成为标杆,那么你还要打造差异化能力。拥有标杆身上的素质只是你成为标杆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了差异化能力,你才能做出超越标杆的动作,才能弯道超车。这就好比教练用视频回放来分析某个冠军球队:冠军之所以成为冠军,是因为它做到了1、2、3、4。在下一场比赛中,如果我们同样做到1、2、3、4,那么这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找到冠军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练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新科冠军。

当你把自己的绝招练到极致,同时又能博采众长时,你就可能成为新的标杆。作为新的标杆,你又会被分析、学习,最后被别人超越,新一轮的标杆驱动又开始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杆驱动闭环。

如此一来,企业的自驱动成长体系是不是形成了正循环,形成了自己的增强回路?

从我们行动教育的实践来看,这种标杆驱动文化一定会激发企业不断冒出新秀。相反,如果一家企业连续10年的销售冠军都是同一个人,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人真的可以封神;另一种可能性更大,其他人才的自驱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标杆捧成神,而要倡导“标杆学得会,标杆可复制,标杆可超越”的观念,否则员工只会为标杆鼓掌,不会去学习他、超越他。我们真正要打造的是员工复制标杆的能力,然后鼓励员工寻找自己的差异化能力,使其成为新的标杆。

标杆驱动法背后的逻辑是比、学、赶、帮、超,经营企业就是要树立标杆、分析标杆、学习标杆、复制标杆和超越标杆。在这个循环中,企业内部的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一个比一个强。标杆会倒逼整个团队勇往直前,落后者会因此而蒙羞,要么奋进,要么离开。当一个标杆追赶另一个标杆时,整个企业的紧张感将被带动起来,团队活力也会被带动起来。因此,标杆驱动是员工自驱动成长体系里的一个最重要的落地方法。

任务驱动

自驱动还来自什么?培育的育。育是什么?是让员工不停地试错,不停地接受挑战。

我在外资企业工作了7年,复盘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不是我能级已经达到了100%再去干这件事情的阶段,而是我的能级只有60% ~70%,就被拉出去操练了。这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干着干着我就会了。这种培育方法就叫任务驱动法。

外资企业喜欢做的事是:当你的能级只适合做一个优秀员工的时候,它会让你去做主管;当你适合做主管的时候,它非要让你去尝试副经理的角色……也就是说,在你接下这些任务的时候,你的能力只有六七成,剩下的三四成能力是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错来获得的。

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餐饮部门做服务员,没过多久,公司把我从餐饮部门调到人力资源部门做培训讲师,后来又把我调回餐饮部门负责一个项目的运营。说实话,对于做培训讲师和负责项目运营,我当时心里真的没底,但老板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你尽管上,我们相信你的实力。

后来,我离开外资企业回到武汉。面对只做过培训经理的我,董事长说:“人力资源总监这个位置我们不空降了,你上!大不了在你摔倒的时候,我扶你起来!”几年后,我真的在那个位置上做得风生水起。很多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因为任务压在你身上,驱动着你必须往前冲。

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不敢做这些动作,因为它们怕犯错。但是,人不仅仅是在成功中成长的,更是在试错中成长的。当然,试错也有三个前提:第一,你可以犯错,但是你不能不承认错误;第二,你可以犯错,但是你不能犯同一个错误;第三,你可以犯错,但是你不能错上加错。

瞄准关键人的靶心能力

通过人才盘点,我们找到了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又从自驱力的角度分析了哪些人是值得培育的高潜力人才。苗子找到了,接下来,你如何培育这些苗子呢?其实,上一章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瞄准关键人的靶心能力来做人才培育,这才是最高效的人才培育方式。

我们还是以行动教育为例来还原人才培育背后的推演逻辑,把人才盘点的整条逻辑线给连起来。

要瞄准靶心能力,我们必须先从战略入手。行动教育的战略定位是世界级的实效商学院,短期业务目标是2021年实现年产值20亿元。我们采用的是“总校+分校”的业务模式。

要实现2021年的战略目标,我们的关键策略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对于行动教育的增长路线图做了一个梳理:2017年,销售规模不到8亿元,当时一共有30支销售团队;2018年,销售规模超过8亿元,一共有50支销售团队;2019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10亿元,团队规模在2018年的基础上翻一倍。所以,在2019年年初,我们提出了“百团大战”计划,这就是我们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策略。

要落实这个关键策略,整条营销线就是我们的关键岗位。这个关键岗位上的关键人包括哪些?我们需要做一个人才盘点。

首先是我们的1,也就是我们的A+型人才。在行动教育,我们挑选各分公司销售业绩前三名的,将他们作为公司未来的储备管理者。我们的目标是把他们培育成为“百团大战”中的团长(领兵打仗的“大将”)。

因此,在2019年,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人才项目“大将营”出炉了——从年初到年底,我们必须产出60个销售总监(加上在岗的50个销售总监,2020年我们将拥有110位大将)。

对于这些未来的储备管理者,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铺开大而全的课程,而会着重培育他们的靶心能力。这些人已经是业务线的高手,未来要转型做管理者,那么我们要培育的靶心能力就有两项:团队绩效和团队管理。

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来考虑人才的第二梯队:如何培育6和2?6和2本质上就是行动教育的精兵,未来要去往的目的地是1。在行动教育,我们要把这群人培育成为少将,也就是教练。所以,我们把培育6和2的人才项目称为“少将营”。他们虽然目前不挂管理职级,但也相当于一个小组长。对于这些小组长,我们要培育他们什么能力?业务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

最后是3、5、7,这群人几乎都是新兵蛋子,他们的价值观与公司基本保持一致。经过了三个月的考核,他们已经转正了。在培育这群新兵蛋子时,我们不能跳级,而要把他们培育成6和2。对于3、5、7,公司要把他们培育成精兵,因此,这个人才培育项目被称为“精兵连”。精兵连培育的靶心能力是员工的业务作战能力。

当然,为了有足够的3、5、7,人才梯队的最底层必须有足够多的新人。所以,在行动教育,招聘永远没有淡季。只有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3、5、7,才能保证整个人才梯队不断层,就像一个人才火箭头(见图3)一样,能够向上游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图3 人才火箭头

你发现没有,从1到6、2,再到3、5、7,人才培育的层次逐渐清晰。同时,针对不同的培育对象,我们的培育目标不同,选择培育的靶心能力也完全不同。与此同时,针对关键岗位的各个层级,我们也分层设计了不同的人才项目。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每个岗位的靶心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必须与战略保持一致。比如,对一个从18岁就开始担任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员工,我相信他一开始是具备靶心能力的,他能胜任这个岗位。然而,在他48岁时,公司却突然告诉他不需要收费员了。他执行的还是和过去一样的服务流程、一样的服务标准,甚至做得更娴熟,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因很简单,靶变了——以前都是人工收费,现在流行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反问一句:是因为员工没有去训练靶心能力,还是企业根本没有预知未来的形势而忽略了培育员工的靶心能力?因此,靶心能力背后的本质在于保持一致性——必须让员工的能力培育与公司的战略需要保持一致。这是一以贯之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本文的最后,我请大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人才盘点的逻辑,找出你们企业中最关键的人才培育项目——独一无二的生产线。

转自公众号:HR菁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