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琅琊榜一,风起长林真的输了吗?这个细节确实弱了
只谈道具,不涉剧透,多图预警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故事发生在第一部50年之后、靖王之子执政时期,延续了第一部大气辉煌的格局。从宣布主演为黄晓明、刘昊然之日起,唱衰之声从未断过。如今剧已完结,剧情明了,家国大义依旧凛然,骨肉亲情温馨动人,挚友互信令人起敬,各平台的评分也慢慢上升。毕竟珠玉在前,两部琅琊榜的比较自然少不了,不少观众从剧情、服饰、人物刻画等方面,分析二者的优劣。今天我们对琅琊榜的关注点,放在角色的腰部配饰上。
皇帝(左)与靖王(右)
太子(左)与誉王(右)
言侯爷(左)与其子言豫津(右)
郡主
以上图片为《琅琊榜一》剧照,可看出皇帝、皇子、侯爷、郡主等皇亲国戚、朝廷重臣都佩有长长的玉组佩,且“腰带”处缀有玉片,这也是符合古时玉组佩的等级规范的(有关琅琊榜中玉组佩的分析见上篇文章《都说琅琊榜剧组处女座,那我们来挑一挑道具的毛病》)。
而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仅两位皇帝偶尔佩戴玉组佩,其他地位较高的王侯将相,仅在腰带上缀有或多或少的玉片(或金属片),未见玉组佩。
上篇中我们提到,历史上玉组佩的正确佩戴方法为:若单个佩戴则挂于胸部或腰部正中,若成对佩戴,则应对称挂于左右腹部。老梁王这长长的对称悬挂的两串玉组佩才符合事实,而小皇帝这挂在左腹的单个佩戴法,则是电视剧中常见的错误。
风起长林里没了玉组佩,算是一个缺憾,毕竟“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不过两部琅琊榜中均出现的“缀玉腰带”,似乎也是一个亮点。
小皇帝(玉带及玉组佩)
莱阳王(左)和长林二公子(右)铜/银带
这种镶缀有玉片的腰带,被称为“玉带”。
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由蹀躞带发展而来。蹀躞带是一种缀以垂饰的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这种装备最初来自西域游牧民族,后传入中原。环数的多少表示主人的地位尊卑,镶嵌物的质地和多少显示其身份。
唐 九环白玉蹀躞带,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带一般由由带扣、带銙、带鞓和铊尾组成。镶在带两端一侧为半圆形带板叫“铊尾”,带扣和铊尾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皮带扣和皮带尾部的装饰,鞓是指皮质的腰带,带銙也称为带板,镶缀在鞓上,形状有方形、半圆形等等,有的带銙上还有孔或者附环(如蹀躞带),用来悬挂物品。
上师所着玉带,或许是为了说明上师之妖邪,选用了三角的带板,而非常见的半圆形或方形。
玉带作为隋唐以后帝王及文武官员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金、银、犀、角、铁、木质地的带板一起,形成区分职官等级高低、官员身份尊卑的标志。
《新唐书·车服志》记述:其后(指高宗显庆元年),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瑜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也就是说,在唐代以銙的多少、材质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
唐白玉有孔带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琅琊榜》中,玉带和玉组佩之制参照魏晋南北朝,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确立未可知。单从剧照看来,似乎以带板的材质区分文武而非等级。皇帝及文臣用玉,而武将的带鞓上,带板一般为金属质。
内阁首府,文臣,玉带(左)和长林王爷,武将,铜带(右)
唐代至元代,皇帝及文武官员服装使用玉带的情况一直延续,玉带为皇帝、亲王和高级官员所佩用,每个朝代对玉带都有规定,在玉带的型制和数量组合上规定不够详细,也未能统一,因而不甚规范。
元狮蛮纹带銙、铊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元玉带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明代时,玉带的使用达到鼎盛,用带的规制更加规范,传世及出土的数量较多。刘若愚的《明宫史》中记载:“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银(金及)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不难看出,在众多质地的带板中,玉带的规格始终最高。
明玉透雕龙纹带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 龙纹玉带故宫博物院藏品
玉组佩象征身份地位,玉带/铜带同样代表等级,但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玉组佩的消失、未彰显相应等级制度的玉带,让它在配饰方面,比于《琅琊榜一》之严谨细致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