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能力陷阱” 2024-04-20 19:36:55 和一位姐姐聊天,自从暑假开始,她就在和女儿的手机作斗争。女儿一天到晚捧着手机打游戏,一会儿是团战,一会儿是演奏大师。她说,最抓狂的就是看她手指飞快地在飞机上跳动,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似的。就算成年人也有这种体会,开始玩一个游戏,投入时间越多,操作越熟练,拿到的分数越多,你也就越难停下来。工作中也是如此,越熟练的事情,我们做的越是停不下来。上司同时交代你两件事,一件是你每天都在做的、对结果也很有把握的事;一件对你来说是陌生的、需要投入时间去学习、也不一定能达成目的的,你会选择哪一件?如果不是后者有更诱人的奖金激励的话,大部分人会选择有把握的事。于是,我们所擅长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多,你变得更加熟练、更游刃有余。但是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有一天,市场变了,你擅长的工作变得可有可无了,这时候,你才想到,光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擅长的事,是远远不够的。 你在某一个方面经验越多,越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这就是“能力陷阱”。能力陷阱,是“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的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伊贝拉提出:能力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个陷阱。资深职业规划师赵晓璃,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深井迷局”。很多专业度非常高的人,常年只关注一个领域,他所有的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是针对这个领域的。就像一个挖井的人,他挖得最深、挖到的井水最多,但是一旦整个行业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变动,外面的环境变了,越是井下的人,就越难爬出井口。所以说,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越突出的人,越容易遭遇“深井迷局”。曾有一个38岁的某公司技术总监找她咨询。这个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同一家工作,从基础的技术人员一路晋升到总监,以为会顺顺利利地干到退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最近几年行业没落,他所在的公司能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他所在领域的专业性太强,很难迁移到其他行业,所以行业的衰落,也让他的职业生涯陷入了尴尬境地。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能在擅长的领域做出深度,更要拓展知识的宽度、打开能力的边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做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面试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80后的妈妈,有十六七年的工作经验,写过很多文章,从传统的杂志、到公众号、短视频文案,几乎都有所涉猎,想要谋一份主编的工作。新媒体领域从业者相对来说是很年轻化的,以90后为主,一个有十几年写作经验的人,未必有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有优势。这时候就要考虑,这个人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能力,能不能转变成带领团队写更多好文章的能力;比年轻人多出来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能不能给现在的工作加分。如果不能,那么“有经验”这一点,就不能成为他在求职上的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因为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反而有着更强的可塑性。仅凭一门技能通吃的时代早已过去,唯有结合深度与广度才能构建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的发展,把工人的一生消磨在少数单纯的操作上,他们的智力不能发挥,因而变成最愚钝最无知的人……工人单调的无变化的工作,消毁了他们精神上的勇气,毁坏了他们的肉体上的活动。”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存在,即便是高档写字楼里,也同样有很多机械的、重复性的工作,消磨着打工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在这样的岗位上,一个人就是一颗“螺丝钉”,每天重复着一套流程和动作,也许特别顺畅,但是耗尽了你所有的经历,很难提起提升自己的欲望。有一天,这颗“螺丝钉”被消磨坏掉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换一颗新的就好了。樊登在推荐《能力陷阱》一书时说:“如果陷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中,会侵占更为重要的策略性思考时间,最终我们的能力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陷阱。”很多人以为,只有做到了管理者的位置,才需要做策略性的思考。事实上,一个人在任何阶段都有需要沉淀的东西。对于管理者来说,他需要思考组织层面、行业层面的问题,需要用一些额外的时间处理意外事件,以免这些意外打乱了自己原本的节奏;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则需要思考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需要花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除了能力陷阱,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关系陷阱。我们常常陷入人际关系的陷阱里,比如对建立人际网络有着排斥心理,认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主动地、带有目的性地建立社交网络是虚伪、功利的;或者对主动、带有目的地建立人际网络感到厌恶,只接受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关系。这些社交陷阱会让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走到一定的阶段时,人际关系还会成为你发展的短板。任何职业都有“天花板”,当你发现自己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日常琐事上,那么你正在陷入这种能力陷阱。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突破成长的瓶颈,才能实现个人能力的迁跃。什么导致了能力陷阱和社交陷阱?如何避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要工作,有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琐碎与枯燥,有些人却能挣脱枷锁,成功地实现财务、心灵的自由。其中的差距,在于你能不能大胆尝试自己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能不能走出舒适圈,去突破能力的天花板。只有这样,我们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和职场环境中,拥有真正的看家本领。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微信号:19986516216 赞 (0) 相关推荐 领阅圈 | 不要让自己在低效的努力中坠入“能力陷阱” 这是"慕蓉"公众号第288篇原创文章 专栏 | 领阅圈 人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我们就会只擅长做那些事. 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也就越愿意去做.这 ... 最难就业季:这13条建议,真希望求职者能早点知道 史上最难就业季,最少喊了有十年了. 众所周知,升值计是一个有关人生和财富的公号.求职者尤其是应届生怎么应对这个史上最难,升值君愿意从商业上给出13条建议: 英国<卫报>有个数字,理工科学生 ... 十年经验工程师为何被裁? 事件 去年年底,公司来了一位工作十余年的工程师,据说软件硬件都会,应聘的岗位是XX算法工程师.比较巧的是,这位工程师是我上一家公司隔壁部门的同事. 我们均来自大厂,但是是国企,二线城市.所以尽管他在前 ... 简历作死方法大合集 "我上周投的简历,现在还杳无音讯!是不是HR放假了?" "HR那边显示<已读>,但是怎么就不回复呢?" "投了好几十家了,怎么就没有一个回 ... 能力陷阱 你所擅长的,往往是限制你的. 一个人目前所能做出的对未来的目标.愿景的预设是他现阶段能力极限所能达到的上限,所以他现在要求自己做到的恰恰并非他未来能否做到的.这就是能力陷阱,思维决定行动,你的思维没有 ... 齐帆齐||能力陷阱 能力陷阱,这本书的作者是: 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之一,哈佛商学院巡视委员会成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职业与领导力发展方面的权威专家, ... 《能力陷阱》谭成·读后启发 领导力的发展应该是由外到内的.当你发现差距,有了改变的紧迫感,你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创造新的外在表现,然后再根据外在表现进行反思,内化领导者的角色认知.外在表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重新定义你的工 ... 盛夏随心笔记:长处比短板更容易困住你,读《能力陷阱》有感 最近降温有点冷,而且每天都多云,春天的气息, 最适合的就是喝着茶,读读书, 很多人总说,能力好,人生总会出彩的, 但是读完这本书,有点吓到了我,似乎跟我以往想的都不太一样, 它告诉我,有时候限制自己发 ... 能力陷阱:毁掉一个人的往往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你好,我是小云.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当你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的时候,很快一包瓜子就不翼而飞了,只剩下了一堆落寞的瓜子皮. 我们为什么会在嗑瓜子的时候停不下来? 因为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最擅长 ... 如何突破个人价值,避免落入能力陷阱? 编辑导语:数据岗位是研发团队的重要岗位之一,结合数据分析,研发团队可以更好地开发产品.找准产品定位.推动产品迭代.那么,数据岗人员应该如何发挥自我价值.甚至突破自我?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 ... 《能力陷阱》:先行动后思考 前言 当领导给你部署一个新的任务时,你有没有过这种想法:这个事情不是我擅长的,我不想做. 近些年来非常流行一句话叫: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舒适圈"相关的书--< ... 一起来扒一扒你的能力陷阱——君说乎生涯读书会《能力陷阱》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我们的能力陷阱." 我在白板上画了一个表格,最左边一列是角色,角色边上一列是目前占比,包括时间精力资源分配综合考量.例如总舵主的工作角色有:运营50%,销售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