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13:此消彼长,推陈出新。与其欲求过多,不如中正
《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就是风箱。以前家庭中放在灶台一边,用来鼓动风,以吹火。风箱的两头各有一个进气孔,不论向哪个方向拉,都有风进去。而进气孔同时也是闭气孔。在一拉一送的过程中,进来的空气就会推送进灶台,吹动火烧得更旺。
老子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做比喻,说明天地就如同风箱一样,有进有出。此处关闭孔道、另一处便打开孔道,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肺,也如同这个风箱。在一呼一吸之间,实现了消长,得到了想得到的,舍去了不需要的。再放开我们的眼界,不仅仅呼吸,我们生命的成长、天地间万物的成长,也都是体现在不断的此消彼长之中。用学术名词表达:就是代谢,也就是推陈出新。
目前科学家们对宇宙的探索,开始认识黑洞了,并成功拍出了黑洞的照片。同时还发现了在宇宙中有白洞。黑洞,是无限地吸收物质;白洞,则不断向空间抛洒物质。这两种天体,就是另一个大的“橐龠”:一边吐故,一边纳新。抛弃的旧物,在另一个空间,就是新生。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看似空无,但是,大道一直运行不息,便无穷无尽永不枯竭。这句话里的“虚”,并不仅仅是“虚空”、“虚无”的意思,“虚”是一个动词,它还代表着事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反复的过程。这个反复的过程,是从不停止的,即是“不屈”。
前面的章节中,老子说过“行不言之教”。与这里出现的“多言”,是相同的表达。“言”,就是定义、下结论、做出判断等。用在国家管理上,“言”就是政令、律法等。“数”应该如何理解?结合其它的字,就可以有大概的理解,比如:定数,命数,劫数,运数,气数,天数,等等。《经》中的“数”,就是对规律的把握的意思。
那么,“多言数穷”,老子通过这四个字告诉我们:过多的认知、结论以及判断等,看似更容易全面的认识事物,但是在事实上,结果恰恰相反。因为每一个判断、结论、认知,定义,都是站在一定角度的,都是片面的,是不可能全面认识的。要么偏左、要么偏右,要么忽高、要么忽低,等等,都是偏离了大道。
所以,在这章节中,老子告诉大家,“不如守中”,就是守住“中”,即是中道、正道,不偏不倚。结合本章第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便知道这个“中”,就是公平、公正,从而不会偏斜。
从上面的理解中,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简单,才是世界的本相,也是大道的本源。所有的复杂的东西,都是“多言”导致的。比如数学中,不论多复杂的运算规则,都是建立在1+1=2的基础上的。再如,计算机的虚拟空间,不论有多么繁复,都是0和1两个数字编写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