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药疗疾经验举隅 易修珍云南。
常用方药疗疾经验举隅 易修珍云南。
一、三七
1.子宫内膜异位症
故在辨证基础上配三七可加强活血止痛,取活血消癥之功。
2.崩漏
崩漏的形成为诸种因素造成的虚、热、瘀损伤冲任胞脉,其中瘀血始终存在于崩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故在辨证基础上配三七有活血止血的双相作用。
3.月经过少、闭经
月经过少、闭经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冲任二脉不盈引起。若正气虚极,必血流艰涩乃至枯涸而生瘀证。临床上辨证虽有虚实之分,但虚者居多,虚实夹杂者亦多并存,最终均可导致瘀阻胞宫,
故在辨证基础上配入三七能养血、活血、调经、通经。
4.盆腔炎
盆腔炎由湿热邪毒侵入后蕴结于下焦,日久与气血相搏,损伤冲任、带脉所致。故在辨证基础上配三七可增强清热解毒消炎之力。
5.不孕症
若经期、流产时湿热之邪内侵,或情志不畅,或经期遇寒,或素体阳虚致寒凝瘀滞,皆可致胞脉瘀阻,两精不能相搏而不能受孕。古人指出,“土中有石则草不生,渠中有阜则水积阻,妇人立身不产,断续不孕,皆子脏有瘕之故”。
故在辨证基础上配三七可使活血、通络相得益彰。
6.恶露不绝
流产、引产或产后气血两虚,胞脉冲任损伤,胞宫复旧不良,从而导致恶露不绝。故在辨证基础上配三七既能祛瘀复旧,又能养血生新。
7.绝经前后诸证
反过来又加重瘀血形成,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长期少量服用生三七末,能改善全身微循环,改善血液的浓、黏、聚状态,增加机体的活力,调整代谢,对延缓衰老、防治肿瘤有益。
综上所述,女子以血为本,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而气血互相资生、互相依存,血病可及气,气病亦可及血,二者彼此密切相关。七情所伤,肝气不舒,气机郁滞则血瘀;
房劳多产、流产、崩漏、手术创伤等耗气伤血,气虚血少则血流迟缓可致血瘀;
经期、产后感受邪热、湿毒内侵,蕴结于下焦,血运被遏,也可致湿热瘀结,由此证明中医妇科疾病与“瘀血作祟”关系密切。
此外,易老对瘀紫舌,特别是对舌下脉络的形态、颜色、充盈程度的观察,也作为妇科疾病瘀血证诊断及治疗用药的重要参考。因此,易老充分利用三七独有的祛瘀生新的双相作用,灵活配伍后广泛治疗经、带、胎、产、杂病。
二、莪术
莪术,全名蓬莪术,又名蒁药,苦、辛,温,入肝、脾经。《药性论》曰:“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日华子本草》曰:“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代表方有《妇人大全良方》的温经汤、蓬莪术丸等。近代医家张锡纯在众多的活血药中尤喜用三棱、莪术,他的“理冲汤”治一切脏腑癥瘕、积聚、室女月闭血枯等疾,至今仍被后人继承运用。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立的由三棱、莪术等组成的宫外孕II号方,主治宫外孕未破损期。概而言之,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据资料表明,莪术及莪术提取液被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卵巢囊肿、宫外孕、宫颈癌、盆腔炎性包块、闭经等妇科疾病,而对于瘀血、癥瘕引起的如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性疾病方面的应用未见报道。易老经过近40年临床实践探索,提出莪术只要配伍得当,不仅有破血消癥之力,相反还有祛瘀止血的作用。易老对莪术的运用较好地体现了其独创的“排瘀”治病的学术思想,下面分而论之。
1.月经过多、崩中
临床上常见一些月经过多或崩中的患者,病势凶猛,多年来虽经多次清宫止血、西药对症及激素治疗仍未治愈,并由于长期出血继发引起中、重度贫血。临床可见经行量多如注,夹血块,或非经期阴道流血如崩,若长期反复不止,可伴随有精神倦怠,头昏乏力,少腹胀痛或隐痛,肛门坠胀痛,腰骶酸痛等症。
易老认为“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尽管血失正虚,气随血脱,虚证明显,但经血夹块,少腹胀痛,肛门坠胀,舌质虽淡或红,但有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亦增粗延长。追问患者病史多有癥瘕瘀血痼疾可查,或合并子宫肌瘤,或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内膜增厚,或子宫偏大。辨证多为虚实夹杂,瘀滞胞宫血不归经,
故易老主张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山茱萸等补气养血、益肾固冲任的基础之上,酌加莪术、牡蛎、三七粉、茜草等化瘀药物,提倡乘阴道流血之势排出体内滞留的瘀血,而莪术经配伍之后破血之性受到牵制,祛瘀排瘀之力增强。
事实证明有不少患者用药之后,阴道会流出烂肉样组织,一旦瘀血流尽之后,则立即采取复旧的方法,即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可使月经过多的患者月经量减少至正常,崩中的患者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更年期月经紊乱的患者经行次数逐月减少至绝经。
2.漏下、经期延长
临床上有些患者,阴道反复少量流血月余,也有的每遇行经初期则量少欠通畅,行经10~15天才净,虽服过不少止血的中药,但屡不见效。易老认为久漏多瘀,单纯收涩之品容易闭门留寇,后患无穷,故主张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莪术、牡丹皮、益母草、卷柏等药,达到祛瘀调经通经的目的。患者用药后,大多阴道流血量增多,并持续2~3天即停止,继续巩固治疗后可告痊愈。
3.恶露不绝
若产后或流产后阴道流血反复不止,检查明确有宫腔组织残留者,多数进行清宫治疗。但临床有些患者进行反复多次清宫加对症处理后,不仅流血未止,检查仍提示有宫腔残留组织,有些甚至还有胎盘组织嵌顿的情况。易老认为产时损伤气血,产后流血日久,更使气血受损,无力缩宫排瘀,
故主张在生化汤基础上,加入大剂量黄芪,并配莪术、紫草、炒卷柏、益母草等药,使气血复、瘀血去而血止。
实践证明莪术经配伍之后,在治疗妇科一些癥瘕及出血性疾病方面独具良能。临床上易老常用莪术与参芪相配,正如张锡纯认为,“三棱、莪术消冲中瘀血,即用参芪诸药,以保护气血,则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且参芪诸药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易老还常用莪术与牡蛎相配,莪术的破血之性受到牡蛎制约,而排瘀散结之力得到增强,一旦瘀血排出则子宫内膜可迅速修复而血止,二者相配可广泛用于癥瘕出血和内膜增殖引起的出血。
因此,“排瘀”治病可以说是易老独具特色的治病经验之一,不同疾病的排瘀方法亦有所不同,莪术的作用仅为其中之一而已。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莪术具有抗肿瘤(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破坏和抑制作用),抗孕卵着床,升白细胞及增强免疫功能;莪术还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的生长,对炎性肉芽肿有明显抗炎作用。易老用莪术配伍治疗的妇科出血性疾病多有流血时间长,或多次宫腔操作史的特征,容易造成宫腔感染,感染后的宫腔又加重出血,而子宫内膜在长期的炎性刺激下容易生长息肉。故配伍莪术既可增强免疫力,增加白细胞数,又有抗菌、抗炎、抑制炎性肉芽肿生长的作用。
三、卷柏
卷柏,又名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石莲花……,《滇南本草》又称其为回阳草。卷柏为药用卷柏科植物卷柏的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山东、辽宁、河北,尚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垫状卷柏。二者虽同入药,但易老临床所用为前者。卷柏春秋均可采集,以春季采色绿质嫩者为佳,采后剪去大部分根须,去净泥土,晒干或炮制成炭入药。
《本草纲目》记载:卷柏性辛、温,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癥瘕,血闭,绝子,治脱肛,散淋结,强阴益精,通月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中药大辞典》记载:卷柏含黄酮、酸性成分、氨基酸、海藻、糖等多糖类、少量鞣质,归足厥阴、少阴血分。《中医妇科临床药物手册》记载:卷柏主治崩漏、胎漏、恶露不绝等妇科出血性疾病,以及胞衣不下、催产等。《本草求真》曰:“卷柏,其治有分生熟,生则微寒,力能破血通经,故治癥瘕淋证等症;炙则辛温,能以止血,故治肠红脱肛等症。性与侧柏叶悬殊,治亦稍异,不可不辨。”
概而言之,尽管各医家对卷柏论述颇多,不尽相同,
但其生用破血,炙用止血的作用是肯定而无质疑的。那么其在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妇科疾病中该如何选用?易老通过细心揣摩和多年临证用药,将其逐一归纳。
1.经期延长、崩漏
易老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卷柏具有祛瘀调经止血之功,主治妇女月经初起不畅,淋沥数日后方畅通,由此导致的经期延长或崩漏者。易老常用生卷柏与三七粉、莪术配伍,祛瘀调经,使经血循常道而自调;或用炒卷柏与三七粉、茜草、血竭粉配伍,协同作用之力增强,止血迅速而快捷。
2.恶露不绝、胞衣不下
卷柏常被易老用来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胞衣不下。
于“生化汤”中配炒卷柏、益母草治疗多例产后因宫腔组织残留或嵌顿而出血,或因多次清宫不愈或不宜再行刮宫者,临床确有疗效。
3.阴肿、老年性阴道炎
易老取卷柏活血消肿、清热除湿之功,常将其配入经验方“固气利湿汤”中运用,用后疗效往往强于一些从气分清热利湿的药物。因此可以说,
易老发现了卷柏具有清热除湿解毒的另一独有功效,临床配伍应用可以治疗妇科湿热引起的阴肿、老年性阴道炎等疾病。
4.子宫脱垂伴感染
易老利用卷柏解毒升提的功效,治疗妇人子宫脱垂伴局部感染时,常于“补中汤”中加炒卷柏、倒提壶。
临床中易老曾治疗3例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效果俱佳。
5.其他疾病
卷柏可配伍天麻、川芎、白芷、藁本、羌活、刺蒺藜等治疗经前后外感、内伤头痛;
配伍合欢皮、小红参等可开达情志、安神定志。
综上所述,卷柏具有祛瘀调经、祛瘀止血、活血解毒、祛瘀复旧、催产、排胞衣及升提等几个方面的作用。
而易老对于某些文献报道用卷柏治胎漏不敢苟同。至于卷柏的消癥作用易老也多不采用,因易老认为其收敛升提之性不利于癥瘕消散。概而言之,卷柏是一株良药,若配伍运用得当,可广泛治疗妇科多种疾病。
四、倒提壶
倒提壶又名挖耳草、芸香草、毛叶草、烟管头草,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为民间常见之草药。
对倒提壶的认识最早见于《滇南本草》中,“芸香草……味苦、微辛,性寒。《云南中草药》云:“治小儿肺炎,泌尿道感染。”临床上倒提壶常配伍治疗妇科阴部疾患,现举例说明。
1.阴肿
梁某,女,32岁。1998年4月16日初诊。
患者发现阴部有肿块2月余就诊。月经来潮前肿块稍有增大,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均建议其行手术治疗。患者因不愿意手术治疗来诊。诊时患者口干,咽痛,面部痤疮生长;平素月经量偏多,夹血块;舌红夹瘀,苔薄白少津,脉细弦。妇检:阴道前壁近阴道口处有一约2.5cm×3cm大小粉红色赘生物突出,表面光滑,囊性,轻触痛。西医诊断:阴道前壁囊肿。中医诊断:阴肿。辨证:肝脾不调夹瘀热。拟方:
逍遥散加减。倒提壶15g,炒柴胡12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生地15g,白术12g,茯苓15g,天花粉15g,刺蒺藜12g,卷柏15g,枳壳12g,白花蛇舌草20g,茵陈15g,甘草6g。服药4剂后复诊,患者阴部肿块已明显缩小,自觉无不适,舌红夹瘀,苔薄白,脉细弦。继服前方去生地,4剂后阴肿完全消失,经前也未复发。
2.阴挺
高某,女,60岁。2000年7月28日初诊。
因阴部有肿物突出2天就诊。患者初感小腹及会阴坠胀不适,后渐觉有肿物突出于阴道口。诊时见患者形体偏胖,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焦虑;舌红夹瘀,苔薄黄腻,脉细数。妇检:阴部有拳头大肿物完全脱于阴道口外,表面潮红充血,有淡黄色分泌物附着。西医诊断:Ⅲ度子宫脱垂并感染。中医诊断:阴挺。辨证:气虚下陷,湿热下注。治则:益气升提,清热除湿。拟方:
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倒提壶15g,黄芪30g,太子参15g,白术12g,茯苓15g,柴胡12g,炙升麻10g,陈皮10g,知母10g,枳壳15g,当归15g,甘草10g,4剂,嘱其注意休息,切忌劳累负重。患者于9月4日复诊,诉服药4剂后脱出之子宫完全自行回复,阴道分泌物减少,舌淡红夹瘀,苔薄白黄,脉弦。妇检:外阴、阴道呈老年型,宫颈距阴道口约3cm。为巩固治疗,继服中药:倒提壶15g,炒柴胡12g,黄芪30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5g,枳壳10g,炙升麻10g,山茱萸12g,知母12g,茵陈10g,陈皮10g,炙甘草10g。
女性的阴户是人体脏器向外界开放的门户,前阴有尿液、经血、带下流出,也是男女交媾之处,后阴有粪便排泄,故前后二阴是最易感受湿热毒邪之处。倒提壶属于云南多产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人们习惯用之治疗咽喉肿痛、乳蛾、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等。
易老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认为倒提壶除以上功效外还具有清利湿热、升提行气、消肿散结的功能,而且其偏入肝经,尤其适于肝经湿热毒邪蕴结之证;又因足厥阴肝经沿股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故易老运用倒提壶配伍其他药治疗妇女阴部疾患,
尤其是阴肿、阴挺、阴疮,屡用屡效,可谓是治疗阴部疾患的专药。
五、虫类药
虫类药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古代医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易老亦常伍以虫类药入方剂,疗效显著。女子以血为本,经、孕、胎、产、乳等生理功能均以血为用,当机体气血失调,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瘀滞积聚而成病时,选用具有走窜善行之性及血肉有情之品的虫类药能起到破瘀行滞、消癥散结、调气活血、通络止痛及引经的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因此,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只要辨证准确,在辨治处方中加入虫类药即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现将易老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水蛭破血逐瘀,治疗癥瘕诸疾
味咸微腥,性平,有小毒,入肝、膀胱经。《神农本草经》曰:“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因此,治疗时在辨证处方中选水蛭入药,取其入肝经血分及善穿透入络而持续消磨的作用,
临床收效颇佳。
2.蜈蚣抗早孕、止顽痛、散结聚,用于终止妊娠及妇科癥瘕痛证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因其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风动抽掣、口眼㖞斜、手足麻木等内科病症及疮疡痹毒等皮肤科疾病。将蜈蚣运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及早早孕欲终止妊娠者。
除此之外,根据蜈蚣通络止痛、散结、去恶血的作用,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疼痛甚、癥块大的顽症患者的辨证处方中加入蜈蚣以散结聚、破瘀血,止顽痛。实验研究亦表明,蜈蚣可使小白鼠妊娠率降低,镇痛、抗炎作用明显。
3.海马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治疗月经稀少、闭经
海马为甘温之品,能补肾壮阳,调气活血。易老临床运用海马治疗生育期女性月经稀少、闭经,疗效甚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月经稀发、月经停闭的患者日渐增多,而且避孕方法不恰当或流产等亦会引起月经过少、闭经发生,特别是月经停闭数月或数年不潮者,因违背了生育期女性的正常生理而机体表现出诸多不适。故治疗前要对月经稀发、月经停闭患者详察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随后根据辨证在处方中加入海马。
4.地龙通经活络,治疗附件炎,代山甲
地龙又名蚯蚓,为平肝搜风药,味咸性寒,入肝、脾、肺经,具有清热、平肝、通络的作用,并能通小便、利水湿。
附件炎的形成在中医理论上主要是湿热瘀滞留于肝经所致,因此表现出腹痛绵绵反复发作、带下量多。
附件炎还可进一步发展为癥瘕、不孕等。故在治疗附件炎的处方中辨证加入地龙,即取地龙善行入络、清热利湿的作用,并能通过其主入肝经的药性引诸药归经入络,行肝经之瘀滞湿热,同时辅佐其他药物共奏通络止痛、清热除湿的作用。
5.穿山甲软坚散结、行滞止痛,治疗乳癖
穿山甲味咸性凉,入肝、胃经,能软坚散结、行滞止痛,故为治疗乳房疾病的要药,正如《本草纲目》言之有“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的功效。
在治疗乳房疼痛较甚或乳房结节久不消散者时配穿山甲入方剂进行辨证治疗,药后常可收到乳痛得消、结节软化消散的疗效。临床常使用炮甲珠研末配汤药兑服,每剂汤药配炮甲珠粉6~10g。
易老临床用药独特,且善于运用虫类药治疗妇科疾患,现举例如下。
吕某,女,39岁。1998年7月27日初诊。
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治疗后复发,出现经期小腹剧烈疼痛,曾服西药治疗2年稍有缓解,停药后痛经更甚,伴阴道坠胀痛甚,并痛引肛门,月经量多;舌淡红夹瘀,苔白腻,脉细涩。妇检:阴道后穹隆触及多个痛性小结节,子宫体积稍增大。B超提示:子宫后壁腺肌症。西医诊断:
子宫腺肌症。中医诊断:痛经,癥瘕。辨证: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扶正,化瘀止痛。拟方:黄芪30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5g,杭芍15g,川芎15g,藁本10g,莪术10g,煅牡蛎30g,鸡内金12g,姜黄12g,水蛭6g,蜈蚣2条,甘草6g。服药8剂后患者痛经明显减轻,之后以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服药24剂后经量减少,痛经消失,肛门轻坠胀感。经净后查体阴道后穹隆小结节触痛明显减轻,B超检查未发现子宫附件异常。
六、固气利湿汤
易老浸淫临床多年,总结出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妇科各疾的经验方。现以“固气利湿汤”为代表,详述该方疗疾的经验。
固气利湿汤由
黄芪、续断、沙苑子、砂仁、苍术、黄柏、薏苡仁、萆薢、柴胡、甘草等组成。
本方组方严谨,治疗妇科疾病范围广泛,疗效独特。
本方的创立基于妇科一些湿热性疾病。
这些疾病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病症变化多端、虚实夹杂,若单纯清热除湿,久则易伤正气,而本方既清热利湿又补脾肾、益气升阳,使祛邪不伤正,固本不恋邪,适用于带下病、淋证、阴痒、阴挺、盆腔炎等疾病。
1.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局部、全身症状者。其主要病因是“湿”邪为患,而脾肾功能失常又是发病的内在条件。固气利湿汤既能健脾益气升阳、疏肝固肾,又能清热除湿;主治带下病反复日久未愈,带下量多,色淡黄或黄,质清稀如泡沫或稠厚如豆腐渣样,腥气臭秽,伴头昏、腰痛、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虚。临床举例如下。
保某,女,34岁。1998年7月13日初诊。
带下量多、色黄反复3年未愈,烦躁,倦怠,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检:阴道分泌物黄稠,宫颈Ⅱ度糜烂,附件增厚压痛。西医诊断:宫颈炎,附件炎。中医诊断:带下病。辨证:气虚肝郁夹湿热。治则:益气解郁,清热除湿。拟方:固气利湿汤加减。黄芪20g,续断、沙苑子、萆薢、臭椿皮、芡实各15g,炒柴胡、苍术、黄柏、川楝子各10g,郁金12g,甘草10g。连服8剂后带下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妇检:阴道分泌物正常,宫颈Ⅱ度糜烂,双侧附件稍厚无压痛。再予4剂以巩固疗效,并嘱经净后行宫颈光谱治疗。
2.淋证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症。其病因主要是热邪为患,但与湿邪亦关系密切。临床上常遇到一些长期运用各种抗生素或中药汤、丸剂治疗仍久治不愈的淋证患者,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患者,尿检无任何阳性指标,但有夜尿清长、尿道口灼痛,或尿频尿急、带下黄少等症状,且多在体倦劳累后表现突出。易老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缠绵日久、耗损正气致脾肾亏虚、下元不固、湿热余邪未清引起。用固气利湿汤酌加白茅根、猪鬃草以清热利尿,疗效较好。临床举例如下。
孟某,女,63岁。2000年3月4日初诊。
患者绝经10余年,近半年常感少腹疼痛,伴见尿道口灼痛,夜尿频数清长,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效。诊见: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口干,大便干,舌淡黯,苔薄白黄,脉细弦。妇检: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萎缩。中医诊断:淋证,阴挺。辨证:脾肾两虚夹湿热。治则:补脾肾固气,清热缩尿。拟方:固气利湿汤加减。黄芪20g,续断、沙苑子、萆薢、益智仁、倒提壶各15g,炒柴胡10g,苍术10g,黄柏10g,乌药10g,石菖蒲10g。连服4剂后诸症大减,再进4剂,诸症消失,病愈。
易老临证时一贯强调要抓住疾病的本质,不能见淋利尿、见带止带、见痛止痛,只图一时之效而延误病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固气利湿汤方中黄芪、黄柏均具有增强免疫、强壮机体的作用,以及广谱的抑菌、抗菌能力。
该方扶助正气,固本祛邪,临床对于久治不愈、损伤脾肾的带下病、淋证、阴痒及妇科诸多属于气虚夹湿型的疾患用之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