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一:侃侃而谈
有一次,我批改作文,看到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个句子:“一到课间,我同桌就在座位上侃侃而谈,说得天花乱坠,大家没一个人相信他说的话。”我提笔,轻轻地在“侃侃而谈”写上点评:成语误用了,应该用“夸夸其谈”。
为什么在这里用“侃侃而谈”不合适呢?这要从“圣人”孔子说起。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但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地位并不高,仅相当于下大夫。
大夫这个称谓,是古代的一个是官阶,而不是官职。春秋时期,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和士三级。其中大夫又分为三等,最高一级称上大夫,其次是中大夫,最低的一级称为下大夫。
孔子一生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
鲁昭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516年,孔子曾对齐景公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这句话,就是强调君臣父子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各自“礼”的规范。
对于“礼”,孔子总是身体力行。他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说话,孔子神色温和,语气恭顺,就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这样的重要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说话时特别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和上大夫、中大夫说话,他又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孔子就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即使加倍小心谨慎,也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侃侃而谈”这个成语( kǎn kǎn ér tán)出自《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侃侃而谈”的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侃侃:理直气壮。它是个褒义词。而成语“夸夸其谈”的意思是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夸夸其谈”是个贬义词。本文首段所提到的那个学生作文中的句子,由于语境是贬义的,因此不能用“侃侃而谈”,应改用“夸夸其谈”。
错误用法:
1. 一次出差在外地打车,同的哥聊起有关婚姻的事,这位的哥侃侃而谈的内容,大多与其婚后生活有关。
辨析:“侃侃而谈”的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在出租车内同司机闲聊有关婚姻的事,根本无需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所以误用了“侃侃而谈”,应该用“聊天”。
2.蔡明、潘长江二人低声侃侃而谈,蔡明更不时大笑,不知是不是要继续在春晚携手亮相。
辨析:“侃侃而谈”的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蔡明、潘长江低声说笑,同“侃侃而谈”更不沾边,可以改为“交头接耳”。
正确用法:
1.讲到戏剧知识,我们语文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同学们则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
2.北京时间4月28日,中国乒乓球队在北京举行庆功宴,庆祝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世锦赛上夺得全部五项冠军,很多家媒体前来采访,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男单冠军马龙侃侃而谈。
3.看着画面中用英语侃侃而谈的刘欢老师和“大胡子”调音员,恍惚觉得竟像是“北京人在纽约”。
4.不过,接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邀访的电话,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周光礼现在不再侃侃而谈,而是迅速挂掉。
你会用成语“侃侃而谈”了吧?请记准了:如果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要有“夸夸其谈”。当表现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时,要用“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