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田治江/出书不易卖书更难
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出书那点事儿”征文选登
田治江
作为一个爱好写作,又在各类报刊发表了一些文章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出一本自己的书。不然,别人时常会问,听说你写了、发表了许多的文章,怎么没有见你的书?往往这个时候,我总是很不好意思回答别人,只好引转话题。
后来,随着图书出版市场的开放,个人可以自费出书了,我的心就更动了。2004年,市文联的陈默老师准备编辑出版一套丛书,他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我经多次和他沟通测算,那个时候出一本书,不要太厚,大概得一万三千元左右。我怕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就向朋友借了一万元,自己凑了一些,把自己几年来发表的诗歌、散文收集到一起,分为诗歌卷和散文卷,准备出一本诗文合集。当时既怕书太薄了,不够分量,又怕太厚了,费用超预算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书稿交给陈默老师审定,并由他亲自编辑文稿。最后在2005年的前季,我的第一本诗文合集《含盐而行》出版了,这本书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当时为了节省开支,陈默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争取到在本地的印刷厂印刷。这样就有了许多的好处,也可以节省许多资金,而且校对起来也方便。尽管现在回过头看起来这本书有些粗糙,但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而且我也是我所在县城,第一个出版纯文学书的人。
书出来之后,除一大部分送给了文学爱好者,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熟人等关系给一些单位卖了一小部分。最后算下来,我的第一本书,我收回来了五千元,自己花了近八千元。由于都是写本地和小时候的事,一些人读了之后,也不知道是真心话,还是假话,见了我都说,你的那本书还不错。这一方面给了我继续写下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我想再出了本书的愿望。特别是外地的一个朋友,家在农村,生活和经济条件都很不好,从他的朋友处看到我的书后,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非常想要一本,我按地址给他免费寄了一本。
过了几年,我又把自己近几年写的随笔,整理了一个集子,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只收集了随笔,这本书于201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我出了一个十六开本的,这样看起来比较大气一些,尽管我也是用了丛书号,但也花两万一千多元。这本书按计划应该在当年的六月份就印出来,结果一直到了年底才印出来,记得书托运到我所在的市上时,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又下了雪,天冷路滑。托运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这里有你的一批货,到了市上,看是你自己来取,还是加些钱,我安排人给你送过来?”其实也就是五十多公里的路程,我自己去取当然不方便,只好给他多加了三百元的运费让他给我送过来。
当书送到了县上时,正是周末,我在单位加班,就让把书拉到单位的楼下。书全部卸下来之后,送货的人就走了,让他搬又得多加钱。家里没有地方放这一千册书,我只好一个人一次次地往五楼的办公室里搬,后来单位加班的几个同事知道了,才帮我把那些书搬到办公室。
这本书无论从印刷,还是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比第一本好了许多。同样给人送了一大部分,还厚着脸皮给一些单位卖了一部分,最后我共收回了一万多一点,这样我自己还花了家里的一万多元。家里的钱也很紧张,家人尽管有些不高兴,但总归还是支持我的。
出了两本书之后,就不敢再出了,这样老是贴钱出书,也不好向家里人交待。尽管每次书出来都面临着卖难的问题,但对一个爱好读书、爱好写书的人来说,好像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为此我仍然埋头读书、写作,坚持不懈。
后来我调到县文联工作,有了工作的便利,在文联的五年时间里,我组织编辑出版了两套文艺丛书。也借此机会,我先后出版了自己的三本书,分别是诗集《透明的风》、散文、随笔集《炊烟里的故乡》、《亲历与跋涉》。尽管后面这些书有的多方争取了一些资金,有些完全是由我自己自费出的,但这些书出来之后,都是送了别人,或者交流了出去,几乎一本都没有卖出去。一方面同在读书的人本来就少,真正买书的人就更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单位管理上更加严了,支出更难,给单位卖文学方面的书根本就没有了可能。同时,一些喜欢读书的人,大都和我一样,真的爱好,却没有钱,我大都送给他们。在我心里把书送给一个爱读书的人,要比把书卖给一个不读书的人要好得多。
因为不爱书、不读书的人,把书买去后 大都不会读,有许多人当废纸给处理了,这是不愿看到的。在出书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许多和我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有一次,我的书到达县上之后,发现其中有一包书不是我的,我正不知道怎么联系时,邻县的一位作者给我打来了电话,来原我的一包书错卸到了她那里,而她的一包书又错卸到陕西一位作者那里。最后我们共同达成共识,每个人在那包书里拿出两本别人的书,再同样放进自己的两本书,最好后通过快递才拿回了自己的那一包书。原来我们的书都在同一出版公司出版印刷的,书出来之后,也是通过同一家物流公司运送的。在卸货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一开始就卸错了一包,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对我来说,一下又多认识了两位共同爱好者,也多得到了两本书,心里是高兴的。
尽管,我现在仍然坚持写作,但就目前来看,书我暂时不能再出了。一方面没有资金,另一方面自己再出的话,家人也有意见了。
但我在心里计划着,等到时机成熟了,我仍然要出一本专门写我故乡——宁洼村的书,因为我这几年专注写我出生的这个小山村,想用文字的方式把它留住。我担心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会从行政区划上消失了。因为这个村子目前只剩两户人家,五、六口人了,其他的人都搬到原上新建的居民点上去了,那里各方面更方便。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约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作者文库之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
由本刊策划的《关于加入中国作协那点事》7月14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阅读过万,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
应众多读者要求,杂志社决定以《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为题征稿,将写作者撰写的关于加入各级作协的经历。先在河南文学杂志纸媒和公众平台陆续刊登,最后结集出版。欢迎各位作家朋友直抒胸臆,不吝赐稿!愿《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一书中能够有您的大作出现!
征文要求:来稿3000字以内。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时请注明“加入作协那点亊儿”征稿字样,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彩色高像素生活照。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田治江,笔名碧芥,甘肃省作协会员,庆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庆城县作协主席。从1989年开始写作,已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随笔800多篇(首)。出版有诗文集《含盐而行》、散文、随笔集《岁月在左心灵在右》《炊烟里的故乡》《亲历与跋涉》,诗集《透明的风》。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蓝 岛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