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疼痛康复医学25大诊疗体系
苏氏疼痛康复医学25大诊疗体系
第一大系统肌肉运动链系统
一;
1站立前屈肌肉链
颈屈肌群--胸骨前肌--腹直肌--腰大肌--股直肌--小腿三头肌
2站立后伸肌肉链
颈伸肌群--竖脊肌--臀大臀中臀小肌的后束骶结节韧带--腘绳肌--胫骨前肌
3站立位侧屈肌群
肋间肌--腹三肌--髋关节外展肌--髂胫束阔筋膜张肌--腓骨长短肌
4站立位上肢上举下肢分开旋转的肌群(中医阴经)
腕屈肌群--肱二头肌--胸大肌--同侧腹外对侧腹内--对侧内收肌--对侧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
二;
1端坐位屈肌链
颈屈肌群--胸骨前肌--腹直肌--髂腰肌--腘绳肌--胫骨前肌
2端坐位伸肌链
颈伸肌群--竖脊肌--臀大臀中臀小肌的后束骶结节韧带--股直肌--小腿三头肌
三
1下蹲位屈肌链
颈屈肌群--胸骨前肌--腹直肌--腰大肌—腘绳肌群—胫骨前肌
2下蹲位伸肌链
颈伸肌群--竖脊肌--臀大臀中臀小肌的后束骶结节韧带—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
四
1骨盆点头的诊断思路
骨盆上口以上所有的后线(背部伸展肌群)
骨盆上口以下所有的前线(髋关节屈肌,膝关节的伸展肌,踝关节的背伸肌)
2骨盆仰头的诊断思路
骨盆上口以下所有的后线(髋关节的伸展肌,膝关节的屈肌,踝关节的跖屈肌)
骨盆上口以上所有的前线(腹肌)
3骨盆侧倾的诊断思路
高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上的上线(腹三肌,腰方肌,竖脊肌,背阔肌,肋间肌)
低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下的下线(阔筋膜张肌,臀中臀小肌,臀大肌的上束,髂胫束
高的一侧的内收肌(包括大收肌长收肌等)
4骨盆旋转
低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下的前线(髋关节屈肌,膝关节的伸展肌,踝关节的背伸肌)
高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上的后线(脊柱的伸展肌)
五
1下肢伸肌链
臀大肌--股直肌--小腿三头肌
2下肢屈肌链
髂腰肌--腘绳肌--胫骨前肌
1下肢外展链
髋关节外展肌--髂胫束--腓骨肌
2下肢内收链
内收肌—足内翻肌
1上肢前屈链(掌心向上)
腕屈肌群--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束
2上肢后伸链(掌心向前)
腕伸肌群--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
3上肢外展链
斜方肌--冈上肌--三角肌
4上肢水平内收链(掌心向前)
腕屈肌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
5上肢水平后伸链(掌心向前)
腕伸肌群--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冈下小圆菱形肌
第二大系统募集顺序错误落地系统
在正常时,肌肉受神经的调控,各司其职,保持着动静态的力学平衡,如果神经调节失常或相同功能的一块肌肉无力,或其拮抗肌过紧,或深层稳定肌失去正常功能,或肌肉本身的损伤,在运动时,由于此肌肉激活阈降低将首先被募集或代偿产生损伤,静态时观察此肌肉有力粗大
易损伤常见肌肉,胸锁乳突肌,前中斜角肌,三角肌,腘绳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等。
病因多由于1,拮抗肌过紧
2,发挥主动功能时,相同的功能中一块或其他肌肉无力有其代偿,
3激活阈(敏感度)过低
4肌肉本身有疼痛或者损伤
5中枢神经调节问题
例如:我们招募一部分工作人员,正常时他们各司其职,但由于有的人不工作,或由于其他外因,或这部分人体质过差,或老板让一些人过度工作,就会造成这群过度工作人员的过劳,
第三大系统骨盆论
1骨盆点头的诊断思路
骨盆上口以上所有的后线(背部伸展肌群)
骨盆上口以下所有的前线(髋关节屈肌,膝关节的伸展肌,踝关节的背伸肌)
2骨盆仰头的诊断思路
骨盆上口以下所有的后线(髋关节的伸展肌,膝关节的屈肌,踝关节的跖屈肌)
骨盆上口以上所有的前线(腹肌)
3骨盆侧倾的诊断思路
高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上的上线(腹三肌,腰方肌,竖脊肌,背阔肌,肋间肌)
低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下的下线(阔筋膜张肌,臀中臀小肌的前束,臀大肌的上束,髂胫束
高的一侧的内收肌(包括大收肌长收肌等)
4骨盆旋转同伴骨盆侧倾,骨盆旋转往往也可由点头和低头的肌肉引起,骨盆旋前的一方多为点头的肌肉,腰眼变深,骨盆旋后的一方多为仰头的肌肉,腰眼变浅
低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下的前线(髋关节屈肌,膝关节的伸展肌,踝关节的背伸肌)
高的一侧骨盆上口以上的后线(脊柱的伸展肌)
5 ,站立位使骨盆水平旋转的肌肉
水平旋转向同侧:臀中臀小肌的前束,阔筋膜张肌
水平旋转向对侧:臀大臀中臀小肌的后束,深层外旋肌,
第四大系统无菌性炎症理论
局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外伤,手术可以造成局部的渗出水肿,导致软组织黏连,瘢痕挛缩阻塞,病变部位为麻酸胀疼或红肿热疼,早期为红肿热疼,后期转变为麻酸胀痛,硬结条索瘢痕,影响关节产生关节畸形,影响神经产生麻木等,可导致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囊的损伤,可导致人体生物力学改变等一系列病症,多为局部问题,局部问题至关重要
第五大系统肌肉功能学(同运动解剖学)
前臂屈肌群记忆歌诀
八面玲珑422
1, 浅层4(大拇指:旋前圆肌食/中指:桡侧腕屈肌食/中/无名指:掌长肌小指:尺侧腕屈肌)
2, 中层2(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两肌的附着点前臂上1/3 两肌等长)
3, 深层2(拇长屈肌前臂中1/3 旋前方肌前臂下1/3)
前臂伸肌群双11(6+5)
浅层6
1拇指-肱桡肌2食指-桡侧腕长伸肌3中指-桡侧腕短伸肌4(食/中/无名/小指-指伸肌 5小指-尺侧腕伸肌 6肘肌)
深层5
1旋后圆肌-前臂上1/3 2与3 拇展肌/拇长伸肌-前臂中1/3 4与5 拇短伸肌/食指伸肌-前臂下1/3
颈后伸肌群(双11-2414)
1浅肌2(斜方肌肩胛提肌)
2中层4(上胸段头颈夹肌菱形肌半棘肌C4-T10 最长肌 C4-骶骨)
3深层1 上后锯肌
4最深肌4(枕下四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
第六大系统同神经理论
人体中枢神经有颅脑和脊髓神经两部分,有颅脑分出的脑神经有12对,有脊髓分出的脊神经有31对,脊神经分出的为周围神经,一条神经如坐骨神经往往发出多条分支,如胫神经和腓神经,支配不同的肌肉,如胫骨前肌损伤,会通过腓总神经传入到腰4到骶3的脊神经,也会通过神经传导到坐骨神经其他分支的支配区域,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故这个神经如同电线的线路,具有传导性,故胫骨前肌的问题不仅引起它本身区域的相关症状,也可以引起腰骶部及坐骨神经支配的其他区域的相关症状。
第七大系统胸腰筋膜和腹部筋膜论
胸腰筋膜分三层,有后向前
1背阔肌--后层--竖脊肌--中层--腰方肌--前层--腰大肌
上部和大菱形肌颈夹肌相连,将腰部和身体上部联系起来。
中层胸腰筋膜和横突间肌腹横肌相连,也和腹部筋膜相连。
腹部筋膜附于腹内外腹横,胸大前锯肌及其腹外胸大和前锯肌之间形成的对角肌肉链锁。
腹部筋膜和胸腰筋膜共同包绕腹腔的前后,具有保护和维持腹腔稳定的作用,腹部筋膜位于腹部的前侧,胸腰筋膜位于腹部的后侧。他们通过腹肌延续,既有相互协同,又有相互拮抗的作用,他们分别是前线和后线筋膜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联系身体上1/2和下1/2的筋膜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肌筋膜线路中各个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中医经络阳经阴经带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腹针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八大系统肌筋膜原理
全身为一个肌筋膜,无非就是把肌肉装进了不同的袋子里,它具有相互的延续性统一性又具有拮抗性。它和中医的经筋大同小异,治疗疾病不仅在局部处理,也可在远端处理,解剖列车把肌筋膜线路比作成火车和轨道,把单关节肌称为慢车,有稳定的作用,把双关节肌称为快车,有运动的作用但易损伤,把肌肉附着点称为车站,把肌筋膜线路称为轨道,多个肌筋膜力学交汇处称为机车库,如髂前上棘,轨道合并处称为道岔,如肩胛骨内侧缘。
肌筋膜理论讲的是筋膜而不是肌肉,为了便于记忆,往往以肌肉及其附着点进行论述。
肌筋膜疼痛扳机点和肌肉疼痛压痛的区别:
1,肌肉压痛点疼痛区域肌筋膜无异常,肌肉不紧,有轻触疼,全身压疼整体敏感,
2,肌筋膜扳机点肌束紧张,见于易紧张肌肉有明显结节,触诊有牵扯疼,在特定区域内。
肌筋膜具有粘性弹性可塑性和重复性。
肌肉筋膜的鉴别
肌肉位深层,筋膜位于肌肉的表层,肌肉以骨为附点,筋膜为肌肉之套,全身为一个筋膜,肌肉出现问题多位挛缩或痉挛,以起止点和肌腹为治疗点,主要跨越了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力量大,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功能障碍,挛缩时肌力较大,拉伸阻力大。
筋膜以疼痛及紧张不适为主,具有明显的牵扯紧张和传导性,往往疼痛面积放射大而远,触诊皮肤紧张感,多位于浅层的,针到皮下筋膜获得良效,
可引起关节代偿性畸形和疼痛,但关节能够轻松伸展到正常位。
筋膜问题多见于年轻人,肌肉问题多见于中老年人。
每一条肌筋膜线路都具有它的连续性
可有推法针法进行治疗。
常见肌筋膜线路的分析
1,上肢四条肌筋膜线路的分析(掌心向下)
A,肩部外展动作的主动肌筋膜的线路是臂后浅线
B,肩部内收动作的主动肌筋膜的线路是臂前浅线
C,肩关节外展90°水平内收的主动肌筋膜线路是臂前深线。
D,肩关节外展90°水平后伸得主动肌筋膜线路是臂后深线。
2,后表线:人体仰卧位,双脚并齐,足背屈,低头,手尖够脚尖,拉长的肌筋膜线路。
3,前表线:俯卧位,仰头,足跖屈,做飞燕动作,被拉长的肌筋膜线路
4,侧线:站立位,右足内翻,右髋内收,脊柱左屈,头屈向左侧被拉长的为右侧的侧线。左侧线同理。
5,螺旋线,站立位,头躯干骨盆下肢向同侧(左侧或右侧)旋转被拉长的(或主动收缩的)肌筋膜线路。
6,核心线,把人如同木偶一样上提其头部,头与地面最近的一条线为垂线(为其中心线),也称为核心线。在头顶为一点,在颈为前中后三分,在躯干为前中后三束,在盆腔合三为一为盆底肌群,在大小腿为大小腿内侧肌群。
7,前功能线也称为投掷线,如运动员投掷标枪,起主动投掷作用的功能线称为前功能线
8,后功能线如运动员投掷标枪时,被动拉长的功能线路称为后功能线。
第九大系统呼吸模式理论
呼吸受自主神经调节控制,错误的呼吸模式会导致运动模式混乱和呼吸不稳,主要的呼吸机有膈肌,前中斜角肌,肋间肌,胸小肌,盆底肌,前锯肌,腹肌,腰方肌,脊椎的深层肌等20余块肌肉参与呼吸,正常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吸气时先腹部运动而不是胸部,吸气时胸腔腹腔向四周扩张,肋间隙饱满,上斜方肌斜角肌无代偿,
错误的呼吸模式诊断法
1,呼吸时,向胸部运动为主,
2,吸气时,整个胸腔上移,
3,胸腔运动大于腹腔运动
4,胸腔腹腔四周扩散消失
5,反式呼吸:吸气时,肋间隙,腹部凹陷,呼气时肋间隙饱满,腹部扩张。
6,呼吸过浅
7,正常呼吸下腹部--胸中部--胸上部动作顺序改变。
8,频繁的叹气和打哈欠。
检查方法,坐位,双手搭肩呼吸检查法。
功能恢复法
1,跑步唱歌
2,仰卧位腹式呼吸锻炼法
第十大系统肌肉平衡理论(也称为拮抗与松弛)
人体的每一个关节的肌肉都会保持着动态及静态的平衡,如果一块肌肉出现了缩短变长有力或无力都会造成肌肉的平衡失调,而引起人体的相关疾病。肌肉大多数存在短而有力,长而无力,多由于肌肉本身的问题,神经问题,募集顺序错误,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他相关功能的代偿等病因造成了肌肉的损伤而产生肌肉平衡失调。在治疗时根据病因通过针灸按摩激活神经调节等使长的变短,短的变长,使有力的变无力,使无力的变有力,让紧张的变松弛,让松弛的变紧张,恢复其正常平衡。
肌肉无力的病因:
1,神经麻痹,
2,被动拉长
3,相对无力
4,长期废用
5,长期疲劳损伤
有力的病因:
1,神经因素
2,急性疼痛损伤
3,激活阈降低,易于激活。
4,肌肉痉挛变短
5,募集顺序错误(首先募集)
检查项目
1后伸髋动作检查(20度)
2髋外展动作检查(20度)
3屈膝卷腹动作检查
4仰卧位颈屈动作检查
5推墙动作检查
6曲肘90°肩外展实验检查
第十一大系统重心生物力学
1人体平衡是指身体将重心维持在支撑面上而保持稳定的能力,也成为姿态稳定。这种排列类似于一个倒置的锥形。通过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脊椎,头的位置保持调控,维持平衡。
矢状位,
重心在前时,会通过以上五个关节进行调控。如果不能正常调控,会激活腓肠肌腘绳肌椎旁肌进行对抗而产生损伤。
重心在后时,会通过以上五个关节进行调控,如果不能正常调控,会激活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腹三肌腹直肌进行对抗而产生损伤。
冠状位,
正常单腿站立,屈膝45度,屈髋90度,单腿站立时间50岁之内30秒,60岁之内20秒,70岁之内10秒,70岁以上4秒。如果不能达到正常时间为冠状位稳定性失衡,见于骨盆的侧倾或侧移,
重心内倾会通过腓骨肌群,外侧腘绳肌,髋关节外展肌群激活产生损伤
重心外倾后有内侧的胫骨后肌,内侧腘绳肌,髋关节内收肌激活产生损伤。
第十二大系统网眼理论
点(软组织的附着点)
线(肌腱)
面(在同一骨骼平面附着的软组织)
体(由多个面组成的立体网络,也是一个病理构架。)
我们把体比喻成一张渔网,渔网的各个结点就是肌肉或肌腱的附着点。它的网线就是肌腱,点就是软组织损伤的关键部位,如腹部妇女剖腹产刀口为点,它的线就是腹部腹肌的肌腱,它的面就是整个腹壁,他的体就是由腹肌损伤后引起的多个组成的病理性构架。刀口引起瘢痕导致腹三肌和腹直肌短缩,引起全腹部紧张,导致脊椎弯曲,骨盆仰头等症状。刀口腹肌为主要的治疗点。
第十三大系统关节代偿原理
关节代偿原理之一关节相间原理
人体是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多个关节来共同完成的,人体为了保持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每有一个灵活的关节就有一个稳定的关节,灵活的关节便于各种功能运动,稳定的关节便于稳定,如果灵活的关节产生损伤或功能障碍,就会由稳定的关节代替其运动而产生稳定关节的损伤,
不灵活的关节--灵活的关节--不灵活的关节--灵活的关节--不灵活的关节
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肩胛胸廓关节
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腰椎--胸椎--下颈段--上颈段
关节代偿原理二
1,足背屈--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骨盆点头--腰椎屈曲加大--胸腰结合部下胸段屈曲(主要驼背点)--上胸段屈--下颈段屈--上颈段伸
2,足跖屈--膝关节伸展--髋关节伸展--骨盆仰头--腰椎曲度变直--胸腰结合部下胸段屈--上胸段下颈段屈(颈胸结合部为主要驼背点)--上颈段伸
关节代偿原理三坐位关节代偿(齿轮原理)
1,骨盆仰头--腰椎曲度变直(屈曲)--胸椎屈曲--下颈段屈曲--上颈段伸展
总结:骨盆仰头--脊椎屈曲--仰头
2,骨盆点头:骨盆点头--脊柱伸展--微点头
哮喘驼背形成原理
胸式呼吸--肋骨上抬--胸腰结合部曲度加大(为支点)--胸椎曲度加大(驼背)--肩胛骨到脊椎缘距离变短。
恢复腹式呼吸
关节代偿理论四
1.足内翻--膝关节O型腿
1髋关节内收(内收肌问题)--骨盆同侧高同侧腰眼高--骨盆上口以上的肌肉短缩--脊椎侧弯(S型或C型改变)--高低肩--头屈向高的一侧
2髋关节外展(外展肌问题)--骨盆同侧低同侧腰眼低--对侧骨盆上口以上的肌肉短缩--脊椎侧弯(S或C型改变)--高低肩--头屈向高的一侧
2,足外翻--膝关节X型腿
1髋关节内收(内收肌问题)--骨盆同侧高同侧腰眼高--骨盆上口以上的肌肉短缩--脊椎侧弯(S型或C型改变)--高低肩--头屈向高的一侧
2髋关节外展(外展肌问题)--骨盆同侧低同侧腰眼低--对侧骨盆上口以上的肌肉短缩--脊椎侧弯(S或C型改变)--高低肩--头屈向高的一侧
第十四大系统弓弦力学系统
一副完整的弓箭有弓弦和箭三部分组成
弓弦结合部是弓和弦的连接处,弓相当于物理学的刚性物质,弦主要承受拉力的影响,相当于物物理学的柔性物质,射箭时的力学构架,是在弦的拉力作用下使弓随弦的拉力方向产生形变,最终拉力将箭射出
人体弓弦力学是以骨为弓,以连接骨骼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筋膜等软组织为弦。
在前后左右内外形成不同平面不同形状不同长短的对称性弓弦力学系统,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物力学运动平衡。
弓弦力学系统,在四肢躯干每一个关节都存在,如在脊柱的脊柱弓弦力学系统,在内脏的内脏弓弦力学系统,在四肢的单关节多关节弓弦力学系统,在脊柱四肢的脊柱四肢弓弦力学系统等,弓弦无处不在。例如在脊柱,脊柱屈曲时,其弦为腹直肌及腹部的皮肤脂肪皮下组织瘢痕等,其弓为被动拉伤的脊柱,椎体,椎间盘及后面的背伸肌群。相反的如竖脊肌短缩为弦,则脊柱椎间盘和前面的脊柱的屈肌被动拉长产生损伤。同样阶段性的如单一的颈椎胸椎腰椎也可成为弓弦。细分化如两个椎体之间的棘间肌,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短缩形成弦,可以对相应椎体或椎间盘(弓)产生损伤。故弓弦可大可小,可左可右,大中有小,环环相扣,无处不在。正如中医八字疗法中的左病右治,前病后治不谋而合。
第十五大系统神经系统
颈丛神经歌
锁骨颈横膈小耳
枕大枕小耳后排
两乳之间25分
颈1耳后通大脑
颈2耳目视听舌
颈3颜面及外耳
颈4绕颈分两肩
123枕下枕大与枕三
2与3枕小耳大与颈横
3与4锁骨上下分三支
3与5膈神肩胛背
枕下支配枕四肌
枕大风池连冠缝
枕三颈2通攒竹
枕小颞骨耳后行
耳大耳后下颌腮
颈横绕颈左右分
锁骨上下分三支
膈腹心胆纵膈行
臂丛歌
肩胛上中下
胸背内外长
腋下有三皮
胸前锁骨下
尺桡16经
56腋上锁骨下(副膈)
57皮下
58胸长桡
51胸前内外中
678胸背神经
781尺神经
812臂内双皮经
腋后绕四分两支
锁骨下为副膈行
肌皮穿喙四肱肌
肩胛下行大圆中
胸长最长前锯肌
桡沟三孔旋后伸
胸前直下胸大小
内外方为大小行
正中STR前屈腕
胸背顺胛斜背阔
尺沟STR肘腕管
变轨就经前屈腕
臂内双皮尺侧行
腰丛
肋下3股2髂隐闭孔外加一条臀上皮
12肋下属腰丛
腰1以上二髂分
腰二以上生殖股
腰二腰四隐闭股
1,3臀皮在身后
腰丛
腰大横突穿下行
12肋下平关元
髂腹下经肋下行
髂棘浅环二五处
穿行腹三入腹直
腹沟神经过股管
大腿内侧阴囊唇
生殖神经浅环出
睾丸阴囊提睾肌
皮支直下股三角
股直髂腰腹股沟
隐经穿管过筋膜
髌下分支内膝眼
前内下行入足弓
闭孔直下闭孔中
股内内收内外皮
股外斜行上棘内
大转直下入股缘
臀部中上臀上皮
横突髂嵴后棘外
骶丛
坐骨臀上下胫腓
股后肛周会二阴
4152臀上下差一椎体
胫腓432
坐骨4到3
骶八孔
股后1到3
阴部2与4
骶4把肛提
45尾骨尖
腰4以下属骶丛
坐骨臀上下胫腓(坐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胫神经腓神经)
股后肛周会二阴(股后皮神经肛周神经会阴神经阴帝背神经阴茎背神经)
1臀上下,下一个椎体41,52,(腰4骶1腰5骶2)
2胫腓432 :(腰4到骶3,腰4到骶2 )
3坐骨神经:腰4-骶3
4股后皮神经:骶1-骶3(腰丛臀上皮神经腰1到腰3)
5阴部神经:骶2-骶4
6肛周神经:也叫提肛神经骶4孔 歌诀
臀上上孔入阔臀(以下都为下孔出)
臀下下孔臀大支
坐骨最长后线行
梨状股二到足尖
股后下三胫腓分
胫经腘腱入足心
腓经籽管分深浅
腓深神经膝返支
胫骨前肌阳陵行
腓浅神经腓长下
足背中内分两支
腓总分出腓肠外
腘窝胫分腓肠内
小腿后外属腓肠
跟背外侧是终支
股后承扶分三支
会阴臀下腘窝后
阴部坐骨分三束
会阴肛门茎蒂支
骶丛神经
骶八孔
股后1到3
阴部2与4
骶4把肛提
45尾骨尖
尾骨
四五尾骨骶结针
骶管裂孔尾痛消
胸神经歌诀
胸1-12为胸丛
12肋下分腰丛
2.4.6.8.10.12
胸骨乳头剑突下
肋下肚脐平关元
后支
神经后支与前支
后支感觉前运动
后支两分内外支
四指为界内外支
胸6感觉运动分
前支
前支肋间两出口
腋前肋间胸外皮
中旁两支胸前皮
神经出口前后分
第十六大系统疾病的总体评估思路及其治疗思路
五个评估思路
1,局部评估
局部的瘢痕,硬结,条索,关节,滑囊,韧带,支持带等
2,相关肌肉平衡与筋膜评估
包括肌肉与筋膜的动静态评估,肌肉功能和肌筋膜,拮抗和松弛
3,肌肉神经学评估
神经卡压,走形线路,传入与传出系统评估
4,中枢神经评估
来源与支配,大脑与脊神经评估
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
大脑疾病引起的相关问题,
5,功能评估
生物力学评估(步态及静态评估系统,站姿和坐姿评估)
五大治疗思路
局部问题处理
相关肌肉筋膜的处理
神经卡压的解除及神经触及
中枢神经的处理
1,内口与外口扎法,
2交感与副交感,脊神经的前后支,
3,刺激大脑神经元,
4,颈1234的处理
5,项平面的处理
6,眶上孔眶下孔的处理
功能康复的治疗
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和四肢的协调,步态与协调性,生活方式及其影响
包括功能锻炼和意念医学
通过功能锻炼产生肌肉与神经的协调性。
第十七大系统 肌肉起止面及肌腹延长学说
任何一块 肌肉,无论长与短都以骨骼为主要附着处,他们的附着处不是简单的一个点,而是以筋膜和骨膜以较大的面附着于骨骼,在我们出现有肌肉短缩所导致的疼痛时,往往疼痛会出现在一块肌肉的起止附着面上和它的滑囊上,在治疗疼痛时,针刀以治疗起止面为主要定点,肌腹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我们通过各种针具和手法治疗其肌腹,促进肌肉小节生成,以延长其肌肉长度。
第十八大系统 针刀骨面学说和针刀操作技巧
在我们做针刀治疗时,定位的准确性及其手法的操作关系到我们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感受度,如何保证我们扎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首先我们确定好损伤周围组织的组织结构,以骨面为标志进行精准定位,同时以针刀触及到骨面作为我们安全评估的指数,针针到骨面,心中自明了。
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最主要的地方来源于皮肤,我们在作时要遵循一快三慢加压分离,可最大有效的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损害,提高治疗的精准度。
第十九大系统情绪叠加理论
情绪是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也就是说丘脑对激发情绪的刺激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传送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表达。也就是说,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在病人疼痛时,会通过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导入大脑,通过大脑的具体分析后会通过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而传出。如果患者疼痛阈值降低,就会首先激活交感神经就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病人性情激动,造成病人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失眠,焦虑,呼吸急促,造成全身肌肉痉挛收缩,肌张力增高。我们往往轻轻触及一下任何部位的皮肤,都可以造成病人严重的紧张及其情绪反应。
病人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及其注意力转移时,疼痛阈值降低,肌肉紧张及疼痛度降低。
第二十大系统凸起骨骼高应力学说
全身有非常多的隆起的骨性标志,我们在触诊时能够轻松的触及,他们不仅是我们治疗的定位标志,同时也是我们多块肌肉的附着点处,也是我们称为的高应力点,如腰三横突,喙突,肱骨大小结节,乳突,大转子等。
第二十一大系统闸门理论:在脊髓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传递素,当正常神经在脊髓中传导时,闸门是关闭的,疼痛在脊髓水平上受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种输入调节,人们通过情绪和信念让注意力从疼痛处转移可以关闭闸门,而将注意力指向疼痛处打开闸门。
例如我们在挤伤手时,用嘴对手指吹气关闭闸门以缓解疼痛,或有时我们在碰伤时,会用手会按揉我们的皮肤以关闭闸门缓解疼痛。
第二十二大系统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理论
肌肉分为
单关节肌和双关节肌,单关节肌以稳定为主,双关节肌以运动为主。双关节肌急性损
伤非常少见,多见慢性的劳损性损伤,以痉挛挛缩多见,尤以老年人居多。
韧带和单关节肌以稳定关节为主,延展性差,恢复较慢。以急性外伤性损伤较为多见,
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造成关节力平衡失调,对关节造成损伤,形成相关的增生积液功能障碍等。
第二十三大系统神经快速诊断思路及细胞快速修复术
神经疾病出现的病因多见于1,外周组织的卡压,2神经的失养脱水造成的脱髓鞘障碍
3无菌性炎症物理化学性刺激。4外伤性 损伤。5神经缺血
6同神经原理,有同神经的其他分支的损伤造成的同神经症状。
神经损伤麻木以卡压损伤为主,疼痛以无菌性炎症缺血化学物理性刺激为主
在治疗相关神经疾病时,神经损伤具有精确的范围。我们在看神经时,有远端向近端进行评估诊断,如单一手指麻木,我们会找单一手指的固有神经问题。如正中神经损伤为例。表现的是桡侧三个半指麻木,没有上肢任何症状,我们考虑病变可能在腕横韧带。如果病变部位到前臂或腕屈肌群的功能障碍,我们考虑病变在肘部,或上臂。如果病变为多神经症状,如尺桡正中神经,我们考虑丛性或根性卡压。如果以疼痛为主,我们寻找相关部位的无菌性炎症及带状疱疹的可能性。如为末梢循环功能障碍伴四指发凉者考虑交感神经和血管问题。双侧上肢或双侧下肢同时并存的多见于中枢性问题。
我们在治疗相关损伤时,以解除神经卡压,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恢复,治疗交感神经以恢复神经细胞肌肉功能为主。
神经快速诊断思路及细胞快速修复术
第二十四大系统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理论
急性损伤以撕裂性损伤为主,多见于踝腕膝等部位,往往同时伴有出血,治疗以轻微活动促进吸收为主,
慢性损伤多见于急性损伤未愈者或慢性劳损性损伤。病理变化多见于软组织缺血缺氧组织钙化黏连痉挛挛缩
老年性损伤以神经异常,雌激素水平降低和慢性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病因。
站立位静态检查体系(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身体自然放松)
所有的部位都要观察有无静脉曲张,疤痕,色素脱失,汗毛稀少,皮肤萎缩,瘀点瘀斑,肿块,隆起或凹陷。
第二十五大系统静态评估系统
后面观:1枕外隆突,所有脊柱的棘突,骶正中嵴,尾骨尖,臀沟,双腘窝连线中点,双足跟连线中点在一条垂线上。
2由下而上观,
双足根是否对称(一侧圆锥状或一侧扁平)
双跟腱是否对称?(有C型口向外或向内)
后面观脚趾看到了多少?(足内旋外旋)
双侧对比内踝外踝是否等高?
双小腿肌束是否对称(大小),
腘窝双侧是否对称等高?是否饱满和凹陷?
双大腿后面 肌束是否对称(大小)
双臀线是否等高?
双踝双膝关节是否有内翻外翻,双髋关节是否内收外展?
双臀是否对称,有无凹陷,双髋外侧是否双侧对称?
双腰眼是否等高,是否一侧浅一侧深?
骨盆有无侧倾?
双髂嵴缘是否等高?
脊椎有无X或C形改变?
脊椎有无旋转?棘突有无高低,双侧第十二肋和髂嵴缘的距离是否相等?
双肩是否等高,肩胛骨与脊椎缘距离是否相等,有无上下回旋,肩胛骨下角有无上翘,有无翼状肩,双肩胛骨背面肌肉是否凹陷,有无隆起或萎缩?
颈椎有无大包?
头部是否侧屈向一侧,有无旋转,双耳是否等高?
双上肢距离胸廓距离是否相等?双上肢是否等长?
双尺骨鹰嘴是否对称?是否正对正后方?
双手是否有内旋,旋前或旋后?
侧面观:
耳垂,肩峰,胸廓的正中,腰椎的椎体,大转子,股骨外侧髁的偏前方,外踝的偏前方在一条垂线上。
有上而下观
下巴有无上抬?
颈椎有无屈伸?
有无圆肩含胸驼背?
双上肢距离是否体侧线正中?肘关节是否有屈伸?
胸椎腰椎曲度是否加大或变小?
骨盆有无前倾后倾?
髋关节有无屈伸?
臀部是否后翘?臀部是否饱满?
膝关节有无屈伸?
踝关节有无屈伸?
前面观
双眉连线中点,鼻尖,鼻唇沟,口唇正中线,下巴正中点,喉结高点,胸骨上窝中点,胸骨 正中点,双乳连线中点,剑突,肚脐,耻骨联合,双膝连线中点,双内踝连线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由下而上观
双足是否有内旋外旋?
双内踝外踝是否等高?
双胫骨是否有屈曲?
双腓骨小头双胫骨粗隆是否等高?
双髌骨是否等高?是否有内旋外旋?
双股骨是否对称?
双髂前上棘是否等高,有无骨盆侧倾?
踝关节是否内翻外翻?膝关节有无XO?髋关节有无内收外展?
肚脐是否位于前正中线?
脊椎有无侧屈?双乳线是否等高?双胸廓是否对称?双锁骨是否等高?双肩是否等高?
双侧颈部是否对称?有无胸锁乳突肌增大?有无甲状腺增大?
双口角双法令纹双目双面部轮廓是否对称?
双侧眉毛及其额部皱纹是否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