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伤寒论》病证传变中的“三化”学说研究
俞肇源认为“伤寒一证,传变颇多,不越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端。
火化证即热证,是脏腑功能亢进的结果,而热邪又多灼津为痰、炼血为瘀,而导致气血津液气化失常,产生内生之邪,此内生之邪又进一步导致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水化证即寒证,是脏腑功能低下的结果,多伴有水液内停、瘀血内阻等气血津液气化失常之证;水火合化之证则兼有两者的特点,而使病情更为复杂。
从火化者,多少阳相火证,阳明燥热证,厥阴风热证。从水化者,多阳明水结证,太阴寒湿证,少阴虚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多太阴湿热证,少阴厥阴寒热错杂证。”俞氏说大抵吾绍地“患伤寒者,火化证多于水化,水火合化者亦不鲜。”(《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俞氏还认为凡伤寒转属阳明之后,“无论风寒暑湿,所感不同,同归火化”(《通俗伤寒论·六经总诀》)。其所谓之火化证,为肝、胆、胃或心包之实火证。
1俞肇源用“三化学说”阐明四时外感病证的演变规律
俞氏认为病情演变之原因,主要是与脏腑之寒热属性有关。“阳明为多气多血之所,属燥金之经,故邪传阳明多为燥实证,少阳内含相火,故邪传少阳多为少阳相火证;厥阴中藏相火,属风木之脏,故邪传厥阴多为厥阴风热证;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邪传太阴,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多致水湿内生,而成太阴湿证;肾为先天之本,内寓肾阳,对脏腑经络的功能具有推动促进作用,故邪陷少阴多见虚寒证;脾经与胃经互为表里,同主运化功能,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邪传太阴,往往脾湿与胃燥互见,为太阴湿热证;手少阴心经主热气,中含君火,足少阴肾经主生阳,中藏寒水,二经互为表里,故邪陷手足少阴多成寒热错杂之证;手厥阴为包络,内含胆火,主行血通脉,足厥阴为肝经,下含肾水,主藏血活络,火为热,水为寒,故邪入手足厥阴二经,也多为寒热错杂之证”。
2“三化”与感邪之属性类别及素体禀赋有关
他说:“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而止者;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体质阴阳,脏腑寒热。”如邪从水化之寒证,同为太阳寒邪传里,若其人胃中虚冷,则顺传阳明,其人脾阳素虚,则内陷太阴,而阳经表邪,传入太阴,脾湿与胃热相兼者,又可形成水火合化之太阴湿热证,可见伤寒之传变与体质有关;他说:“风寒、风湿治在太阳,风温、风火治在少阳,暑热燥火治在阳明,寒湿湿温治在太阴,中寒治在少阴,风热治在厥阴。”这就是说,感受不同的病邪,因同气相合而侵犯机体的不同部位,其治也在不同的部位,阳邪入脏热之经,阴邪入脏寒之经,即认为伤寒之传变与感邪之性质有关。”
3“三化”与阳明胃经关系密切
俞氏所言之“三化”,又与阳明胃经关系十分密切,为其治伤寒重阳明的重要理论依据他说:“凡伤寒证,恶寒自罢,汗出而热不解,即转属阳明,无论风寒暑湿所感不同,而同归火化”。此说明胃为多气多血之所,若胃经实则邪传胃经易从火化,“若其人胃气不强,则邪传阳明而成太阳表邪未罢顺传阳明,或太阳表邪虽解而阳明中有水气之寒化证。”他又说:“邪传阳明胃腑,其症甚多,以水谷之海,各经皆禀气于胃也,故病有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少阴阳明、太阴阳明、厥阴阳明。”“胃为十二经之海,邪热传入胃经,外而肌腠,内而肝胆,上则心肺,下则小肠膀胱,无不受其蒸灼。”这就是说,若胃家实,邪传胃经从火化,胃经之火易传入他经,而易致他经亦从火化。同时,胃为后天之本,其它脏腑经脉有赖胃气之濡养、护卫,如胃经不实,则它经之症易从寒化。何秀山深得俞氏此中趣意,他在太阴兼证按语中讲:“其眼目全在阳明,必以趺阳不负为顺。”“若胃家实者,既吐泻则湿郁已发,而风木自熄,若胃家不实而阳虚,则风木必挟寒水以凌脾,吐利不止而厥逆。”即言太阴证的形成与胃家不实有关。在少阴本证后按中讲:“少阴虽属君火,以藏为用,其体常虚,惟赖太阳卫之于外,而表寒不侵,阳明镇之于中,而里寒不起,,惟胃阳失守,寒水无制,鼓厥阴之风而厥逆,挟太阴之湿而下利。”即言少阴证的形成与胃阳失守有关。在厥阴中见证后按讲:“阳明气实,则肝火自从少阳而散,苟胃阳不支,则木郁乘土,必撤阳明之阖,而为太阴之开,以致吐利交作。”即言厥阴证的形成与胃阳不支有关。由此可见,胃气之强弱对三化有直接的影响。俞氏明确指出:从火化者为热证,从水化者为寒证,从水火合化者为寒热错杂证。
邪传阳明胃腑,其证甚多,有热结、痰结、水结、气结、发黄、蓄血、津枯、正虚之各异。“所伏之邪,在膜原则水与火互结,病多湿温,在营分则血与热互结,病多温热,邪气内伏,往往屡夺屡发,因而殒命,总由邪热炽盛,郁火薰蒸,血液胶凝,脉络窒塞,营卫不通,内闭外脱而死。”
4三化学说中“气化”的含义
三化学说,其所说的“气”,既指物质,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各种内生之邪,又指功能,即脏腑的功能、气血津液的功能、内生之邪的致病作用,其所说的“化”,指变化、转化、化生、气化。就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产生的,受病邪性质、机体体质、患病脏腑经络的阴阳属性、胃的功能状态等因素影响的上述各种物质和功能的变化、转化或化生。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将“气化”定义为: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实际上,此乃从生理的角度阐释气化的含义。而俞氏之“三化学说”中,实寓含着病理角度上的“气化”的含义。人体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或激起机体各种正气奋起抵抗,导致脏腑经络功能亢进,脏腑经络之气产热过多,则变生热证,即所谓的火化证,而热量来源于人体之气血津液等物质,热化即意味着气血津液的消耗,同时,气血津液必须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的温润濡养作用,在阳热偏亢的状态下,其运行、化生失常,就会产生气滞、瘀血、痰浊等内生之邪气,此内生的邪气反过来又影响脏腑的功能,如痰浊使肺的宣肃功能失常,水饮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等,且影响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正常运行、转化,如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使脏腑经络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致脏腑经络之气产热不足,变生寒证,即水化证,机体处于阴寒偏盛的状态下,气血津液也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温润濡养作用,其运行化生也会失常而产生气滞、瘀血、痰浊、水饮等内生之邪气,此内生的邪气也反过来影响脏腑的功能,影响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正常运行、转化,如湿浊内阻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不仅不能化生气血津液,反而变成湿浊之邪气。
本文转载自https://user.qzone.qq.com/1141180094/blog/136598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