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与衬托

选讲刘鹗的《明湖居听书》时,因内容需要,我给孩子们简单说了说衬托与铺垫的区别。

我说,衬托,是指背景、环境对要突出的人或物的映衬相托。人、物与背后的背景、环境分别在两个层面,前“主”后“从”,以“从”衬“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前红后绿,以众绿衬一红;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就是前海燕后苍茫大海与乌云,以后衬前。

我说,铺垫,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了让主要人物或情节更加突出,就需要对基础不断地加高。如刘鹗为了写白妞王小玉的精妙绝唱,在开头的几段里写了戏院的盛况、琴师、黑妞及品评人对黑妞与白妞的比较,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为下文的主要描写对象——白妞的一种文学铺垫。

最后我总结道:“衬托一般有两层,背景突出主体;铺垫也许有多层,下层突出上层。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但二者有明显的方向之别:衬托是后衬前,铺垫是下垫上。”

虽说我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够明白而且富有创造性,但为了让理论显得更直观,我还是不惜拿自己的伟岸的身躯去现身说法。我走到黑板前,面向众娃,说:“看这里!” 我指了指自己的脸,又拍了拍黑板,“为了突出我长得白,我就站在黑板前面,以黑板之黑来衬托我之白!”

顾不得台下孩子们一脸的坏笑,我又走下讲台,说:“现在我只有这么高。”——我心里隐隐作痛地猜测孩子们肯定会说“其实你就是那么高”——然后我踏上讲台,说:“我现在这么高了!——对,为了突出我的高,我找了讲台来铺垫。当然,我还可以找更高的凳子来作铺垫。这就是为了突出白妮的更高明而先写黑妮厉害的原因。”

看到孩子们眼里都闪着光,我想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我甚至在憧憬三十年后的某一天,这群孩子来看我,还在兴奋地说:“老师,你的那节'铺垫与衬托’讲得太好啦!”可是几天之后看到子璐同学的有关这节课的周记,我心里的那个恨哪!我想,我教的都是一群白眼狼么?

子璐文章如下:

老聂站在讲台上激动地为我们讲解铺垫和衬托的不同。

老聂:“为了衬托出我的白,我就要站在黑板面前。”说完,就站过去。

我对吴泽君说:“这不是融为一体了吗?!”

老聂:“为了突出出我的高,我就要站在讲台上,讲台就是铺垫。”说完,一步跨上讲台。

吴泽君偷笑着对我说:“老聂要是再以讲桌为铺垫,就可能快赶上徐梓棠的高度了!”

——我的脸真的能与黑板融为一体么?非要拿我与班里的姚明——梓棠比高矮么?

我到现在还在愤愤不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