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从儒,做人从道
文:戴子林 聂传安
虽说会一定把《渔父》介绍给这些孩子,但前些天就把此文拿出来还是有些偶然。那天不知何故说一个男生“莞尔一笑”,其他同学笑,以为老师拿他的性别开玩笑。于是我说,这个“莞尔一笑”不仅可以形容男人,而且还可以形容老男人!众生笑里带惊。
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屈原与渔父的故事,讲到最后渔父没法说服屈原时,“莞尔而笑”,摇着船桨走了。
对,形容那个老渔父的,就是“莞尔而笑”!
天哪!那张风吹雨淋沟壑纵横满是风霜颜色黝黑的老脸上居然会灿烂地来一段“莞尔”,造物主是多么的可爱啊!
闲说少说,回到正题。
昨天推出了三班杨羽同学对于屈原与渔父对话的情景再现。而十班的戴子林同学则对这场对话有自己的探究与思考。
且看戴子林文字:
今天早读,老聂发了一张背诵材料给我们,故事名为《渔父》,讲的是屈原被流放时在河边遇到了一个打鱼为生的老人的故事。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品质,而渔父却批判他道:“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可是屈原宁葬身鱼腹也不愿蒙上世俗的尘埃。渔父最后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完便驶船离去。
这很明显是一场儒家与道家的争辩。屈原信奉儒家,而渔父是崇尚道家的。老聂在课上也说了,本文作者没有记载,我心想:这可能是道家人写的,借渔父来打击屈原信奉的儒家。那么这篇《渔父》的作者是谁呢?
我在翻看《南华经》时,在此书的杂篇第九个故事,竟发现一个同名为《渔父》的故事。但此《渔父》非前《渔父》。
在《南华经》中,《渔父》的故事讲的是孔子在鲁国一地方坐下弹琴,他的弟子在读书。一首乐曲还没有弹完,一名渔父就来听孔子弹琴,乐曲一停,他便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二人来问话。问弹琴的人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一大串话问完后,渔父却说孔子偏离大道太远了。而孔子也虚心听出渔父的话,孔子想拜渔父为师,但渔父却拒绝了。渔父说:“圣人效法天道而遵重真理,不会拘泥于世俗。愚蠢的人与此相反。不能效法天道却去体恤人事,不懂得尊重真性,忙忙碌碌地跟着世俗的时髦变个不停,所以总是不知满足。”孔子被渔父批评了一番,甚是羞愧,而且渔父非常不给自己面子,甚是难过。
两篇《渔父》讲的都是道家人与儒家人的对话,而且都是道家人物占上风,渔父竟有批判孔子、屈原等儒家人物的能力,这真的仅仅是打鱼为生的普通人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渔父是渔父,渔父非渔父。这些渔父绝对是道家的高人。莫非两篇《渔父》的作者都是道家人?
其实儒道两家各有各的真理,都值得人们去学习,我们不必盲目去追求其中一家而去诋毁另一家。做事从儒,做人从道。这才是真理啊!
子林对故事产生兴趣,于是想探究一下故事的作者。谁知因探究又发现另一篇《渔父》,虽说屈原换成孔子,但主旨未变:都是被渔父教育一番。而渔父更合于道,于是子林猜测两文的作者为道家人。
难得的不止于此。最后子林说,儒道各有其优,做事从儒,严谨认真;做人从道,随性随心,让本文的境界顿时一宽!
能因老师发的阅读材料而得到这么多东西,老师再辛苦也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