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与用方(38)苍耳子散治鼻渊

苍耳子散治鼻渊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苍耳子散主治鼻渊。《内经》中说:“鼻渊者,鼻流浊涕不止也。”浊涕量多,临床辨证多属热证,《内经》中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何况,《内经》中也明言:“胆移热于脑,谓之辛頞鼻渊。”尽管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把苍耳子散解读为“以散为泻者”,但在临床使用中,很多医家发现以苍耳子散治疗热证,常有以热增热之弊。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此证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蒸,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有作臭者,有大臭不堪闻者。河间用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以治之。古法有用苍耳散治之者。然以余之见,谓此炎上之火而治兼辛散,有所不宜,故多不见效。莫若但清阴火而兼以滋阴,久之自宁,此即高者抑之之法,故常以清化饮加白蒺藜五钱或一两、苍耳子二三钱……”

清化饮见张景岳“新方八阵”中,组成为:芍药、麦冬各二钱,丹皮、茯苓、黄芩、生地各二三钱,石斛一钱。

张景岳不明郁火治以辛散,故有此论。但论中所提及“炎上之火”、“阴火”治需“高者抑之”者,若治以升散之剂,足可误事,临证中也需注意。

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提到:“经言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是胆热为病之本矣。余谓前方与黄芩、鲜生地、天麦冬同用,以清胆热,亦治本之理欤!”可谓从临证中得来。

临证体会,以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渊,如涕浊量多尤其色黄者,所处方剂应当偏于凉性,否则有使病情加重之弊。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谈到苍耳子散时指出:“然此方总嫌其升散之药多,苦降之药少,不如用藿香叶净末,猪胆汁泛丸服之愈为妙也。”

藿香伍胆汁为丸,即治疗鼻渊又一名方:藿胆丸。藿胆丸在《医宗金鉴》中名奇授藿香丸:“藿香连枝叶八两。研细末,雄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服法为:“每服五钱,食后苍耳子汤下,或黄酒送下。”主治鼻渊:“此证内因胆经之热,移于脑髓,外因风寒凝郁火邪而成。鼻窍中时流黄色浊涕,宜奇授藿香丸服之。”

笔者在治疗鼻渊时,每取用苍耳子散,合以藿胆丸加减。苍耳子散中,苍耳子有毒,个别患者服用有胃脘不适甚至呕吐现象,易以藿香则无此反应。薄荷需后下,个别患者煎药时每每忘记后下,笔者通常易以蔓荆子。苦降之品,苍耳子散中茶清和霍胆丸中胆汁皆取用不便,笔者常用黄芩易之,或加龙胆草。这样取舍,就组成了笔者治疗鼻渊的一张常用方:藿香、辛夷、白芷、蔓荆子、黄芩、龙胆草。笔者为其取名为升清降浊汤。

在使用升清降浊汤时,需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灵活变通。如头痛明显,加川芎、生石膏;浊涕黄绿,加柴胡、栀子;浊涕黄白,去龙胆草,加生苡仁、鱼腥草;喷嚏频发,去龙胆草加僵蚕、蝉衣、葶苈子;咽干、咽痛,加桔梗、射干;痰多、咽喉不利,加桔梗、浙贝母、全瓜蒌;小儿食积,舌苔厚腻,加焦山楂、炒莱菔子;大人酒积,舌苔厚腻,加焦山楂、炒莱菔子、葛根、黄连;脾虚不健,加白术、鸡内金……

当然,除药物的加减使用外,药物剂量的调配也极为重要。方以示法,总需活用。

如治疗解某,男,17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鼻塞、浊涕量多3月余。静滴抗生素、口服中成药治疗效果欠佳。诊见:鼻塞,浊涕量多,涕呈黄色或黄绿色,嗅觉减退,头闷、头痛以前额部较甚,影响学习。痰黏不利,常喜清咽,纳食欠佳,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脉弦缓。证属浊热阻滞清窍,清阳不能上走。治以升清降浊,祛邪通窍为法。方用升清降浊汤加减。处方:藿香12克,辛夷12克(包煎),白芷12克,蔓荆子9克,黄芩12克,龙胆草3克,桔梗12克,射干12克,浙贝母12克,炒莱菔子12克,全瓜蒌15克。4剂,水煎服。

10月27日二诊:服上药后,鼻塞有所减轻,浊涕减少,色转黄白。上方去龙胆草,加生薏苡仁12克。7剂,水煎服。

11月3日三诊:时有吸鼻,纳食欠佳,余症俱已消失。舌苔薄白,脉细缓。治疗转向健脾和胃为主。处方:生白术12克,鸡内金12克,焦山楂12克,辛夷12克(包煎),白芷12克,黄芩12克,生薏苡仁15克。14剂,水煎服。

药后纳食明显好转,鼻无不适,停药。

(0)

相关推荐

  • 鼻炎治疗有效方

    老中医 2020-12-25 9:47 [主方 ]辛夷6g  当归30g  柴胡15g  黄芩12g  炒栀子9g  玄参30g  贝母3g  枳实9g  白芍15g  甘草6g  藿香10g  生牡 ...

  • 鼻渊辨治

    鼻渊一名脑渊.<圣济总录>曰:"夫脑为髓海 ,藏于至阴 ,故藏而不泻 ,今胆移邪热上移于脑 ,则阴气不固 ,而藏者泻也 ,故脑液下渗于鼻 ,其证涕浊出不已 ,若水之有渊源也 . ...

  • 读方与用方(128)治肝火为何用吴茱萸

    治肝火为何用吴茱萸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吴茱萸辛.苦.热,通常用于治疗肝寒证.左金丸治肝火,为什么要用吴茱萸? 通常认为,左金丸中吴茱萸用作反佐.如<医方集解>:"吴茱 ...

  • 读方与用方(127)枳术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痹痛

    枳术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痹痛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某,女,73岁.2012年9月27日初诊. 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余年,长期不规律服药.近1年余痹痛加重,持 ...

  • 读方与用方(121)伤食可从郁治

    伤食可从郁治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丹溪心法>治"伤食"用"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服之". 该方与保和丸有相近之处,又与越鞠丸有相 ...

  • 读方与用方(115)甘姜苓术汤治腰痛

    甘姜苓术汤治腰痛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单从药物组成来看,甘草干姜汤加白术.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或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即为甘姜苓术汤. 甘姜苓术汤即治疗"肾着"病之肾 ...

  • 读方与用方(106)理中丸加减治胸痹

    理中丸加减治胸痹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qu ...

  • 读方与用方(59)小青龙汤治过敏性鼻炎

    小青龙汤治过敏性鼻炎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某,女,44岁.2011年9月1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因发作性喷嚏.流清涕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近几年呈全年性发作,于每年8 ...

  • 读方与用方(50)小青龙汤专于治饮

    小青龙汤专于治饮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青龙汤在<金匮要略>中,并不治疗"伤寒表不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5条:" ...

  • 读方与用方(44)越鞠丸为治邪实而郁者

    越鞠丸为治邪实而郁者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景岳全书>中有如下一段论述:"凡诸郁滞,如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当各求其属 ...

  • 读方与用方(40)越鞠丸方——治六郁的示例方

    越鞠丸方--治六郁的示例方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越鞠丸方出自<丹溪心法·六郁>:"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上为末,水丸如豆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