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怎么简单鉴定
景泰蓝,学名掐丝珐琅,从元代引入中国后,发展出一套独有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工序可从其学名“掐丝珐琅”中探出究竟:在金属的胎形上面“掐铜丝”勾勒出图案的边缘,再在铜丝之间用“珐琅釉料”填充颜色。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 业技术为一体,造型典雅优美、色彩鲜艳夺目、图案华丽多姿,富丽堂皇,精美华贵,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珐琅工艺主要分为:画珐琅、内填珐琅、掐丝珐琅三种。制作掐丝珐琅要以金属丝线盘出花纹,黏固在胎上,再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花纹框架内、外,然后入窑烘烧,直到器表覆上的釉层达到合适的厚度,再经过打磨、镀金等工艺步骤。
掐丝珐琅壁画工序繁多,有白描、掐丝、着色等有十道工序。“白描是掐丝珐琅壁画的灵魂,掐丝是骨骼,着色是血肉。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完成,制作者必须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
掐丝珐琅器即“大食窑”器、“景泰蓝”,这种工艺由于深受明清帝王青睐而得到迅速发展;内填珐琅器又被称为“拂郎嵌”。第 二条路线是清康熙时期由西方经海路从广州贸易口岸传入中国,经过这条路线传入的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洋瓷”的画珐琅工艺品。所以,珐琅器依制作技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掐丝珐琅器、内填珐琅器和画珐琅器三种类型。
在研究明代掐丝珐琅釉色时,还有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即不同的研究者对于釉色称谓的莫衷一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时至今日不论是明代宫廷或民间均是缺乏像清代雍正年间那样在《清档》里有对当时珐琅釉色称谓予以详尽记录的文献史料。现今研究者们使用的釉色叫法,一部分借用明清时代的陶瓷色名,另一部分是凭借自己对釉色的主观感受或理解。例如宝蓝、天青、天蓝、翠兰、娇黄、豆绿、甜白等色名均是来自于明清陶瓷的釉色称谓,而鸡血石红、砗磲白、墨绿、海蓝、青金石色等多属于研究者个人理解所做界定。与此同时,在关于明代掐丝珐琅釉色名称中还常常出现“同色异名”和“同名异色”的现象。例如,宝蓝、青金石蓝这两个不同的蓝色名称,很可能指的是同一种蓝色,这就是所谓的 “同色异名”现象;再有就是“同名异色”,如在对“天蓝”色的命名中,古今存在着诸多不同解读:“至若青色之较浓者,曰天蓝” ;“淡白微绿的天蓝” ;“天藍(淡蓝色)” 。在这种情况下,学界对于掐丝珐琅釉色的概念认知与数据统计便出现了较大出入。有的专家认为“从明代宣德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的釉料颜色只有20余种。” 而有的学者认为明代使用了10种左右的釉色。如此数据悬殊的认知结果,势必严重影响我们对明代掐丝珐琅釉色数量的准确判断。为此,笔者搜集整理了业界和学界对于明代掐丝珐琅釉色的称谓,加上大量的色样实测和专家求证,以及借助NCS色彩体系,将明代三个时期出现的釉色及其名称加以了初步“整合”,以期为相关业界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釉色命名、定位标准和色彩谱系。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门仅为帝王家享有的独特工艺。“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是指在铜胎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花样,再在铜丝立面围成的小隔间填充珐琅釉彩,经过反复烧制、镀金、打磨而成一件件光彩烁目的珐琅器皿。 掐丝珐琅技术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但元代工艺还很粗陋,胎型笨重,掐丝欠均匀,色彩也比较单调。到了明代中期,该工艺臻至成熟,不仅制胎巧夺天工,器型丰富多样,釉色更是变幻万端,在早期的宝石蓝、菜玉绿、鸡血红、车渠白之上,又新添了葡萄紫、翠蓝和玫瑰色,观之愈加纯净透亮,泛出晶莹可爱的宝石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