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浦口!一份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
你还记得
浦口昔日的模样吗?
在浦口,有这几条街
说到浦口不得不提的就是东门大街,过去的东门大街,路的南边是店铺人家,路的北边是小河。而现在的东门大街早已改名为文昌路,“老江中”也变成了“新江中”。
这里大家经常说到的就是“一条巷”、“二条巷”,当然还有“三条巷”。现在的巷子基本都改成了门面房,一条巷里有个清真寺,始建于1934年,据江浦县志记载,“山东大金庄金氏明末清初入境,成为江浦最早的回民”。沿着一条巷往里走,还有一个德明图书馆,小时候算是江浦的“少年宫”。
还有一条必须提到的街,那就是中街,也是现在的中圣街。那时候的中街是用青砖砌成的,两边是老式青砖黑瓦的房屋。黄家茶楼、王老二馄饨店,都是中街最繁华的记忆。
后来的中街慢慢拆了,北门的国营菜场成了上海华联超市,随后也开始有了金玉宾馆、中圣商场、中圣街药店、百货商场。而文德路在80年代的时候才刚刚修建起来。文德路一直延伸到烟草局的小圆盘,以前江浦人叫这里“小东门”。
说到老街,不得不提左所大街,浦口人都亲切称之为“东门老街”。这条明清时代的历史街区,曾是浦口最为繁华的大街,坐落在这的文物建筑将近50座。
如今的东门老街仍然充满了生活气息,临街的小店保留着上世界90年代的面貌。小吃店、理发店、杂货店,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2012年的《致青春》就在东门老街取景,是当年有名的“东门影剧院”。附近还有杨广生旧居、大众照相馆等,这些地方都是浦口人不可抹去的印记。
老街还有个东门染坊,是整个南京遗留下的最大的手工染布作坊。这里曾经是清末军官吕统领的房产,还曾用作十七中学宿舍。
东门染坊的中间是跑马楼,精致的朱红色木雕栏杆格外显眼,在数百年后仍然透露着不凡的光彩。
在浦口南门有个龙虎巷,狭窄的街上,总有晒着太阳的老人群聚一起回忆往事,或是出门上班的年轻人行色匆忙。老老少少的居民,街边质朴清净的商铺,散发出熟悉的味道。
街巷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小青砖、小黑瓦砌成的院落,还有那北方天津风格的高门楼花格院墙。古街古巷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浦口,有个老码头
浦口码头,与南京北站(浦口火车站)遥相对应,依旧还能见着往日繁华的影子。
浦口码头曾是解放军横渡长江飞奔总统府的必经之路,也是北方火车南下的必走通道,可以戏称为南京长江大桥抢走浦口码头的昔日繁华。 作为当时渡江的唯一通道,浦口码头运输较为繁忙。高峰期日航约150班次。
如今,虽然城北的交通便利很多,可以选择公共汽车、地铁到达城南,还是有一些人,选择轮渡。卖菜的大妈、大爷挑着担子上轮渡,将城北新鲜的蔬菜挑到城南卖掉,一些人骑着摩托车、电瓶车上轮渡,也是威风极了。浦口码头早已融入一代代浦口人的生活,承载着一批老浦口人的记忆。
在浦口,有个老火车站
浦口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浦口火车站成为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
它那具有英格兰式建筑风格的米黄色大楼,伸出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和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呵护、迎送南来北往的旅客。
那时候,浦口火车站周边,煤港、轮渡、驳运、汽车、邮局、医院、学校、饭店等,一应俱全。南北的干果、鲜货、瓷器、玉器、药材、茶叶,五光十色,都喧嚣着向浦口火车站围拢。
朱自清在这儿与父亲告别,写下了《背影》。
毛主席在这儿送留法同学却丢了一双鞋。
郭沫若在这儿奔往南昌参加革命。
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北京到此。
伟人和名人的足迹,给浦口火车站增添了那么多传奇色彩,一场戏剧应该演绎得更加淋漓酣畅。
2004年10月,浦口火车站停办客运,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关闭后的浦口火车站,成为了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国歌》、《金粉世家》等民国题材影视均在取景。
在浦口,有座老天桥
在浦口码头和浦口公园之间有个铁道口,上面架有一座天桥。尽管这座天桥已经陈旧不堪,也没有现代化的灯光,但却是周边居民们必不可少的要道。
每天这里都要挡个三四次,每天必挡一次时间长的,大概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多小时。每天大人、孩子赶着上班、上学的时候,就怕遇上挡道的,有了这座天桥就方便多了。
在浦口,有条马路叫大马路
大马路曾是老浦口最繁华的地方,新华书店、理发店、南北货商店、煤球店、照相馆、早点铺……
小时候最爱来这里逛街,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一群小屁孩闲逛,乐呵乐呵!
在浦口,有一处购物天堂
老浦口有一处购物天堂。位于浦六路上的浦口服装城。浦口服装城里面商铺众多,里面物品种类多,应有尽有。
从小到大的衣服就是在这里购买的,便宜又耐穿。一到周末,过节更加热闹,东西便宜质量又好,是老浦口人钟情的地方。
在浦口,有座老厂子
浦镇车辆厂,是老浦口最有名的厂子,它在民国时代就存在了。这家企业已经成为浦口人心目中老南门的代表。浦厂一天鸣气很多次,提醒职工上班。浦镇车辆厂,后来更名为中国南车集团,后又与北车合并,成为中国中车集团。
它还有自己的学校,职工上班把孩子送到学校,下班接回来,有时候一个职工接好几位职工的孩子。小时候上学不用看钟只要听到鸣气,就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到了点自己呼哧呼哧的往学校跑。
在浦口,有一种车叫“马自达”
还记得这种车吗?不打表,距离判断完全靠司机,经常还能讨价还价。这些司机揽客也不易,逮到一个想要坐车的人就吼吧吧的,恨不得直接把人往车上推。
过去的时光简单而美好
小伙伴们
关于浦口的哪些记忆曾让你感动呢?
在留言中跟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