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赛道的四个进入姿势,哪个能赢得胜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传统燃油汽车到了升级换代的关口,方向在哪里,不同的国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共同的方向就是新能源,目标是节能环保。

为此,各大汽车厂也在积极备战,有押宝甲醇、乙醇汽油的,有押宝氢能源的,有押宝电动汽车的,现在看来,纯电动汽车应该就是未来的技术方向。

一个行业从培育到成熟,往往需要30年的时间,而各国政府出台的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基本上都集中在2030至2040年左右,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正好留出了纯电动汽车的培育时间,10年过去了,留给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电动汽车去掉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中的发动机、变速箱,替换为电池、电机、电控新三大件,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厂商来说,能够保留的优势只有对汽车底盘技术的积累。

由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各路资本看到了机会,都在窥视智能电动汽车这一广阔的市场。它们从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角度涌入这一赛道。因背景不同,进入这个赛道的姿势各异,注定了结局有所不同。

电机的发展历史比汽车的历史还要久远,已经相当成熟,同时,真正开发电池技术的公司集中在几家公司,一般电动汽车公司都采用这几家公司的产品,因此,对于想要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来说,技术门槛低了许多。那些传统行业想转行的,制造业想转型的,传统燃油车企想升级的,信息技术公司想降维打击的,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智能电动汽车”这一新兴市场,以各自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入。

互联网企业有钱有技术,强势降维打击。

领头型互联网企业。

毫无疑问,领头企业特斯拉实现了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降维打击,马斯克的信息技术背景成为进入这一领域的优势。特斯拉用了不到10年时间,在2020年底市值就超过了大众、丰田、通用等9大车企之和。不过,虽然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世界领先,但特斯拉的信息生态系统不完整,这可能成为特斯拉未来的一个短板。

马斯克的成功,让国内的资本按耐不住,相同的背景,马斯克能做,国内为什么不能做。贾跃亭开始造车了,然而没有那么顺利,可以说未来法拉第的未来可能没有未来,因为它已经错过了最佳风口。紧接着蔚来、理想、小鹏倒是成功了,这些造车新势力目前风头正旺,它们离信息生态系统更近,技术和模式上更符合未来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预期。

跟随型互联网企业。

前几天宣布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小米,一直采用的就是跟随策略。从来不当第一,不做出头鸟,不领跑,在市场培育的中后期阶段进入,在市场培育期刚结束时发力,试图复制手机业务的成功。小米造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5年内就可以见分晓。

特立独行的信息技术企业。

特立独行的永远是极少数,而这个少数却赚取了大部分利润,这就是苹果公司,正在试图复制手机行业曾经发生的故事。苹果有现成的生态系统,大概率能复制其在手机领域曾经的辉煌。

房地产有钱任性,大张旗鼓地进入。

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进入造车行列,投入400多亿,收购了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公司,用全明星阵容浩浩荡荡地杀入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恒驰汽车即将量产上市,到底是骡子是马很快就能见分晓。对于恒驰汽车最大的短板不在当前,而在未来的信息生态建设,目前还没有看到恒驰汽车的相关规划。

传统制造业转型,小心翼翼地试水。

以董明珠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进入造车领域显得比较谨慎,在格力否定了董明珠的提议后,董明珠个人拉着王健林、刘强东投资珠海银隆,很可惜,在经过几年的研发,推出了一款名为艾菲的纯电动MPV,市场上却销声匿迹。可以说,智能电动汽车已经不再是单品,以单品思路造车注定要失败,更不要说只掌握了钛酸铁锂电池这一项核心科技,是远远不够的。

传统车企厚积薄发,等待时机。

在造车新势力风生水起的时候,传统燃油车企不可能坐以待毙,将市场拱手相让。就在小米宣布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同时,宝马汽车高层表示,宝马转向电动汽车的时机把握得很好,即将推出的产品将颠覆群众对其在电气化方面落后的看法,宝马将与特斯拉等展开竞争。不过,这些企业也是离信息技术生态最远的公司,未来还需要联合信息技术公司,才能符合预期。

国内的比亚迪是纯电动汽车无可争议的老大,也是未来最为可能的头部企业。不过,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短板相同。比亚迪只有更加重视信息技术,才能在物联网时代符合未来的预期。

智能电动汽车盛宴已见雏形,各路资本跃跃欲试,谁能笑到最后,一看有没有钱,二看有没有技术,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没有生态系统。汽车作为单品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汽车只能作为物联网生态的一个单元,硬件降级,企业想要赚钱,主要靠软件和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