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传一句话:身如弹簧,起如挑担

传统武术追求发劲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练习中,将身体的所有关节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运动. 从“象形拳”的角度来分析,更多是模仿动物来进行。打比方讲,一只猫在运动中,所使用的“猫步”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猫走一条线,关键的不在脚,而在于“膝”,是“磨膝而进”,类似于我们练拳时的“两肘合”,“两膝磨”,肘夹则肩合,膝夹则“胯”合。

“三节”要“束”,“肘、膝、胯”,如绳捆,身体自然整合!人体是由躯干跟四肢组成的,在肢体则为肢节劲,如果躯干跟肢节一起发劲,那就是整体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两者的同步发劲呢?方法很简单,将肢体尽量贴紧身体,即使不得不运动肢节,也尽全力磨着身体走。

日久,肢体动,则全身无处不动。实质上,我们依靠肢节,盘开了躯干,应验了“内无有不靠外成的”!

说到“筋骨劲”,很多朋友还是迷茫,对“筋骨劲与肌肉力”缺少辨识能力,从发劲特点上来讲,“筋骨劲”穿透、轻灵、速度快、连续不断,如同“弓弦崩弹”。“肌肉力”速度也快,由极松到极紧,缺少自动崩弹的连续性,往往依靠肌肉的松紧变化完成第二次打击。

“筋骨劲”讲究“身备五弓”,用自身的“筋骨”进行崩弹,可手脚并用,节节发劲。“肌肉力”遵循“力从地起”的原则,起于腿,蓄于腰,转于背,出于手,节节传递。

身备五张弓,两臂,两腿,带身弓!手指,脚趾是筋之末梢,指(趾)崩紧,大筋自然崩起!关节缝开,则连接关节的大筋自然紧起,如弓上之弦,经常练习,会出现砰砰的声音,称之为“筋骨齐鸣”!人身有两处必须要练,一是胯,二是脊柱。胯之翻转,脊之崩弹,合称龙虎之劲!圈劲是连接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重要线索,可使关节环环相扣,整体如弹簧!

以前形容武林老前辈的功夫,说拎不起五十斤的米袋,却能一掌致人晕厥,那是“筋骨劲”的典型表现。也有朋友跟我说,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感觉用手拿重物时,拿不动了,我说这是好事,改变了原有的肌肉用力的方式,一动之间,崩起的是“大筋”而非“肌肉力”了,是换劲的过程。我们形容发劲时的状态叫做“一羽不能加”其意思也就是说,遇到一点阻力,全身的关节大筋瞬间处于“战备”状态,蓄势待发了!

“脊柱”是人体最大的“一张弓”,是人体纵向支撑和崩弹的关键所在,如何盘练“脊柱”的“弓”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脊柱”是一个多关节连接,因为重力因素成“S”形弯曲,我们知道,“身备五弓”中,脊柱是最大一张弓,如何开弓是关键。很多朋友练习时,习惯于先蹬地再转腰,所以,往往会形成由“腰椎”节节上推,直至颈椎的一种发劲模式,整个过程如同波浪一般,最后传递至手梢节。这种方法未尝不可,鞭子似的发劲方式,到达鞭梢往往是劲力最大的时候,会制造出很大的抖颤,此时要阻止劲力到颈椎,防止引起头部剧烈震荡,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压肩,使劲力无法上扬。

另一种练法,就是压肩与命门后逼,尾闾前收同步,使“胸椎”后扯成弓,以胸椎为发劲核心部位,所谓“透胸而发”,这种发力模式往往在发劲后,身躯干会形成震颤,符合“弓”的状态,可以做到“身如弹簧”,对头部没有任何的影响,做到“气不过喉”,实际上是“力不过肩”。两种方式皆可用于脊柱发劲,是“节节推进”和“崩而发”,大家须在指导下习练,防止受损!

在练拳时,很多朋友对“力从地起”简单理解为用“腿”蹬地,习惯于用“膝盖”的屈伸来达到蹬地的目的。根据人体力学,人在直立的状态下,负重能力是最大的,膝盖弯曲到“90”度时,承受的力量是直立时的好几倍,对膝盖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再用膝盖发力,特别是横向拧转,可想而知,对膝盖的破坏有多大。

如何使膝盖受力变小,并且有能增加“蹬伸”的劲力呢?人们在劳作时,挑担的方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他们在挑起重担时,背部挺直,膝盖微曲,用迭胯、起胯的方式轻松将担子挑起,从外形看,屁股往后一撅,担子就轻松起来了。

胯关节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关节,又处于人体的核心位置,擅长于横、竖劲力的转变,用胯代替膝盖,能产生更强的支撑力,通过地面的反弹会传递给人体更多的能量。同时,胯跟脊柱又成一体,两者相互运用,可以将劲力很好的传递到身体的各个关节,是人体运动的主宰!

传统拳有种说法是“打法在步”,进退、反侧,追击、躲闪,唯步法不能缺。在真打实斗中,没有人会定在原地等人来打,都是在快速移动中寻找战机,所谓“打人如走路”就跟大家说明了,劲力的发放是在“移动”中,而非“定步”。

其次是在传统武术中,“手脚齐到”是其最大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单腿支撑”状态下的发劲,解放两腿,是功夫突飞猛进的前提条件。

我们需要寻求不借助两腿的蹬伸,依然能够发劲,这时候必须要做到“身备五弓”',“弓”的特性是本身具备弹力,在阻力影响下,即能“开弓”,也就是说,可以用自身筋骨崩弹发劲,而不遵循“起于腿,蓄于腰,转于背,出于手”的原则。

(0)

相关推荐

  • 关于伸筋拔骨

    八十,关于伸筋拔骨 一,身动手不动训练:把自己的两只小臂全部贴在家里的"推拉门"上,双手双脚固定不动,推动"推拉门",推拉门越紧越好越有力.练习腿法也是如此,将 ...

  • 杨公孤本秘术《杨公真传九宫水》《杨公隔山一把伞》真传一句话

    杨公孤本秘术《杨公真传九宫水》《杨公隔山一把伞》真传一句话

  •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脉理通神诀

    民谚云:"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因此借推广国粹中医之机,挖掘民间绝学,推广家传绝技,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北京汉唐四明医学研究院,为弘扬中华医药,传授山西孝义梁氏祖先积累数十 ...

  • 【真传一句话】——王付篇

    守拙草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真传一句话]--王付篇 作者:端木文 1,经方的组方结构之秘 1)1-2味药的基础方.专药专效. 例如: --寒证,用头风摩散. --热证 ...

  • 【真传一句话】——张喜奎篇

    守拙草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真传一句话]--张喜奎篇 作者:端木文 1,<伤寒论>113方270条证治中,小柴胡汤证治占36条.占比13.3%. <伤寒论>.< ...

  • 【真传一句话】——黄仕沛篇

    作者:端木文 1,内难,论病书也:伤寒,治病书也. --秦伯未 2,仲景书但得其一知半解,便可起死回生. --<四库全书>书目提要 3,<伤寒论>是仲景综合前人的临床实录. & ...

  • 站桩真传一句话是什么?

       作者:醒世无量 问:站桩真传一句话是什么? 醒世无量:站桩真传一句话是:时间是保障,"拉着站"是关键. "时间是保障",就是要多站.时时站和终身坚持站.因 ...

  • 【真传一句话】——门九章篇

    守拙草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真传一句话]--门九章篇 作者:端木文 1,中医的三大本体与一大经验. --三大本体.文化,科学,哲学. --一大经验.方证. 按:此正为 ...

  • 学中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句句精辟)

    学医真诠    学医第一看药性,有了药性心有定. 某药入某经,某药治某病. 或是温,或是凉,与某症相称: 或是补,或是泻,与某症相应. 各药各有温凉补泻理,各经各有寒热虚实症. 看得到时药分明,此中早 ...

  • 学中医: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学医真诠    学医第一看药性,有了药性心有定. 某药入某经,某药治某病. 或是温,或是凉,与某症相称: 或是补,或是泻,与某症相应. 各药各有温凉补泻理,各经各有寒热虚实症. 看得到时药分明,此中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