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之中医辩证施治
2017年06月06日 · 来自专栏 辩证论治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如“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及“心怵惕”皆为心悸类似症状的描述;直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这两部书中,才正式提出了悸和惊悸的病名。如“动即为惊,弱即为悸”,认为前者是因惊而脉动,后者是因虚而心悸。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一直沿用至今,是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之一。对于怔忡病名的记载,最早见于《济生方》:“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认为心悸是“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治疗上“宁其心以壮胆气”,选用温胆汤、远志丸作为治疗方剂。关于心悸的病因,《医宗金鉴·卷十二·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一书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认为心外有惊扰,内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病;《济生方》认为怔忡发生的原因在于“真血耗损”,“冒风寒暑湿”,“五饮停聚”;《丹溪心法》认为血虚和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而《医林改错》则认为瘀血内阻能导致心悸、怔忡,并且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可获效。
〖病象病位〗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