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技巧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本单位,班级实施教育,培养学生的最基层单位,班主任就是这个集体的魂。
班主任拥有天下最大的世界孩子们的心灵。怎样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呢?我想谈话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形式,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谈话既可以增进老师和学生的感情,又可以相互交流思想,解开思想上的某些“疙瘩”。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内容的谈话,有的收效甚微,有的效果显著原因何在?因为谈话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当今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比较复杂的,学生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谈话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也是独特的,如果谈话的方法不当或针对性不强,往往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所以,我们班主任必须把握好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一、谈话的原则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遵循谈话的“四有”原则,即:有趣,有据,有数,有度。
“有趣”指有意思、有情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接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感兴趣的信息易于接受。因此,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的时候,要坚持有趣的原则,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谈起,这样才能使你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观点。
“有据”指谈话举例要真实。如果班主任向学生灌输某个道理时,举例纯属子虚乌有,或只谈空话,学生不仅不会接受,反而会感到反感。如果班主任批评学生的事实不确凿,理由不充分,学生不仅不会违心认错,反而会据理反驳,使班主任处境尴尬。
“有数”指对谈话涉及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找学生谈话,事先班主任要明确谈什么,怎么谈;要力求谈一次,成功一次。良好的准备能确保谈话的成功。
“有度”指谈话要掌握好尺度。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高兴,说一些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甚至对学生进行恫吓或辱骂。
二、谈话的行为策略
捕捉谈话时机,把握谈话火候,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谈话效果将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当学生知错认错,试图改变,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已经自责,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悲痛万分,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愁绪满怀,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过早,时机不成熟,过迟,事过境迁或事态已扩大,于事无补,悔之晚矣。
(一)选择好谈话的时间:
朋友型谈话,由于谈话是宽松型的,时间的确定比较自由,事先作为约定就可以了。表扬性谈话,时间确定的原则是要及时。批评型谈话,时间的确定,就要讲究艺术性了。如学生情绪不稳,容易激动发火,此时不易谈话;如学习太忙,学生也会心不在焉,此时也不易谈话。大致有以下几种安排: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谈话,时间要及时,目的是为了制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但有的时候当事人激动,不冷静时,可先进行冷处理,待当事人冷静一点后,再选择时间谈话。若是上门家访,同家长一起找学生谈话时,更要讲究时间的选择,特别是差生的家访。一般来讲,批评性谈话可常用先缓一缓(突发性事件除外)等找到他身上闪光点之后再上门家访谈话,以防止对抗情绪产生,收不到良好的谈话效果。
(二)选择谈话地点:
朋友型谈话要创造一种朋友间友好的气氛,可以选择的范围大,只要时机允许都行。批评型谈话,若是不指名的批评,只批评某种现象时,可选择在教室,指名性批评,最好选择在办公室,一对一,给他一点面子,以保护学生的自尊性。表扬型谈话,可以选择在班级,全班性表扬;也可以选择在家访时,当家长面表扬;对于表扬时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一般也以在办公室里谈话为好,以免表扬一个影响一批,产生部分学生不服的负面效应。
(三)谈话的形式与手段:
1、口语谈话
这是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可以在口语谈话时“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调整谈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对“外向型”学生比较试用。
2、书面谈话
教师习惯与学生面谈,却不知偶尔与学生进行书信的沟通,是很有新意,也很受学生,特别是“内向型”学生的欢迎。这些学生不善言辞,但勤于动脑,悟性较好。若与他们口语谈话,他们则多是被动的“洗耳恭听”。倘若来一次书面形式的沟通,则会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豁然开朗。
最后,值得提醒一点,有些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谈话时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经常是这不行,那不准,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只有自己说了算,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教师要以热情诚恳的语态、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庄重和谐的打扮,处处体现对谈话对象的关心、爱护、信任和尊重,从而创设良好的相容心理情境,使其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投入谈话活动之中。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旷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能完成、打架、闹事的后进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千万不能板起面孔,当众讽刺、挖苦,揭他们的底儿。在谈话的过程中,始终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而爱和信任是在和学生自然、平等、和谐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垒”起来的。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