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欧陆小记之三
LV包,以前略有耳闻,没怎么往心里去。
2011年6月,随德州代表团赴欧,公务之余免不了购物,于是 LV便时刻在耳。同行葛总说国家博物馆收藏了 LV,作为一种现象,要对“名牌效应”进行研究。对此,我将信将疑不置可否,只是看着他腰间的 LV腰带,觉得好笑。
在德国的时候,搞辣椒致富的谭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买了4个 LV包,很扎眼地背着,一路下来: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兰西,直到认识华籍刘姓女士,大家才对谭总以及谭总肩上的lv包青眼有加,刮目相看。
终于见到 LV总部。 LV的标志,很醒目,豁然矗立着。更醒目的,是排队购买的队伍,竟然排成了s形。据说,排队购买的,大都是中国人,再就是是亚洲人。这些 LV迷,排队之外,得准备护照,而且一次只能进4位买主,交易完毕出门,再进4位,依此类推。
车行如飞,若不是稍有塞车, LV总部和排队的场景怕是很难拍到。回家已经三天,整理沿途照片时,面对这几张照片,我感到心堵,感到有很多要说的话,尤其那则关于国家博物馆收藏 LV的信息,我宁愿相信那是传言。
LV的困惑,一是炒作。关于炒作,但凡有市场经验的人,无不对此嗤之以鼻。lv面前,这种嗤之以鼻,咋就失灵了?我觉得,只要这“嗤之以鼻”保留哪怕三分之一,对lv的“疯狂”,也不会如此令人咂舌!
LV的困惑,二是品质。华人导游几乎声嘶力竭的劝诫,最终让随团活动的企业家放弃 LV选择其他品牌。我知道,这变化会增加很多交流口舌,但毕竟是理智消费,哪怕接受此包的人士不理解,或很难理解。有一句话,始终在我耳边回响:这哪是 LV,这是地道的“中国制造”!
LV的困惑,三是影响。面对呈s型列队的购买队伍,华人导游气愤异常,外国人士万难理解,他们好奇地问:“中国人有钱,我们信。但有钱非得抢购 LV吗?”!
还是那句问,国家博物馆收藏 LV,馆长是谁?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2011-6-23 21:24 于镂月裁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