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到上乘境界”:谈谈对太极拳的感悟
师父告诉我,杨氏太极拳的基础训练,就是盘架子。有的书和有的人说入手要站桩,那实际已不是杨氏的正宗传授。因站桩是少林以及他家功夫的东西,目的是在使步法稳固。太极门虽然也要步法稳固,但她是在动中去求,从不主张立地生根的固定站桩方法。如果是立地生根不动为能,那就必定犯了硬顶的毛病,这是太极拳所最忌的。太极拳的基础即在盘架子,所以对架子的姿势必须做的准确踏实,不可稍有马虎含糊,十三势歌中即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正是指这一阶段。(引用李雅轩先辈之相告)
太极拳是内家拳,练拳时,思想要在身内指导动作,如发现有不符合功法要领的,就立即改正。但功法要领的内容很多,还必须善于发现其重点所在,然后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再以重点带动其余,否则难免挂一漏万,达不到全面照顾的目的。
要练好太极拳,必须遵照前人订立的练拳要领练拳,才可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因为前人制订的练拳要领,是他们练拳成功的经验总结,是符合拳理的。不过,要领用文字流传下来,难免有不详尽之处,日久使人产生误解是正常的,故有“入门引路须口授”之说。杨澄浦制订的《杨式太极拳十要》(十大要领)很完善,也很符合科学的要求,数十年来它指导着后人练拳,功不可没,人们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不少人对之产生误解。如练拳时要求全身放松,但要松而不懈,但有的人只知松,不知同时还要含绷劲,以致松到懈的程度,又如含胸拔背,意思是说要把身形调直,不要挺胸,以免气拥胸际,上重下轻,站立不筝,但有的人却练成弯腰驼背,破坏了立身中正平衡。再如沉肩坠肘,意思是不要耸肩翘肘,有的人却练成塌肩夹肘,动作僵滞。用意不用力是不用拙力,而有的人竟练成软若无骨,边功力也不敢用,动作起来,松松吊吊,摇头晃脑,身也稳不住。凡此种种,是对要领没有吃透所致。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但不能因此而精神萎靡,恰恰相反,必须提起精神(虚灵顶劲),但又不是睁大眼睛在看身外的某些景物,而是精神内敛,对身外的一切应视而不见,其目的是排除干忧,以便一心一意练拳。在思想宁肯静的条件下,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每一动作要在全身松而不懈中感到平衡、稳实、得力。四肢百骸要各安其位,臀部要收进垂直坐正,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都是用意不用力。两腿如车箱下的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全身如载重的船,但船不要触及江底,也不要漂浮于水面,要沉重而又动荡的样子,两臂放松,含绷劲,练拳就是稳稳静静地松开劲去晕味。现在很多人把太极拳当作健身操来练,他(她)们不懂得练太极拳要重意不重形,重劲不重着的道理,错误地认为动作就是一切,练会了动作就是会了太极拳,动作会得多,就是功夫高,于是一味致力于练动作,图新花样,走进了“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误区,殊可叹也。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于1980年为吴公藻著的《太极讲义》一书作跋,全篇不到700字,对太极拳的性能,功能的评述有独到之见,文章写得很精彩,现全文照录于后,以飨读者。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轫、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极拳研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至人”。太极拳不用力。力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所击倒。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着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
太极拳相传为祖师张三丰所创。张三丰祖师是道士,太极拳正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所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大学士观杨露禅祖师精妙的武艺后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塞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自此,他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了华夏武术的大雅殿堂,成为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