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1)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退到生活的边缘去观望自己以往和将来的生存,生活最冷最陡峭的边缘是死,而伴侣的死最接近我们自己的死亡,丧偶事件将我们攫在模糊的生死边缘,被迫接受观望的姿势。
--
许云用足了力气,一只手抬起重重的铁炒锅,一只手拿着锅铲把锅里的鱼小心的拨到盘子里,一条红烧鱼,一个西芹香干,刚好够了,她弯腰从煤气灶下面的柜子拿碗,拿出三只碗,搁在台面上,愣了一下,又快速把一只碗塞回去。她装好两碗饭,叫儿子:“小郑,吃饭了!”
小郑从房间里出来,把眼睛摘下来,揉捏鼻梁,眼睛底下鼓着眼袋,他坐下来,带上眼镜,开始吃饭。
许云说:“别老熬夜,睡好了,白天才有精力。晚睡白天没精神反而浪费时间。”
小郑一边扒饭,一边说:”没事,我白天效率挺高的,我今天做了两份英语卷子,三份数学卷子。”
许云慢慢嚼着西芹,“还有三个月就高考了,就解放了,最后关头,别绷的太紧。你知道妈妈不盼着你考清华北大,考上个211就行了,人生路长着呢,大学不是终点,咱们不是为了考大学活着。”
“我知道。“小郑听他妈说这些话多少遍了,但是他还是耐心的说:”妈,你别担心,我没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我知道自己,我就尽我努力,将来不后悔就行了。”
“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许云看小郑没怎么吃鱼,给他挟了一大块鱼肚子上的肉,挟到他碗里。
“妈!“小郑从初中起就不让他妈给他夹菜,觉得他妈管的太紧,吃饭都不给他自由。他爸那时候也教育许云,”男孩子要独立,别总把他当小孩、给他夹菜,他爱吃啥就吃啥。“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小郑也不让他妈叫他小名毛毛了,“太丢人了,毛毛!毛毛!人家听到还以为我是只宠物。“
“那叫你什么呢?叫你大名,郑卓康?!太有距离了,像是陌生人似的。”
许云老公那时候已经开始被人叫老郑了,他就提议:“就叫小郑,他也是个男子汉了,老郑,小郑,多好!一家人!“他搂着毛毛的肩膀,两个人就像俩哥们一样。
所以毛毛在家里就成了小郑,慢慢的连他同学朋友都叫他小郑。名字变成熟了,孩子也像被雨水催灌的小树一样迅速长高了, 到去年老郑离世之前,小郑和许云站在病房里,小郑已经可以让他妈依靠着了。
吃完饭,许云开车送小郑回学校,许云以前基本不开车,家里那辆福特都是老郑开,他开车上下班,一家人出去吃饭见朋友什么的,也是老郑开车,许云坐副驾驶,小郑坐后座。许云单位靠近地铁站,她习惯乘地铁。但是小郑上的高中离家有三十多公里,是新校区,坐公交要转几趟车,中间还要走一大段路,所以许云开始开车。
以前老郑在的时候,许云偶尔开过几回,觉得开车挺难,倒车会蹭到旁边车,变道没人让你, 打了半天变道灯都变不了道,还老有人从你车前那点空隙强行插进来你这一道,许云就不爱开车,她觉得开车的时候大家隔着玻璃和钢铁都变得特别粗鲁野蛮。她一说这个,老郑就笑她,说还是她技术不行,胆子小。
老郑过世七个月十四天,她每周末开车接送小郑,加上家里各种事情用车,她开车还是胆小,但是变熟练一些了。刚才她要变道到最右侧,打起变道灯,右边道上的车开始加速,不让她变道,她看不清那车里的人,只看到银色的车子,她有一刻想:“你真的能撞上来吗?你不怕死吗?”,那么想的时候,心里升腾起一股很莽的火气,就想立刻拐到右道上,但是她从车里的后视镜里看到小郑,小郑睡着了,头斜歪下来,侧脸给夕阳光照的红彤彤的。她心里那股火气又下去了,谨慎的等着右道的车一辆一辆过去了,才拐上右道。
车拐过去的时候,小郑的头也晃了晃。他的眼睫毛很长,眼睛圆,这是遗传老郑的。因为眼睛秀气,小郑上小学前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女孩子。许云第一次见老郑,是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了,经人介绍相亲见面的,那次老郑穿了一套中规中矩的西装,中分头,已经有一点胖,不太符合许云那会儿文艺青年的审美,不过他的眼睛给他加分,让他看起来亲和易近。
许云开着车,想老郑小时候是像小郑这样吗?遇见老郑之后,他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日日夜夜在一起,几乎难以想象她二十五岁之前都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她看过老郑小时候的照片,但是没有认真去想像过他遇见她之前的状态和事件,因为那个以前的他和她无关。但是现在老郑离开了,他带着他五十年的生命历史离开了,她隔着生死的距离去远看他的时候,就会去想他全部的样子,包括认识她之前的样子。
车子开上一座很长的大桥,底下是宽阔的大河,河水平静的流向西边的湖泊,许云瞥见河面上沉重的货船,船舷压平在水面上,顺流缓慢的前行,什么样的人还在用货船?这么慢,这么落后于时代,执着的停在过去。
老郑和她第一次开车送小郑去这个寄宿高中的时候,河面也有这样的船,河岸边有工地,推土机、挖土机、橙色的机械吊臂和蚂蚁般的工人忙忙碌碌,老郑感叹说这个城市发展的真快,前一个月还是农田,下一个月已经开始起高楼,他对小郑说时代发展给个体机会,你好好努力,别错过了。
当时是早晨,从河面东边升起的朝阳照着他们三个人,老郑四十七岁,中年发福,白发开始拔不过来了。许云四十六岁,在放下她座位前上方的镜子,对着镜子抹口红。她心里明白老郑的感叹,老郑当年高考失手,按老郑的说法,他一贯学习很好,但是当时他家周围在拆迁,太吵,他睡不好,又感冒,结果发挥失常,上了一个不知名的大学,荒废了四年光阴,好不容易进了事业单位,读了在职研究生,但总是底子不如人,视野、眼光、社会关系都差了一截,蹉跎到了四十多岁。
许云没见过在高中名列前茅的老郑,那应该是踌躇满志,加上少年人的傲气,可能像小郑,觉得自己特有看法,特别值得别人认真对待。许云见过的老郑是随和的、努力的,但是是一种认命的努力,为了老婆孩子不能混日子,在单位得好好干,但是没觉得自己努力会有啥惊人的结果。
许云那会儿涂着口红,心里可能在微微冷笑,笑老郑这么多年普通职员还有的小小不甘心,笑老郑作为父亲那股顺溜的真理感。
许云开过了这座长桥,从车里的后视镜看小郑,小郑还在睡,但是头换了方向,抵在车窗上,也许不在睡,只是闭着眼。儿子大了,和自己没什么话说,老郑不在了,三个人缺了一个角,她和小郑隔着这个角的空间,彼此关心,却有点手足无措。
她继续开车,开到了学校,把小郑送进宿舍,看着他把东西放好,叮嘱了别熬夜、放下压力这些话,许云觉得还有话说,儿子坐在床上,嘴上已经有黑色的茸毛,个子高高大大,她又说不出话。
小郑看着他妈站在那儿,摸摸他的被子,整理他已经整齐的用品,室友们已经去晚自习。他说:“妈,你回去吧。我要去上晚自习了。”
许云点点头:”那我回去了。“
她走到门口,回头看小郑,他在往书包里装书。
开车回去的路上,路灯一盏盏滑过窗外,许云想起来高中的时候她和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偶然聊天,说到父母,那个同学说她父亲已经去世了,许云很抱歉,同学风淡云清的说她已经习惯了,同学脸上的表情真的完全不在意的样子。小郑有一天也会像那个同学一样习惯了,习惯了没有父亲,不在意。
她想这样也好,小郑应该会习惯,他才十七岁,那么多事会分他的神,改变他生活的重心,他会上大学、工作,交女朋友,结婚,然后有他的老婆孩子,老婆孩子会成为他最重要的人,就像老郑小郑变成许云最重要的人。
小郑和老郑在人生的岔路口分手告别了,小郑会继续走下去,他本来就有自己的一条路可以走。但是许云没有想过自己原来要独自走下去。现在她一个人停在这个岔路口。
她开进小区地库,车位很窄,邻位的车子又一次停偏了,车尾压在她的车位线上,她倒车入位,倒不进去,试了几次,都要碰到邻位的车子,她咬着牙,转动方向盘,开出去,倒回来,最后一次倒进去了,两辆并排斜着。她从车门里挤出来,走了几步,又回来,狠狠的踹邻车车头,踹到自己眼泪决堤,湿着脸进电梯,进到家里。
晚上七点钟半,许云在沙发坐着,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老郑在的时候,他会看看足球赛,看电脑,刷手机,或者应许云的要求,会出去散步。两个人老夫老妻的走着,也没啥话说,只是看见什么评论一下,许云会批评在小区里遛狗却不捡狗大便的人,嘀咕是谁又在乱扔垃圾,说跳广场舞的大妈音乐放的太大声,老郑让她别嫌弃人家,她退休了也会一样去跳广场舞,许云对此不屑一顾,她怎么会去跳广场舞呢?她许云不是闭关修炼,至少也去练瑜伽。好像比起老郑,许云牢骚很多,老郑比较宽容,对她的牢骚也宽容,他是她和这个世界之间的缓冲带,家人看病,孩子上学,单位评职称,婆媳关系,许云总是要讲道理,找原则,按章办事,自然有碰壁的时候,老郑会舍下面子,会东拐西弯的托朋友,请同学,拜领导,打圆场,他也只是个普通人,无权无势,只不过比许云多了韧性和耐心,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他时常劝许云的话是:“你得爱生活本来的样子,别用你预想的模子去套生活,哪有那么多应该怎么样?!”
许云承认他这个话挺有智慧,但依旧觉得他这个智慧是圆滑的智慧。到老郑生病住院的时候,她发现她需要这种圆滑的智慧。在她的预想里,一个现代人应该至少活到八十岁,一个中年人不应该突然诊断出绝症,一个被妻子有点暗暗瞧不起的丈夫不应该先离开妻子,一个父亲没有完成他的角本义务不能抛下未成年的孩子,但是她的预想不过是她一个人坚定的自以为是。命运之神根本没想过一只蝼蚁还有自己的念头。
现在她一个人停在这岔路口。
她看向玄关桌上老郑的照片。老郑去世半年后,她妈和她哥嫂过来,帮她把家里老郑的衣物整理出来,她哥做主,把老郑的衣服鞋子都捐出去了,琐碎的杂物扔了,剩下的东西封进箱子,放在书房柜子里,但是家庭合影的三只相框还放在外面。有一张是一家三口去黄山在迎客松下拍的,小郑十四岁,已经比她高,她站在大小两个男人中间,因为周围游客的嘈杂和强烈的日晒,眉头皱着,老郑头发汗湿了,却笑眯眯的。
“老郑,我应该怎么走?“许云问他。
老郑笑着,笑容只是在薄薄的相片上,留在相框里,没有看着她,他没有答案。
到了十点钟,许云的手机闹钟响了,她设了这个闹钟和早上六点半的闹钟,一个提醒自己应该睡觉了,一个提醒自己应该起床了,她靠着两个闹钟把一天安排好。
她洗漱好,关灯,上床,等着六点半的闹钟。
(0)

相关推荐

  • 学生优秀作文(一六O)灵魂还有沉睡(《全国优秀作文选》)

    (感谢"大余朗读者"张羽) 灵魂还在沉睡 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七(20)班程之静 对我来说,早上起床,就是要命. 经常看到网上说:"起床是什么?是自然苏醒,而不是一个闹钟 ...

  • 【庄哲玄】运动场上的英雄

    运动场上的英雄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七班 庄哲玄 指导老师:刘鸿丹 "太好了!""再快!再快!"--一阵阵欢呼声.呐喊声如同浪潮在空旷的操场上起伏. 瞧,我们班的 ...

  • 韩雪丽:各有所求(14)李依母女决裂|小说

    各有所求(14)李依母女决裂 韩雪丽 各有所求-如此豪气 周黎明看了看单页,那个位置,他去过,他问问了价格,考虑了一下,感觉可行,这几年,他是存了些钱,是应该改善一下家里的住房条件,汇丽的项目,多少还 ...

  • 韩雪丽:各有所求(16)为了挣钱|小说

    各有所求(16)为了挣钱 韩雪丽 各有所求-釜底抽薪 梅素的建议,釜底抽薪,让李依直接联络小郑,直接和小郑提分手. 李依说,我当时提过了,后来的事,就是他家人和我家人的意见了,看来,他也是听他父母的. ...

  • 老郑同学的趣事(1)

    若干年前,我与老郑同学同时被拎到这个学校来支教,并且搭班.他任一班(后来五班)班主任,教数学,我教语文.正是因为教语文的便利,我借着学生周记了解了他的不少"糗事",本想珍宝独自欣赏 ...

  • 怀着善意,保持觉察——在世间行走,我们可以这样做(怀众心理每周播报)

    怀着善意,保持觉察——在世间行走,我们可以这样做(怀众心理每周播报)

  • 老郑同学的趣事(4)

    老郑同学的趣事一抓一大把,中考的最后一天,再次让大家见识一些. 34.悦莹: 今天下午发数学试卷,魏境宏自知考得不理想,便开始产生对老郑的恐惧. 当数学课上课铃响起时,老郑却迟迟未来.魏境宏便拿着试卷 ...

  • 秘传形峦断之二,发横财血财娶双妻的风水【一点资讯】

    横财来断 土居艮,横财招.坤申山水尽来朝.银瓶盏注相连绕,金箱富贵玉滔滔. 血财断 血财山,如牛羊.一似鲤鱼跳上滩,再若匏瓜来抱向,卧蚕山向有千家. 双妻断 两样树在门边,溪池娥眉居面前,东西兼堂屋后 ...

  • 陈益峰:《地理秘传形峦断》全文

    整编/陈益峰 1.出文官大小职断 主出文官也不同,笔架城门御史公. 三重笔架重重案,定产朝廷给事中. 金枝玉叶三层统,长吏定在此中生. 华盖三台少卿位,土诰木印布政通. 仙官上朝,神奇的马氏山巅祖坟 ...

  • 秘传形峦断

    出文官大小职断 主出文官也不同,笔架城门御史公.三重笔架重重案,定产朝廷给事中.金枝玉叶三层统,长吏定在此中生. 华盖三台少卿位,土诰木印布政通.前官后鬼员外职,楼台鼓角亦布通.火诰金印知县是,金诰木 ...

  • 《秘传形峦断》2

    毒水断 葫芦样,毒药星(倒地葫芦).端向明堂倾药形,黄石若然向坟宅,癸水破局药伤生.投河(本身两水夹水星如扛尸真六入水也)黄泉处,怕有水塘.木寡水多玄冥亡.辰戌二水交流去,扫荡星见水中伤,坎上杀出亦投 ...

  • 《秘传形峦断》1

    出文官大小职断 主出文官也不同,笔架城门御史公.三重笔架重重案,定产朝廷给事中.金枝玉叶三层统,长吏定在此中生. 华盖三台少卿位,土诰木印布政通.前官后鬼员外职,楼台鼓角亦布通.火诰金印知县是,金诰木 ...

  • 陈益峰:陈益峰:《地理秘传形峦断》全文

    整编/陈益峰 1.出文官大小职断 主出文官也不同,笔架城门御史公. 三重笔架重重案,定产朝廷给事中. 金枝玉叶三层统,长吏定在此中生. 华盖三台少卿位,土诰木印布政通. 仙官上朝,神奇的马氏山巅祖坟 ...

  • 阴宅形峦断

    二,穴诀歌 识龙固难当识穴,穴中玄妙难备说. 二五精英真造化,天命神功可改夺.---- "二"指两仪阴阳."五"即中宫五(即太极),本文指穴位. 来龙不论长与短 ...

  • 堪舆传世点穴法则及形峦断诀

    2020-01-08 堪舆经典 点穴法则 1. 脉来有脊,入穴有窝,谓之阴来阳受. 2. 脉来微平,入穴有突,谓之阳来阴受. 阴脉来寻窝钳,阳脉来找乳突 先贤泄诀,秘旨真机. 以上真诀,口传心授. 不 ...

  • 风水“形峦断”

    朝山断诀 朱雀山高无水冲,其家定生百岁翁,端然正大照坟前,儿孙代代出状元,前山有双峰,男女主双生,前山双笔峰,儿孙登科第,数峰插到外,即世出公卿,前面一山是伏龟,鬼(贵)运前来人不知,面前一山是脱袜, ...

  • 很不错的一本地理书《形峦断》手抄本

    很不错的一本地理书《形峦断》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