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住不放,会从口鼻出来,那呼吸是否也能由肠道代替呢?还真行

在封建社会,当众放屁是一件不被接纳的事情,而现在我们知道了,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不管你接纳还是不接纳,当众放屁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区别只是这股气体到底从哪里出来。

人的肠胃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会随着肠道的蠕动而来到下方,进而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活动。但如果我们强行憋住,不然它出来,当然也是可以办到的,不过气体并不会因此就自然消失,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下方走不通,就走上方呗,于是本该从下方出来的气体就转而从口鼻出来了,所以肠道气体的排放是憋不住的,区别只是出处不同。不过憋住的气体调转向上的过程,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粗暴。如果你以为它会经大肠、过小肠、通过胃部和食管一路逆流而上,那可就错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恶心了。

如果肠道气体在下方受阻,那么它就会通过肠道粘膜进入血液之中,血液会将这些气体运送到肺部,之后会与其它本要呼出的气体一起通过口鼻排出体外。

既然憋住不放的肠道气体,会从口鼻出来,那么本应由口鼻负责的呼吸工作,是否也能够由肠道代替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的确可以,这是日本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颠覆认知的研究成果。说是颠覆认知,其实也并非无迹可寻,一直以来,人类就知道很多水生生物都具有肠道呼吸机制,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参。在海参消化道的两侧长有一对呼吸树,这就是它的呼吸器官,这对呼吸树由泄殖腔的前端发出主干,主干又分出大量分支,分支再分出更多的分支,在这些分支的末端长有小囊,小囊内满是体腔液。

在呼吸的时候,海参通过泄殖腔有节奏地收缩,以使水流入和流出,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气体交换。

科研人员想,既然有很多水生生物都拥有肠道呼吸系统,那么哺乳动物是否也能够利用肠道来进行呼吸呢?要验证这一猜想,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进行动物实验了。日本科研人员首先选择了小鼠来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方式并不复杂,就是常见的对照实验。

科研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小鼠分为两组,并对其中的一组安装肠道气体通风系统,简单来讲就是用一根管子将纯氧输送进入直肠。科研人员分别将两组小鼠放置于低氧环境之中,结果显示出了两组小鼠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差异。在没有任何帮助措施的情况下,处于低氧环境下的小鼠只存活了11分钟,而安装有肠道气体通风系统的小鼠,存活时间长达50分钟。

安装了肠道气体通风系统的小鼠,在低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是普通小鼠的近5倍,这充分证明了小鼠可以利用肠道实现部分呼吸功能。

实验结果激起了科研人员的兴趣,于是科研人员又利用大鼠和猪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实验结果与小鼠实验基本类似,于是科研人员得出了颠覆过往认知的研究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发表在了《医学》上,经过实验证实,部分哺乳动物可以通过肠道实现部分呼吸功能。

那么日本科研人员为什么要进行着看似有些无聊的实验呢?其实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人类而言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动物之言结果断定人类也能够通过肠道来实现部分呼吸功能,但这为进一步研究铺平了道路。

如果经过进一步研究人类也可以通过肠道实现部分呼吸功能,那么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之下,可以不再使用呼吸机,而改用肠道通气系统,这将会使很多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得到救治。

不过即使证明了人类也具有肠道呼吸能力,也不能够贸然将肠道通气系统应用于临床之上,因为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向肠道内打气是存在很多风险的,所以研究人员也在试图研究一些可行的液基替代品,相比直接向肠道内打气而言,使用液基替代品无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虽然目前这一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但很多人类医学的进步都是始于动物实验,可以说这些小动物为人类的医学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既要感谢科研工作者们,同时也要感谢这些为人类医学事业而献出生命的小家伙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