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艺术一样,都需要被包养

关于艺术

常常听说,搞艺术的都被饿死了,其实更多的是被泯灭了。活下来的,都是被王公贵族包养,然后才能有机会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哪段文艺复兴的历史 背后,没有资本繁荣的影子?

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在高中以前,我其实是个美术特长生,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开过画展,小有名气。但是因为家里人听别人说美院的学费特别贵,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而且当时去读美院的,偏偏都是些因为成绩不好,然后为了可以上大学,突击一年学习画画,假装成美术特长生,然后得以低分考取美院。所以对于成绩还不是那么糟糕的我来说,家人更觉得没有必要去走艺体生这条路了。

我当时也天真地以为,不管干什么,都还是可以画画啊。工作了才知道,难得放个假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哪里有时间去西藏写生?偶尔出去旅游,又想着要照顾父母,孩子的喜好,陪他们玩,怎么可能像以前一样,找颗大树底坐下,一画就是一个星期。

因为穷,只好上班,无力包养的艺术细胞,就这样泯灭了。

关于管理

搞管理也一样,外界一直以为搞企业管理软件的公司,当然是搞管理为核心了,其实并没有,后面的软件两个字才是重点,大部分人都在搞软件培训而已。

外界都以为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是串行的,像这样:

其实我们是并行的,像这样:

每当有人问我做过多少个项目的时候,我都一愣,不是因为太少不好意思说出口,而是因为太多,根本数不过来。

曾经有一年,我和另外一个搭档,加上几个实习生,大大小小加起来,共交付了天文数字金额的项目。如此速度的项目交付,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想要把每个项目做个总结,提炼点行业管理精髓,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初级顾问在忙着项目交付,中级顾问在忙着项目交付,高级顾问还是在忙着项目交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有能力提炼行业管理经验的高级顾问,除了要做实施顾问,还要做项目经理、客串售前顾问、客串维护顾问,担当初中级顾问的培训讲师,总之,能力越强,项目越多,事情也越多。对于提炼管理经验这样奢侈的事情,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集团当然也意识到,提炼各行各业的管理经验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情。于是,在每年的顾问升级考核制度上,不但对顾问的从业年限有限制,对顾问也明确要求提供某个行业管理经验,不但要提供PPT,还要提供WORD,还要用答辩的形式呈现。

但是!

顾问升级之后,比如从中级顾问升级到高级顾问,所在机构(分子公司或者事业部)并不会相应地给顾问涨工资,因为集团对机构的考核还是以项目交付为主来考核,所以机构对顾问的要求也是项目的交付能力,至于管理经验,和机构短期的绩效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大大打击了顾问自我要求升级的动力,更大大打击了提炼管理经验的动力。所以到后来,大家都开始找升级的捷径,并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所以再到后来,甚至连顾问自己都认为,我有多少年的实施经验,我就应该被评为高级顾问,至于对行业管理经验库的贡献,就不应该有这样的规定。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明白,只是不停地做软件培训式的项目交付,其实是很LOW的一件事情,想要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想要提高自身工作的价值,就必须要搞管理咨询,必须要搞管理。并且在项目中锻炼出来的高级实施顾问们,正好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搞管理,而且越是对自我有要求的高级顾问,越是心怀满溢地想要搞管理。从YY公司相当一部分高级顾问后来都跳槽去了管理咨询公司就可以看出,YY公司明明就是搞管理的温床。

遗憾的是,YY公司确实也搞过管理咨询公司,但是不几年的时间就给关了。因为YY公司搞管理咨询公司的搞法跟搞软件公司的搞法一样,短期考核,绩效为王,管理思想还来不及沉淀,就提前流产了。

搞管理和搞艺术一样,都是需要长时间沉淀,都需要被资本包养,不然就搞不下去。目前国内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组织架构中,资本力量赫赫在目。上周偶尔听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推介会,最后一句宣传语就是:“我们相信,XX管理咨询公司,携XX资本为伴,定能把XX管理思想发扬光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