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小诗《清明》说开去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这个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的特殊日子,举行追思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和英烈庄重地送上我们的思念和敬意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和俗定做法。
说到清明节,祭祀的古诗词非常之多,但印象中杜牧的那首七绝小诗《清明》印象最深。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弥久不衰,至今流传了1170多年。此时此刻再次吟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推测,这首诗是杜牧42岁在做刺史时所写,时间在公元844年9月-846年中。读罢此诗,有人说它描述的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有人说它是一部情景剧,有人说它是一篇微小说等,可见作者构思之巧妙,创作之严谨,用词之精准,不愧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杜牧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唐文宗大和二年 (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欣赏这首诗,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寒食节、清明、扫墓三者之间的关系。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而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终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在封官加爵时忽视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在介子推和其母去世的现场,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有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悄悄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据说来源于介子推诗中的“清明”期盼。为此今人也作诗曰:“流亡霸主晋文公,可叹酬恩恶梦中。三面焚烧留恨事,百鸦绕噪动哀声。奉君割股孤忠举,侍母辞官纯孝行。千载悠悠功绩在,丝丝细雨又清明。”。“清明”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并非是节日。现在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是独一无二的。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但它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愿望,却是始终如一的。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把“清明”作为“清明节” 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了。由于寒食节大多是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把寒食、清明合二为一了。
短短四句诗语言通俗直白,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每个人读到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对此诗的注释、译文、评析、争论、理解等笔者大可不必啰嗦,友友都可到百度等平台搜索鉴赏。总的来说,杜牧七绝《清明》小诗,以其思想与艺术的杰出成就,必将奠定清明祭祀诗千古绝唱的地位。正因为后人十分喜爱此诗,从古至今对其采用删缩、变体、仿拟等再度创作不乏其人,并形成一道亮丽的诗歌景观。今天从抖音上看到一位诗词爱好者对《清明》的删缩变体创作,大开眼界,与大家共赏。说《清明》诗还有宋词的读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三字经的读法: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借问酒,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如果大诗人杜牧在世看到这样的读法和拆解不知作何感想,估计他老人家要收取版权费,还要多饮几杯杏花村酒,一醉方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