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糖尿病,重在“脾 、肝、肾”三脏同调
说起糖尿病,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西医的各种疗法,那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呢?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糖尿病症状的记载,当时称为“消渴”“肺消”“鬲消”“热中”等,认为多发生于上层社会,是过食膏粱厚味引起,历代医家在不断临床实践中归纳“消渴”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比如暴饮暴食,每天大鱼大肉、快餐食品、宵夜或者奶茶可乐等甜饮料会导致脾胃的负担过重,脾胃为了消化食物每天超负荷工作,日久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胃在中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是用来吸收饮食中的精华并且运行于全身的,一旦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就会减弱,吸收的物质不能为人体所有,而滞留在血液中导致血糖增高,同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糖增高。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 如郁怒,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患者常常会茶不思饭不香,中医认为时间久了会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 会导致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可影响心肺导致烦渴多饮;中会影响脾胃导致胃热多食;久病及肾,肾气受损还会出现多尿等,故肾与“消渴”的发生甚为密切。
“脾 、肝、肾”三脏同调
针对以上病因,中医药在对糖尿病的防治上,历代诸多医家亦提出不同的论治观点。其中临床较广泛使用的有从三消辨证,即“上消(肺)、中消(脾)、下消(肾)”,从脏腑论治,从气血阴阳辨证,分期分型辨证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三消”症状的典型表现并不多见,故单以“三消辨证”不能满足于临床应用要求,从“脏腑气血阴阳”辨证更能针对其病因病机进行论治,以“脾、肝、肾”三脏同调更为贴切临床实际情况。
01 调“脾”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糖尿病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可见以下几种情况:
1.脾胃虚弱:乏力、口干、纳差,治以健脾益气生津,常用七味白术散加减;
2.脾胃湿阻:肢体困重、脘腹胀满、大便溏软,治以运脾化湿,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
3.湿热内蕴:口干苦、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治以清热利湿,常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
02 调“肝”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及快节奏生活方式,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此外,糖尿病乃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缠绵日久,必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肝气郁结,化火内耗肝阴,愈加重消渴,二者更是互为因果。可有以下表现:
1.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胁肋胀痛、胸闷、咽部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少腹痛,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常用柴胡疏肝饮加减;
2.肝郁化热,肝火上炎:急躁多怒、面红目赤、头痛眩晕、口干口苦、胁痛如灼,治以清肝泻火,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肝血虚:头痛眩晕、两目干涩、虚烦不寐,治以养血柔肝,常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03 调“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为生命活动之根。先天禀赋不足与糖尿病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和(或)免疫功能低下是相互关联,为发病的内在基础。另外,“消渴”日久会伤及肾阴肾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可有以下表现:
1.肾阴亏虚,肾固摄无权:表现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治以滋阴固肾,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2.阴阳两虚: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一、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凉,治以滋阴温阳,补肾固涩,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消渴为脾、肝、肾三脏常相互影响,脾失健运,往往影响气机的升降,影响肝主疏泄的运作;另一方面肝木郁滞乘脾,亦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同时肝肾同源,肝阴受损,虚火内积,必耗伤肾阴肾阳。因此,于临床治疗中,当分清三脏主次与正虚邪实,抑有余而扶不足。
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其脏腑辨证论治的优势,除了可于糖尿病早期进行预防及干预;也可与西药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改善与减缓病程后期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本文选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