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期打算来讲一位人物,可算是家喻户晓。提起他,会谈起他的文章辞赋,会谈起他的书法造诣,也会谈起他的生平轶事。是谁呢?也许有朋友已经有数了。林语堂先生曾评价其,“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没错,我想说的就是苏轼——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为何会想起说他呢?晚上下班之后回来自己简单烧了些饭,吃饭之时打开电脑播放之前存的纪录片《苏轼》。纪录片水墨画一般的古装色调,伴着解说员的娓娓道来,竟不觉有些迷了。当放到第二集《一蓑烟雨》之时,解说员朗读着苏轼的那首《定风波》,再配以极有意境的山间淋雨,煞是有趣也有味。以往这首诗也曾读过,这次纪录片里偶然再次听到,不胜欢喜。尤其当解说员读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时,忽生感慨,遂欲以本期内容表我之心。

苏轼,一位几经千年而仍被传颂之人,一位老幼妇孺皆有所知之人,一位中外之人竞相喜欢之人。“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林语堂老先生之评价,真可谓精准,再合适不过了。

苏轼,眉州人,宋仁宗年间与其弟随其父苏洵一道进京参加科考,由此开启了一生的命运。上天好似捉弄一般,当时文豪欧阳修作为主考官误将他点为第二名,宋仁宗又称赞他为宰相之才而却从未做得宰相。因其锋芒毕露惹人妒,遂发生了乌台诗案,自此其命运进入另一番境遇。在他被贬黄州之间,困顿潦草,幸好有好友前来相助,并从官府借来无人耕种的土地。那块土地,他称之为“东坡”,欲以效仿白乐天。就这样开始了一段虽清贫但乐在其中的“农民”岁月。

一次劳作归来,突遇大雨,别人竞相躲避,而他泰然受之,并于行走间,口中吟着那首日后著名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此,足见苏轼的“达观”。诚然,此时的他,与早年已大不相同,心中也远离了之前被贬之时的忧愤之思。若有兴趣,诸位不妨可以到B站观看这部纪录片。

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可以说已被吸纳入他的生命里。不管日后他遭遇如何,总是处处显现着乐天派的情怀。有时,甚至连他的政敌,也会感慨,苏子瞻非一般人也。

一位诗人达到如此境界,自然会让世间之人倾心,无论时间过去多少年。他的那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也不知被后人传颂多少次。假若他不曾躬耕东坡,假若他不经历那些痛苦与折磨,试想其心境也许会大大不同,他许他不会知道“也无风雨也无晴”,竟是如此让人喜悦。也许这就是人生风雨所蕴含着最深刻也最简单的道理,经历了什么,遭遇到何种情形,逆境也好,顺境也罢,时过境迁,终究会留下什么呢?也许这是最古老的鸡汤话语,但我甘于接受。

本人喜欢历史,其间原因便是这般。纵观历史之沧桑、人世之变换,曾经的人物在眼前走过,是何等的豪气。曾经的变换,掩藏着人生的密码,只待开启将来那扇属于自己的门。

大话亦可,狂语也罢,没什么关系,在时间面前,在风雨之中,亦很不足为道。每一代人的经历,最终都会沉淀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何曾又不是一种天道循环呢?

苏东坡,其一生的经历,写就了悲欢与离合,也许这很普通。但因其跌宕而坎坷,也铸就了他传奇的一生。今天的我们,回顾起这位千年前的先贤,除了敬意,还有什么呢?我想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达观之道”。这种达观,不是那种一味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不断向内心寻求答案,最终禅悟到至理。

回首苏东坡的一生,最想夸耀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他受贬黄州、惠州和儋州的流离岁月。不是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他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走了一生,直到最后一刻才真正悟到。

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

当枯树发芽,石头花开,一张纸页成为传奇,人们就会从那张古老的纸上,嗅出旧年的芬芳。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浮游沧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