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还是严律己——《论语》悟读【290】
严己宽人作楷模,承礼启仁称世范。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通“率",率领)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悟读】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这是李白赞美孟浩然的诗句,意思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季康子”,鲁国权臣,三桓之首,把持国政。他问夫子治国理政之道,夫子说,“政”,即正。正,一是正人之不正,以归于正;二是正人须先正己。
正人先正己,是君子的一种道德情操。“君子”一词,在最初并非“道德之称”,而是贵族在位者之专称,庶民纵有道德也不配称“君子”,他们有“小人”之称谓。“君子”之逐渐从身份地位的概念到道德品质的内涵历经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本章夫子强调的是表率的作用,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有一种效应,叫表率效应。指的是在上以身作则,在下定当追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须先垂身示范,树立榜样;身传往往重于言教,上级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行为体现出来,智慧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历史上汉文帝堪作“节俭治国”的表率,他推行无为之治,以“慈”、“俭”为治政原则,成为一时之楷模,他也与后继者景帝开创了一个“文景之治”。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
《论语》也强调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英国有句谚语说得通俗易懂,好人的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
赞 (0)